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器官捐贈 付諸行動者占少數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7.12.19 (新聞)

腦死患者器官捐贈與移植,是拯救生命的禮物,雖然意味著一個生命的終結,卻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認同器官捐贈的人很多,願意化成行動的人卻是少數。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調查,近7成的民眾有意願捐贈器官,但實際付出行動,在健保卡上加註器捐意願者不到1%。

台灣每年有8千人等待器官捐贈,雖然器官捐贈認同卡的發卡數已超過50萬張,但每年實際捐贈者只有200人,僅800人獲得各種不同器官的捐贈。

器官移植登錄中心主管表示,法律規定,腦死病人無法表達自己意願,最親近家屬可以代為決定是否捐贈;家屬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其先後優先順序為配偶、直系卑親屬(子女)、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曾祖父母或五親等旁系血親。

即使是預立遺囑或已簽器捐卡,表明捐贈意願,但一旦有家屬不同意捐贈,醫院也會尊重家屬意願。只不過,曾經簽卡又會將器捐卡隨身攜帶的比率偏低,若不幸遭逢意外造成腦死,便無法向家人表達自己的想法,在保留全屍的觀念下,家屬很難同意器官捐贈。

該主管表示,想要讓器捐意願徹底被落實,除了申請器捐卡並在健保IC卡中加註個人的器捐意願,讓周遭的親友們了解自己對器官捐贈的想法、建立器官捐贈與移植的正確觀念,更是非常重要。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磐石集團:為愛而騎 一起傳愛到偏鄉 讓偏鄉孩童獲得改變的力量
偏鄉孩童教育在台灣是持續受到關注的議題,偏鄉孩童面臨的不單是資源的匱乏,有超過20萬名孩子更因單親、...
市場動態
開放保代兼營產、壽險 業者不買帳
去(101)年主管機關開放保險代理人兼營產、壽險業務,原本是一番美意,卻無人買帳,截至目前為止...
財經時勢
【專欄】社群經營式推廣「保險保障」
有一堂課談「社群經營及內容行銷操作」,講師提到,若想抓住網友的眼球,要做和別人不一樣的事,但要注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