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上班病懨懨?可能是「冷氣病」作祟
文/何楷平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8.09.01 (月刊)

上班族每天坐辦公室,待在冷氣房,這麼安全舒適的環境,也可能養出一身病?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調查發現,全台有八二%的上班族,在辦公室時經常感到疲倦、頭痛、甚至噁心,此外,更有一二%上班族,每天在辦公室都會出現身體不適,例如口乾、眼睛乾、皮膚乾癢、打噴嚏、鼻子過敏、頭痛、咳嗽、氣喘等症狀。

其實,這些都是「冷氣病」的常見症狀。但為什麼這些症狀,會被稱為「冷氣病」呢?

病態建築物症候群
三大症狀俗稱「冷氣病」

俗稱的「冷氣病」,其實是「病態建築物症候群」(Sick Building Syndrome)的一種,世界衛生組織(WHO)將「病態建築物症候群」定義為「因建築物內空氣品質導致人體異常症狀」。

臺安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羅佳琳指出,冷氣病的症狀,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型:一是呼吸道系統與黏膜受損,所造成類似感冒的症狀,如打噴嚏、流鼻水、咳嗽、眼睛乾澀、口乾舌燥等;二是自律神經失調引起的情緒緊繃、便秘、排汗不易導致中暑等;第三則和肌肉骨骼有關,由於溫度下降,血液循環不良,可能產生關節疼痛、肩頸僵硬等不適症狀。


這些症狀之所以稱為「冷氣病」,是因為這些症狀,主要都是「開冷氣」所致。簡單來說,開冷氣會導致兩個結果,一是溫度下降,二是濕度降低。在冷氣運作的過程中,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水滴,順著排水管流到室外,而為了確保冷氣的製冷效果,多半會將門窗緊閉,如此一來,室內溫度下降、濕度也會跟著降低。

「冷氣病不是一種病,而是因為待在冷氣房所產生的症狀。」羅佳琳強調,冷氣病的成因除了乾冷,更關鍵的原因是「空氣不流通」,「空氣不流通,病菌濃度增加,才會讓冷氣病的症狀出現。」

在空氣不流通的狀況下,溫度下降會使病菌活動力增加、人體的免疫力下降,在加上濕度降低,導致眼鼻喉等黏膜乾澀,一旦受損產生傷口,病菌容易入侵,就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

除了溫度低、濕度低,亞東紀念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林巧梅表示,溫度、濕度的落差,也會引發冷氣病,「上班族特別容易有冷氣病,尤其夏天的時候,外面又濕又悶熱,一進入辦公室冷氣房,身體還來不及適應,馬上吹到又乾又冷的冷氣,就容易出現冷氣病的症狀。」

也就是說,當我們人在室外,身體處於濕熱環境時,毛細孔會全部張開,一旦進入冷氣房,身體突然接觸冷空氣,毛細孔瞬間收縮,熱氣被迫留在體內時,馬上又受到寒氣,就會出現「外有表寒,內有裡熱」的狀況,進而引發身體不適。

 

 

延伸閱讀:

三穴位 七對策 輕鬆擊退「冷氣病」

待冷氣房、使用3C 當心乾眼症!

 

 

 




編輯推薦
健康醫療百科
【聰明減重首部曲】 肥胖一輩子 揪團減重一下子
為了夢想、家庭、孩子的教育基金,許多人在拚經濟的過程,身材日漸橫向發展,將身體健康排在末位的結...
財經時勢
物聯網 創造個人促進健康誘因
國民健康署肩負促進國民健康的重任,但是,根據衛福部進行台灣運動地圖調查顯示,七十六%國人不運動,女性...
市場訊息
法巴人壽:穿透保單文件的待客之道 法國巴黎人壽用心照顧保戶需求
致力成為未來保險領航者的法國巴黎人壽(以下稱法巴人壽)在台深耕27年,除了積極提供人身保障外,更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