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5、6月進入梅雨季,陰雨連綿容易讓憂鬱症病患的情緒起伏加大。其實,憂鬱症不只是心理問題,生理也可能有狀況,還需從社會層面給予病人支持。憂鬱症病人的情緒內分泌失調,主要是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出問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林彥鋒表示,許多人以為憂鬱症是心情不好,其實成因複雜,必須從心理、生理、社會三個面向探討。
生理方面,很多研究顯示,大腦內分泌、生理活動或結構變化,都與憂鬱症有關,目前普遍被接受的是「單胺假說」,病人的情緒內分泌失調,主要是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出問題,因此新一代抗憂鬱劑,大多針對三者去調節。另外,憂鬱症也可能與遺傳有關;有些慢性病也會誘發憂鬱症,常見的有甲狀腺功能低下、中風、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
心理方面,人格特質有關鍵影響,包括成長經驗、兒時曾遭虐待或忽視、對負面情緒的察覺敏感、處理壓力的方式等,都可能導致憂鬱症。女性又比男性風險高,可能與女性荷爾蒙有關。社會層面,涵蓋家庭狀況、人際關係、職業功能等,以及社福系統能否給予支持。當巨大壓力來襲時,若沒有足夠的社會支持系統,就可能得到憂鬱症或加重病情。
診斷憂鬱症並不容易,林彥鋒指出,必須符合足夠多的症狀(詳表1、表2),且持續時間夠久,同時嚴重影響到生活,例如無法上班或上學。憂鬱症常見症狀,包括食欲變差、失眠、嗜睡、疲勞、無精打采等,還有一些與自主神經系統有關的生理變化,像是頭痛、肚子痛、拉肚子,若合併焦慮症狀,會出現胸悶、心跳變快、喘不過氣的現象。通常又以老年病患較常有身體症狀,部分原因是本身有疾病,心情差,讓症狀放大;也可能是老人家不善於表達情緒,轉換成身體狀況來表現。
藥物治療最常使用血清素回收抑制劑,約對半數病人有效,使用4~6周後若效果不佳再換藥;試過2種藥物後,約8成病患有療效。林彥鋒強調,抗憂鬱劑並沒有成癮性,服藥後持續2個月未出現症狀,就算「完全緩解」,之後再觀察半年,無異狀便可停藥。
要避免憂鬱症復發,病患須遠離壓力源。由於憂鬱症病人容易「自動化思考」,常見的有「災難式結論,把結果想到最糟」、「全有全無的思考,沒有達到100分就是零分」、「把自己想得很重要,覺得別人生氣是因自己」、「以偏概全,只看到壞的,沒看到好的一面」。林彥鋒建議,病人要試著改變想法及處理壓力的方式,一旦又陷入情緒低谷,務必隨時回診。
表1.「重鬱症」診斷標準
說明:持續2星期,每天大部分時間內出現至少5項憂鬱相關症狀,且須包括①或②,在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領域的功能顯著下降。
①幾乎每天大多數時間都呈現憂鬱情緒。
②幾乎每天大多數時間,對於全部(或幾乎全部)的活動都喪失興趣或無法從中感到愉悅。
③顯著的體重減少或增加,或幾乎每天都有食欲減低或增加現象。
④幾乎每天都有失眠或嗜睡的現象。
⑤幾乎每天都呈現精神運動性激動或遲滯。
⑥幾乎每天都感到疲倦或沒有力氣。
⑦幾乎每天覺得自己沒價值,或有過度或不合理的罪惡感。
⑧幾乎每天都感到思考或專注力下降,或變得猶豫不決。
⑨反覆出現輕生念頭,或已出現自殺企圖或已有特定的自殺計畫。
表2.「持續性憂鬱症」診斷標準
說明:呈現長期憂鬱症狀至少2年,其中超過一半天數,幾乎一整天都感到憂鬱,從未連續2個月完全沒症狀。出現至少2項憂鬱相關症狀,在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領域的功能顯著下降。
①吃不下或吃得太多。
②失眠或嗜睡。
③疲倦或沒有力氣。
④感到自卑。
⑤注意力不集中或難以做決定。
⑥覺得未來沒有希望。
延伸閱讀
歡迎加入<現代保險Fb粉絲團>&<現代保險LINE@好友>,每天接受最新保險、健康資訊!
編輯推薦 | ||
市場動態 二行程機車禁上路 保費預估流失2億台北市率先提出禁止二行程機車上路,為響應環保,其他縣市若陸續跟進,約有140萬輛機車恐被淘汰,產險業... | 退休規劃 賴本隊 年逾七旬的保險「玩」童
當養生成為一種風潮,被業績壓得喘不過氣的壽險業務員,該如何運用有限的時間擁有健康的身心?
... | 市場訊息 台灣人壽:獲財金保險系所畢業生就業最愛企業 連續三年蟬聯保險龍鳳獎雙項殊榮由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主辦「第27回全國財金保險系所畢業生就業意願」大調查結果暨第十屆「保險龍鳳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