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選擇
文/何楷平 | 2018.07.01 (月刊)

傅達仁安樂死的議題,讓明(二○一九)年即將上路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再次受到關注。

安樂死和病主法雖然不能相提並論,但兩者都是對善終的追求。前者透過藥物進入身體,讓生命即刻結束;後者則是賦予病患拒絕醫療的權利,刪除刻意延長生命的科技介入。

但今天不討論善終、安樂死,或病主法。我想談的是,為什麼「愛」能讓人感到快樂,卻也能讓生命陷入痛苦。

我曾經看過一部BBC拍攝的紀錄片,一位妻子陪伴患有漸凍症的丈夫彼得,前往瑞士接受安樂死。臨死前,妻子緊握丈夫的手,彼得平靜地喝下藥水,陷入沉睡,最後安然離世;彼得的妻子淚流滿面。有人說,這是她對心愛的丈夫最大的成全。

 

什麼是愛?柏拉圖是第一個深入探討愛的哲學家,他透過故事角色,描繪各種愛的樣貌。柏拉圖《會飲篇》講述一個神話:在遠古時代,人類有兩張臉、四隻手、四隻腳,他們身強體壯,企圖與神對抗,宙斯為了懲罰他們,將人從中間剖開變成兩半,再將傷口打結成肚臍。

人類每天看著自己的傷口,反而更思念失去的另一半,所以畢生都在追尋另一個與自己傷口契合的人。這份慾望讓我們相信,這世界上有命中注定的另一半,當我們找到另一半,就會誓死不渝擁抱對方。

但柏拉圖認為,這樣的愛是危險的。一來我們無法確定誰才是命中注定,二來就算是命中注定,我們也不必全盤接受對方。我們可以愛他的溫柔,不愛他的軟弱;愛他的辯才無礙,不愛他擅於說謊。當我們理解愛不必是愛一個人的全部時,我們才會明白,這世界上溫柔又堅定、口才流利卻誠實的大有人在,沒有誰非愛誰不可,更沒有誰離不開誰。

五月天有一首歌這樣唱「會不會放手,其實才是擁有」。當愛失了分寸,愛就會變成武器,緊抱著對方不放,反而讓彼此受傷;給對方空間和自由,才能看見兩人之間愛的美好。

十八世紀,人類壽命不過四十歲。一九五○年代,台灣人平均壽命五十四歲。如今醫療科技飛快進步,平均壽命已突破八十歲,也許再過幾年,每個人都有可能長命百歲。

生命的結束會讓愛一同死去?抑或是,生命的延續能讓愛堅不可摧?答案沒有一定;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把愛當作武器,生命再怎麼延續,都不會留下美好。

面對死亡,恐懼是必然的,但正如同知名外科醫師葛文德(Atul Gawande)說的,「如果我們不願正視死亡,那就只能讓科技和陌生人來操控自己的命運。」病主法即將上路,對自己的生命勇敢負責,別讓深愛自己的人,陷入愛的兩難和拉扯。

 

 

延伸閱讀:

傅達仁安樂死 壽險賠不賠?

苟活九年──長壽的殘酷真相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待客如己 用超人耐力締造保險傳奇
常言道是金子註定會發光,台新人壽首席壽險顧問陳玉婷從業30年,以認真、堅持、不放棄的精神,持...
市場動態
2003保險文馨獎 頒獎花絮
連續四年,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都在深秋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為一年一度的保險文馨獎頒獎典禮做...
市場訊息
富邦投信:資金淨流入、風險有限 可布局美投等債ETF
據知名美國基金研究機構EPFR統計,6月份以來國際資金持續流入投資等級公司債基金,5月下旬原為淨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