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全台首創!咖啡館店員變身照顧專家
文/何楷平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8.06.01 (月刊)

來到逢甲商圈,轉進至善國中旁的靜謐巷弄,有本生活坊的蘋果綠色招牌,以淺木頭色的木條,呈現一個「人」字型。「歡迎光臨!」走入店裡,偌大的一樓空間,一位年輕女孩在吧台手沖咖啡,她是有本生活館的正職員工之一。

其他人呢?「她們都去做家事服務了。」有本生活坊創辦人、同時也是靜宜大學社工與兒少福利學系教授的紀金山笑說,「店裡有點生意,又不會太有生意,這樣最好了,」為什麼?「因為我們不是真心想賣咖啡!」

原來,賣咖啡只是一個手段,「我曾在課堂上問大家,以後想做什麼?好多人舉手說,以後要開咖啡店,」長年研究長照議題和社會企業的紀金山思考,如何在滿足老人照顧需求的同時,又能吸引年輕人加入長照產業,「不如就開一家照顧咖啡館吧!」二○一七年四月,有本生活坊正式開幕,不到四個月,就達到損益兩平。

有本生活坊總共六位正職員工,全都不到三十歲,他們的工作可不是煮煮咖啡就好,從讓家屬吐苦水的喘息服務,到家裡打掃的家事服務、幫長輩翻身、洗澡的居家服務、到日照中心接送長輩回家的「微居服」……,所有想得到、用得到的照顧生活資源,幾乎都能在有本生活坊找到。

 

開業至今,有本生活坊的經營模式逐漸成形,不但吸引各縣市單位爭相合作,更有近六十個民間團體搶著「加盟」,「政策解決不了的長照需求,就讓社會、社區來做,」紀金山說,希望將有本拓展到全台各地,「預計兩年後全台開兩百家。」有本的合作單位包括靜宜大學、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安訴醫療、家總等機構,且仍然持續增加,近期更獲得政府補助,為兩年兩百家的目標再打上一劑強心針。

採訪結束,回頭再看一眼招牌,「人」字型的淺色木條,勾勒出房屋的屋頂線條,彷彿就像一個家的形狀。「有本就像社區的第二個家,」紀金山期許,照顧生活館能遍地開花,「讓照顧變成每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延伸閱讀:

為照顧家庭 鋪設無障礙的友善環境

最值得造訪的三家照顧咖啡館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出刊精選】最佳保險公司 消費者、科班生與教授視角
《現代保險》雜誌1989年創刊,觀察台灣保險業超過半甲子,內容除了報導保險市場的重要新聞新知、探討保...
市場訊息
三商美邦人壽:13度獲「保險龍鳳獎」雙獎榮耀
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日前公布2025「全國大學保險財金等系所學生就業意願」大調查,並於3月4日舉辦...
人壽保險
一場大病 讓「鐵齒」變「死忠」
今年45歲的陳永豐從事油漆粉刷工作,雖然每月薪水才3萬出頭,但還能勉強支付一家生活所需。因為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