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看好保險業的發展前景,除了透過投資股票成為保險公司的股東,另一個方式是成為保險公司的保戶。買保險雖然不必像買股票一樣每天擔心指數漲跌,但也不是全然沒有風險,一家保險公司如果財務狀況不夠穩健,可能就無法依照契約履行保險給付的承諾,而使保戶的權益蒙受損失。
保險公司雖然會公布自家的營運數字,但不是每個人都能立刻掌握重點。臺銀綜合證券自營部分析師游志成建議,上市金控及保險公司通常會將法人說明會的簡報資料上傳到官方網站,這份資料以比較簡明的方式說明公司營運概況,頗值得民眾參考。非上市保險公司的官方網站也有公布營運資訊,只是沒有像法說會資料那麼簡單扼要,消費者必須花點時間從眾多數據中找到想要的資訊。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許永明指出,想要了解一家保險公司財務是否健全,可以從官方網站掌握三個重點,包括信用評等、資本適足率(RBC)及保險業公開資訊的財務及業務指標。
【指標 1】財務實力評等 檢視履約能力
許永明指出,相較於財業務指標,信用評等公司發布的財務實力評等較容易理解,再者,信評公司出具評等報告時也會同時發表對該公司未來展望,而評等越高、未來展望正向的公司,能夠依照契約履行承諾的機率也越高。
目前國內保險公司接受評等的信評公司包括中華信評、S&P、A.M. Best、Moody's、Fitch,中華信評金融服務評等部資深協理謝雅媖以中華信評的等級為例指出,最高財務實力評等等級為「twAAA」,表示相較於其他本國保險公司,該公司有極強的財務保障特性;最弱財務實力評等等級為「twCC」,表示該保險公司的財務保障特性極弱,有高度違約的可能性。此外,對於目前正在接受主管機關接管的公司,則評為「twR」。
【指標 2】 資本適足率低於二○○% 財務不穩健
許永明表示,自有資本除以風險資本就是資本適足率,即RBC,當資本適足率低於二○○%以下,顯示保險公司從事過高的風險業務,例如購買較多股票、評等等級較低的債券等,財務不夠穩健,主管機關將會令該公司限期增資或限制作盈餘分配。
所謂自有資本包括股本、公積、累積盈餘及特別準備金等,代表保險公司的清償能力;風險資本則是依保險業所承受風險程度,例如資產風險、保險風險、業務風險、利率風險等計算的應有資本。
【指標 3】正確解讀財業務資訊
投保產險 先參考「直接保費收入變動率」、「自留滿期損失率」及「自留保費對業主權益比率」
透過財務、業務指標解讀產、壽險公司經營狀況,消費者要著眼的地方不同,許永明指出,「直接保費收入變動率」、「自留滿期損失率」及「自留保費對業主權益比率」,是消費者在選擇產險公司時可以優先參考的指標。
直接保費收入變動率是用來檢測保險公司再保分出前,直接營業額成長或衰退情形。假設甲公司去年第三季直接保費收入合計一億元,今年第三季為一.二五億元,那麼直接保費收入變動率為二十五%。
許永明分析,基本上保費收入增加是好事,表示公司的承保能力提高,不過,如果直接保費收入變動率突然大幅成長,很可能是保險公司的核保標準降低,也就是為了搶業務而殺價競爭,導致費率不足,影響將來的清償能力。
直接保費收入變動率變小或為負值,則可能是保險公司的承保能力變差,接受風險的能力降低,許永明說,一般而言保險公司體質變差,承保能力也會變差。
自留滿期損失率則是評估產險公司自留部份的業務品質是否良好,損失率愈低代表績效愈好。
自留保費對業主權益比率可衡量一家公司自留業務的財務槓桿是否過高。許永明表示,如果自留保費高、業主權益非常低,顯示公司承擔過高的保險責任,但獲利的機會也相對比較大。
由於產險公司的保費收入通常不會在短時間內有太大的變化,許永明建議,社會大眾可以透過直接保費收入變動率判斷公司是否因降低核保標準,使保費收入大幅增加,再透過自留保費對業主權益比率,判斷公司的破產機率高還是獲利機率高。
投保壽險 先判斷「初年度保費比率」、「保費收入變動率」、「負債占資產比率」
壽險公司方面,許永明建議消費者從「初年度保費比率」、「保費收入變動率」、「負債占資產比率」等三項指標,判斷一家公司營運體質的良窳。
許永明表示,初年度保費比率是衡量初年度保費前後兩年的變動情形。當比率突然大幅提高,需要檢視是行銷能力變強,還是放寬核保標準所致,當比率過低,則可能是公司承保能力下降。
許永明提醒,壽險公司新契約保費收入有很高的附加費用,包括業務員佣金、製作新契約的成本、體檢費用等,有些商品甚至初年度保費不足以支應相關費用,也就是承接新業務時,該保單對於保險公司而言是虧損的。所以新契約保費收入對保險公司是有壓力的,如果膨脹好幾倍,保險公司的經營風險可能會因此升高,不過,新契約保費收入太低,則可能是承保能力出問題。
保費收入變動率則是衡量保費收入成長情形。數值為正表示今年保費收入成長,如果為負值,則代表業績較前一年衰退。
許永明說,壽險保費收入容易受到議題操作影響,例如保單停售前,保費收入將會突然出現大幅成長,因此保費收入變動率要和當時的時空背景,以及其他公司的表現做比較,比較能了解一家公司業務成長或衰退的原因。
壽險公司的負債占資產比率是衡量財務槓桿的指標,數據越大,代表業者可承受風險的能力較低,目前各壽險公司的負債占資產比幾乎都在九十%以上,如果發生經濟危機,或壽險公司的投資失利,保險公司就有面臨接管或倒閉之虞。
【指標 4】法說會資訊 揭露經營穩健度
每年三月起各上市公司便會陸續召開法說會,其中,產險公司的簽單費用率、簽單損失率、自留費用率、自留損失率、自留率,以及壽險公司的總保費收入、初年度保費收入、銷售通路、保單繼續率、投資組合檢視、資產配置等資訊,都會在法說會上一併向外界揭露。
許永明表示,民眾可以從法說會資料獲得不少重要資訊,以產險公司為例,簽單損失率、自留損失率比率越低,代表業務品質越好,此外,自留率愈高則代表公司實際承作的業務量愈大、再保分出的量愈小,只要業務品質良好,獲利自然能夠提升。
壽險公司方面,從總保費、初年度保費等收入,可以了解各類型商品銷售占率,長年期商品的比重高,代表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較穩定,資金流動風險也相對較低。
保單繼續率是分析壽險業招攬品質的重要指標,因為保戶依約繼續繳費,是壽險公司健全經營的基礎。保單繼續率高,有效契約保費就會穩定入帳,同時也代表該公司的業務招攬品質較好。一般來說,十三個月繼續率至少八十二%,二十五個月繼續率至少七十七%,比較符合同業間的水準。
檢視投資組合及資產配置可以看出保險公司如何運用手頭資金,其中,從投資組合可以了解保險公司購買國外債券的避險策略以及花費的成本,資產配置則可以看到保險公司在現金、股票投資、不動產投資等占比,藉此檢視保險公司的投資策略是積極還是穩健。
國內不乏產險公司倒閉、壽險公司被接管的案例,不想在買保險時同時買進風險,掌握四大重點就能看清楚保險公司的財務體質,避免誤觸營運不佳的地雷股。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健康署:「長者量六力」至少一項異常者近3成 一機守護全家長輩 連結免費直播課程台灣已是高齡社會,正邁向超高齡社會的路上,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如何讓家中的老寶貝維持身體功能,持續健康... | 市場訊息 騰達保經:達人相談室‧退休轉職換跑道 壽險之路更寬廣
「如果你具備開始的勇氣,就有了成功的豪情。」從沒想過要換公司的五位戰將,過去在堪稱國... | 醫療、健康保險 <電視座談預告> 他們最懂女人保險心事
根據最新統計顯示,20歲以上女性勞動參與率在去年首次突破50%,顯示女性展現就業積極度,在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