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心房顫動是心房內不規則電氣活動,使心跳呈現不穩定速度、又快又亂,值得注意的是,當心房亂跳、血液在心房內流速減緩或滯留,就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剝落後順著血流達到腦部,造成阻塞,即引發「缺血性腦中風」。對此,最新研究指出,口服抗凝血藥物能降低風險。
根據衛福部106年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中,腦血管疾病(中風)位居第4位,最常見的為缺血性中風,占了中風比例的7成。約每6位腦中風患者,就有1人是因心房顫動所引起,約每5小時就有1人因為心房顫動而引發中風。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系醫師詹益欣指出,想預防心房顫動造成的腦中風,以往多使用傳統抗凝血藥物(Warfarin),雖能降低缺血性腦中風風險,但副作用為容易增加出血風險,最嚴重則為腦出血,且一旦發生腦出血副作用死亡率可達50%。
而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起始作用快、不須定期監測、劑量固定、與藥物及食物交互作用情形低,使心房顫動患者生活便利性大幅提升,有助於患者提高藥物順從性。詹益欣表示,目前台灣核准上市的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共4種,效果都不錯,但過往關於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相關療效及安全性研究都集中在以西方人為主體的研究,關於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在亞洲人包含台灣國人的實證醫學證據上目前為止仍相當有限。
詹益欣在分析台灣本土健保資料庫的研究後發現,以兩種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Dabigatran及Rivaroxaban與傳統抗凝血藥物Warfarin相比,Dabigatran可顯著減少29%缺血性中風發生率、35%住院性大出血發生率及56%顱內出血發生率。而另一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Rivaroxaban則可顯著減少43%缺血性中風發生率、70%顱內出血發生率發生。
而另一篇研究則指出,台灣心房顫動病人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Dabigatran,與傳統抗凝血藥物Warfarin比較,能減少急性腎臟損傷風險。在無慢性腎臟病病史的心房顫動患者中,Dabigatran相較於Warfarin可減少38%急性腎損傷風險;而在有慢性腎臟病病史的心房顫動患者中,Dabigatran相較於Warfarin則可減少43%急性腎損傷風險。相信以上研究的發現,將為亞洲心房顫動病患在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的療效及安全性方面提供更多證據。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保誠人壽:小心因為保障不足變成淚之女王!做好保障規劃 MeWe一起好幸福近期韓劇《淚之女王》熱播,引起城中熱話,雖然劇情並非真實,但劇中不同情節隱含了許多與保險規劃有關的概... | 健康醫療百科 眼鏡也有保鮮期?專家:戴兩年就更換近視可說是現代人的通病,每年寒暑假更是學童近視的高峰期。國健署統計發現,幼兒園大班的近視盛行率高達9... |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2019智慧城市展登場 新光人壽「新板傑仕堡」實境秀
2019年「智慧城市與物聯網展」將於3月26日至3月29日於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辦,今年主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