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喝「好」茶 跟著這樣做!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2017.08.30 (新聞)
台灣人愛喝茶,有人更是每天照三餐喝茶。茶可獨飲,也可以茶會友,在茶香中交流人際,茶是聚會中的潤滑劑,也是最佳伴手禮。不過,茶葉種類繁多,價格與品質參差不齊,茶葉市場魚目混珠者眾,一台斤的茶上百~上萬元都有,如何判斷合理價格、優良品質,泡出一壺好茶?
曾獲頒冠軍茶王的一豐茶園創辦人利展豐表示,茶葉經過種植、採茶、加工、包裝、銷售,以及茶葉品種、茶園管理、茶廠設備、個人加工技術,方方面面都要顧慮到,才有機會製作出好茶。
陳列在架上的茶葉罐五花八門,如何在買茶時就能掌握茶葉品質?事實上,由於茶葉經過揉捻、乾燥或焙火製程步驟後,多半形成條狀、球狀蜷曲貌,外觀無法辨識,惟有泡開,觀察舒展開來的茶葉,才能稍加評斷茶葉好壞。
長年鑽研茶藝的元培醫事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助理教授劉雯瑜說,譬如一罐茶葉中,破碎葉很多,可以知道製茶過程對茶很不友善,各種茶葉形狀不一,譬如四季春茶,茶葉形狀相較圓形;若是烏龍茶,經過曬青到晾菁和搖菁,顏色應為綠葉紅鑲邊,過紅或沒有紅色,滋味恐怕又苦又澀。
泡開之後,還要試喝才知道品質,利展豐表示,所謂佳茗,不能有任何草菁味,不能苦、澀,要回甘,才是茶的滋味。以顏色觀之,半發酵的烏龍茶的茶湯必須是濃濃的蜜黃色,若烏龍茶湯顏色「空淡」,就是茶葉製程沒有充分攪拌;紅茶由於經過全發酵過程,必須是濃艷深紅色;綠茶未經過發酵,就該是綠色。
去除菁味、苦澀味是製茶的關鍵技術,除了身為植物本身的菁味,茶會有苦澀味主要來自於咖啡鹼、兒茶素等成分,為了將茶的甘甜留下,苦澀、菁味去除,必須進行日光萎凋、室內靜置、攪拌,才能保留下茶的香氣與風味。
精彩全文,詳見336期《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
|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遠雄人壽:持續關心八仙傷患保戶 理賠服務再放寬八仙塵爆意外至今,仍有許多傷患還在醫院接受各項治療,遠雄人壽體恤傷者保戶及家屬,針對中、重傷者理賠服... | 市場訊息 國健署:「透過「長者活躍老化競賽」讓長輩走出家門 躍上屬於自己的舞台依據內政部111年12月人口統計資料,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408萬人,佔總人口17.6%,政府... |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擴大守護慢性病患 攜手政昇藥局送藥到府 穩住健康根基 便利送藥+自主管理=控制病情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截至2017年底,台灣慢性病患約有1,020萬人,國人平均約每2人中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