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癌症化療好不舒服 中西醫其利斷金!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2017.05.12 (新聞)

許多病患對化學治療並不了解,常年以來聞癌色變,甚至有不少患者一聽聞醫師告知癌症該進行化學治療時,旋即退縮,轉而尋求中醫或其他輔助療法、偏方。究竟中醫療法在癌症治療真的能發揮功效嗎?

對此醫界多半持保守態度,最大阻礙在於中西醫缺乏有效溝通。然而,自近年來的學術發表及臨床觀察中發現,病患接受標準的化放療同步接受中醫輔助治療,可降低常見的化療相關副作用,如口腔黏膜炎、手足口症候群(hand-foot syndrome)腹瀉及嘔吐等,此外,白血球低下的程度也較輕微、整體體能較佳,患者也較能平順地完成化學治療的療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簡采汝強調:古醫書有云:凡藥三分毒,會用即是藥,不會用,用錯時機即是毒。

在中西共治原則及現代醫學觀點而言,沒有什麼靈丹妙藥或仙方是適合所有患者長期服用的。西醫部分,在不同病程分期或病人癌細胞基因表現及突變點的不同,會選取不同的標靶或化療處方或安寧照顧。而中醫藥亦然,癌症患者最忌諱亂補,曾看見某患者因化療口腔黏膜炎,疼痛不堪,無法進食,自以為身體太虛,自行服用鹿茸,使得口腔炎更嚴重,殊不知在中醫觀點中,化學及放射治療均傷陰。病患多半需清熱散結,而非自行峻捕熱性;錯服藥物或長期服用同類型成方,反而有害身體。

近年來北市聯醫中興院區血液腫瘤科與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許中華教授合作的中醫方劑,應用於大腸癌患者癌症相關副作用的調理已有成效,並發表於多家國際期刊,證實即使是從現代藥理,分子機轉不同角度而言,中醫藥在癌症照護上有其正面意義。

簡言之,西醫的化療是針對分子機轉,以攻擊方式殺細胞,中醫輔助卻以全人醫療的概念,維持強化病人固有的免疫。關鍵在於,藥物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不論中藥或西藥的使用,均應在合格醫師監控下,且最好中西醫能有適當交流或病歷記載,如此方能避免不必要的交互作用,若能於中西整合門診下諮詢,當然是較有保障的。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2018產險前2月成長趨緩 原因為何?
產險今(2018)年前2月簽單保費成長6.27%,與2017年同期...
市場動態
<電視座談預告> 別讓保單成為奪命殺手
震驚社會的醃頭顱案,一查之下竟是為了詐領保險金,而且被保險人還領有精障手冊,不免讓人懷疑保險業...
財經時勢
保險超職人生 無限Young!
當台灣壟罩在COVID-19的沉沉陰霾之下,富邦人壽富九通訊處處經理鍾偉成就像一匹年輕的黑馬,帶領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