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醫療、健康保險
雙實支買多賠多 真的好嗎?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2017.08.30 (新聞)

雙實支實付來自於台灣獨步全球的「副本理賠」,一次治療可以同時申請兩家以上的實支實付醫療保險金,但這樣的制度合理嗎?站在一般民眾的角度,保費支付愈多,保障愈高乃天經地義。但副本理賠制度背後,卻隱藏著道德危險和不符合保險補償原則的問題。

副本理賠的大門一開,不少保險公司打著雙實支實付的口號,推銷保戶兩張以上實支實付醫療險,但當時核保機制並不周全,結果產生許多「金手指」詐保案件。

對此,金管會前(2015)年曾發函給各保險公司,指示往後以正本為理賠原則,但也重申「人身保險商品審查應注意事項」第48點及第57點,替副本理賠留一條出路。

目前實務上的作法,是在保險契約中增加一欄「是否有投保其他保險公司的實支實付醫療險」,以確保客戶誠實告知保險狀況,加上通報技術進步,保戶投保資料會立刻傳入壽險公會,供其他同業比對,降低保戶不誠實的風險。

保險業者表示,雖然保戶可以不用主動告知是否有其他保險,但只要業者詢問,保戶仍須誠實告知,否則可依告知不實為由,主張契約無效,但如果保戶已盡告知義務,保險公司仍然承保,事後就必須負起理賠責任。

副本理賠開放以來,民眾與保險公司在體制下被養大了胃口,利用保險「小賺一點」的心態也深植人心,甚至成為民眾在購買保單時考慮的因素,保險公司也理所當然的將其視為優勢。

但往更遠去想,不斷發生以小錢換取大理賠,保險公司對風險的承擔力就會愈來愈低,進而拉高保費承保,說不定到最後,保險公司能承接的保戶體也會愈來愈少。

副本理賠確實會導致民眾的保險觀念偏差,主管機關應該拿出導正歪風的魄力,制定相關法規,業者也應傳遞正確的保險觀念,才是可長可久的經營之道。

 

 

 

精彩全文,詳見331期《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

 




編輯推薦
人壽保險
公司鼓勵賣保障型​ 為何利變壽險比例仍高?
公司鼓勵賣保障型​ 為何利變壽險比例仍高? 從商品佣金和晉升制度,不難看出壽險公司確實有鼓勵...
財經時勢
網路投保大增!超越汽車險 旅綜險成為產險前9月第二大險種
疫後國內外旅遊大復甦,帶動旅平險及旅綜險買氣,民眾習慣透過網路投保旅遊保險,也讓網路投保整體業績暢旺...
投資理財
投資用不動產 明年可採公允價值入帳
金管會證期局昨(3)日宣佈,開放企業持有投資性不動產續後衡量可採公允價值模式,預計從明(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