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如果買了保險,卻發現其中保障無法切合需要,這就稱作「保障缺口」(Protection Gap)。保障缺口問題是全球保險市場都面臨的險峻問題,但是根據日內瓦協會(Geneva Association,又稱國際保險經濟學研究會)發表的報告指出,「科技」可以使保障缺口大大縮小,更可進而提升民眾保險意識、降低保費。
大數據分析、物聯網或社群網絡等成熟發展讓保險科技更能發揮得淋漓盡致,舉凡UBI車險、農業保險甚至是醫療險等都是可以發揮的領域。該報告中舉例,南非專司健康險的Discovery保險公司就建立「Vitality」專案,透過如Nike+等運動App的資料建立保戶的健康資料庫,只要累積一定點數即可獲得保費優惠或健身房優惠等,激勵保戶主動維持身體健康。Discover公司甚至將觸角伸到UBI車險,推出「Vitalitydrive」專案,只要有良好駕駛記錄,就予以保費折扣或緊急道路救援等。
ParaLife保險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Rolf Hüppi認為,科技目前已經在縮小保障缺口上發揮成效,主要顯現在四方面,包括:一、以指數作為理賠標準的氣候保險;二、以互聯網推動的小額保險;三、利用零售網站銷售保險;第四則為在成熟的保險市場推動以網路販賣為設計主軸的保險商品。他認為,「數據化」將影響保險從售前、銷售到運營的每一環節,有利於在銷售產品過程中「去中介化」,讓銷售成本大大降低,此外,更可以協助保險公司精準定位每位保戶的需求。
而在農業保險的發展上,天氣指數型保險也是科技在縮小保障缺口的一大成果。透過蒐集各式農作物的受損量、氣溫、降雨等氣候資訊建立起數據庫,就可以免去以往必須逐一勘查各農戶的核保成本,只要數據量愈足,就可以愈精準計算保費、更進一步簡化理賠程序;其中ACRE Africa在肯亞實行的「Kilimo Salama」保險專案就是相當成功的案例,台灣近來也有意跟進。
此外,該報告表示,2016年8月24日襲擊義大利中部的大地震中,就有約九成的損失無保險覆蓋,另外瑞士再保2016年Sigma全球統計也顯示,全球保險業在巨災賠款上就高達新台幣1.6兆元,其中只有近31%有各類保險填補損失,保險缺口的填補大業如果可以透過保險科技達到,未來只待主管機關建立監理沙盒等平衡創新與金融發展的法規,以保險建立更安全、有保障的社會指日可待。
| 編輯推薦 | ||
公、勞、農、健保 年金改革 開啟保險新契機!年金改革會議採用網路直播的方式,並在官方網站公開資料,媒體則在每次會議後整理報導,年金改革已經成為人... | 財經時勢 陳裕璋去職 金管會主委換人做
內閣無預警調整!行政院長江宜樺昨(29)日突然宣布內閣局部異動,包含國防部、金管會等七部會首長... | 人壽保險 帶病投保滿2年詐取保險金 法官:不用賠!《保險法》第64條規定,保戶如果違反告知義務,保險公司可以解約,但必須在「保單契約訂立2年內」(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