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翻閱報章雜誌,聳動的標題、錯綜的案情,其實背後都牽連著巨大的保險利益。罪犯不斷從資金池淘金,保險公司損失率提高就會調漲保費,傷及所有保戶的權益!
低成本、高槓桿 保險詐欺兩大誘因 「誘使不肖保戶詐騙保險金最大的原因就是『圖利心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理賠小組召集人徐植萱直言,有些人一次投保多張保單,出險可以「獲利」,加上保險觀念不足,認為付保費要回本,才會做出偏差行為。他舉例,一次買三張日額型醫療險,就算每張住院日額只有一千元,住院一天也可以領到三千元,可能還比保戶在外辛苦工作的日薪還高;加上台灣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偏鄉區域醫院病床多半住不滿,有些醫院為了避免床位閒置,對患者的不當住院行為就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協助開立證明,各取所需形成共犯結構。
新光人壽理賠部協理廖晨旭分析,詐欺犯會做出理性選擇,權衡利潤是否值得鋌而走險,要減少犯罪最快的方式就是「提高成本」,具體作法不外乎是加強調查、提高罰則,讓犯人一旦失風,就要付出代價!
以壽險而言,「費率便宜的保單」詐騙成本低廉,定期險、傷害險、日額型醫療險、殘扶險的費用不高,就算一次投保多家,保費也不至於高得離譜。徐植萱更指,小小的台灣產壽險公司合計就有四十家,各業務員無不使出渾身解數拉客戶,一位民眾手上有多家保險公司的同類型保單是正常現象,若業務員沒有多加留意「重複投保」、「短期投保」的情形,就可能讓犯罪的蛛絲馬跡從眼前溜走。
至於產險,和泰產險理賠管理處副總經理顏思齊指出,車險以失竊險為大宗,車輛假報失竊後賺取理賠金,同時又將汽車典當、貸款,或是拆零件變賣,一魚多吃。火險的詐保行為,較常見的則是「無中生有」或「以少報多」等行為,許多廠房庫存貨過時、滯銷,帳面上仍有價值,卻早就無法在市場競爭,不肖廠商就會藉火災「消化」呆料,獲得理賠。更有甚者,實際上燒毀較低廉的次級品,卻在申請理賠時偽造進口報關單據,假稱是高價商品,想利用火損殘骸勘驗不易的機會詐保。
犯罪感漸消失 APP成詐保加速器 既然誘因必然存在,詐欺防阻的第一線就十分重要。長年耕耘理賠領域的主管皆表示,業務員能夠在投保時當面看到要保人、被保險人的狀況,從外貌查看其健康情形、在言談中了解投保需求;若是在客戶家中作客,也能初步推測家庭經濟,存款數字不見得比親眼所見更可靠。
徐植萱舉例,喧騰一時的醃頭案,犯嫌自二○一二年起陸續為親妹向多家保險公司投保壽險及意外險,總額約六百多萬元。在投保時,犯嫌向業務員隱瞞妹妹患有中度精神障礙的事實,並謊稱她從事蔬果包裝、有穩定收入;若業務員有當面確認被保險人的狀態,應該可以看出如眼神失焦、表情呆滯……等神色異樣,或許在第一步加強把關,就能打消犯嫌念頭。而且,要保書必須親簽,就算保戶怠於細看條款,業務員都要一一說明、詢問,若業務員未監督要保人誠實填答,核保、理賠人員很難從文件上看出端倪。
隨著科技化,保險公司的服務大舉邁進網路,未來只要在網路勾選填表、利用APP簡單選按,就能申請理賠。也不免有人憂心,這項便利將使「申請理賠」這件大事對民眾而言變得無關緊要,申請理賠要附上相關文件,保戶也有責任再三確認並簽署文件,雖然文件繁冗被批擾民,卻能提醒保戶重視理賠事宜。廖晨旭觀察,APP版面設計得愈是直覺,使用時就愈不需動腦,而正是APP便捷、簡易的訴求,讓人們的罪惡感消失。試想一下,如果在理賠時只要對著手機食指一點,不用簽文件也不用跟業務員寒暄,連說謊都不必,保險犯罪就變得更加容易。在這樣的假設下,保險公司在設計APP時適度地讓客戶稍嫌繁瑣、花點腦筋操作APP,就能降低不法意圖。
調查員扮偵探 檢警調合作破案! 目前台灣的保險公司,仍仰賴調查人員的土法煉鋼。徐植萱表示,調查人員是保險公司中比較神祕的職務,工作內容就像偵探,買高額壽險須生存調查,親自探訪,除了認識客戶,也要觀察家中的擺設、大小,判斷財務狀況,過程中得不斷地向客戶提問,找出破綻。徐植萱說,調查人員需具敏銳的洞察力,溝通能力也相當重要。另外,對於醫學常識、法律常識、出險情形都要有基本概念,例如割除息肉是否需要住院二十天?事故發生是否太頻繁?有助於第一步篩出異常的案件。
若是規模較大的保險公司,則會培養自己的精英部隊,專職案件調查。廖晨旭介紹,過去調查人員多半是生調人員兼任,隨著保險詐欺慢慢受重視,調查人員也分化為專業職。調查人員要與各地檢警調、醫療院所打好關係,出勤也須避免打草驚蛇。
調查人員最深的苦惱,就在於「沒有公權力」。「事故發生原因」是理賠常見爭議之一,卻往往連死因都要查上半天。死因的開立方式有二:醫院醫師、檢察官相驗,若是在醫院因病身亡,醫師確認死因後就可開立死亡證明書;若有明顯他殺嫌疑,檢察官必須親自到現場相驗、收集證據,較無他人涉及犯罪的痕跡,可請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會同醫師相驗。假設一名女子墜樓,遭人推落、失足意外、自殺等原因在保險中意義大有不同,實務上相驗屍體證明書上有「自殺」一欄供勾選,檢察官初步調查卻往往無法確認,該欄位形同虛設,需要公部門與保險公司後續密切合作,才能挖掘出事件真相。
有鑑於此,保險犯罪防制中心每年都會召開研討會,邀集重點檢察官參與,介紹保險詐欺的常見跡象,幫助檢察官判斷案情。廖晨旭透露,去年底高雄仁武區一樁鐵工廠老闆命案,王姓老闆被兒子發現陳屍在自家鐵工廠,雙手被黃色塑膠繩反綁於椅上,全身多處刀傷,原先懷疑一臨時工涉案,但王姓老闆生前曾投保鉅額保險金,鎖定家屬才確認王妻犯行。
引入資料科學 大數據揪異常案件 但是犯罪事件繁多,「保險詐欺」似乎並非當今社會所關注的一環。囿於公部門職務繁重,不見得會主動偵辦,有時候得靠保險公司的調查人員側面採證,再提報警調單位;對調查人員而言,自己只能走近真相,最後一哩路還是得交棒給專門機關。
理賠申請如雪片般飛來而調查人力不足,是保險公司所遭遇的問題之一,為了精簡人力,有保險公司引入大數據資料,由電腦架構模型,初步篩選有詐保疑慮的案件。透過客戶檢附的文件和相關資訊,篩出不符常態的理賠申請,例如同一家醫師開立過多的診斷證明書、病因與處置方式不合常理、客戶短期內頻繁地發生事故。許多為人所熟知的殘忍詐保犯罪,都是出自於嫌犯一而再、再而三的製造事故!一個家庭連環發生不幸,保險公司就應該更加留意其中是否有人為因素。
觸碰人性黑暗 調查靠意志、正義
談到經歷過的種種光怪陸離,「華人實在太聰明了!」顏思齊苦笑,台灣致力與國際接軌,經常彼此交流保險詐欺經驗,或許台灣的保險詐欺防制相較之下仍有需要改進之處,但台灣許多實例手法是國外犯罪者望塵莫及的。
徐植萱也感歎,保險詐欺在台灣陸續發生,司法環境縱放詐欺犯也是原因之一,中國的保險法一百七十四條明確規定保險欺詐的行為,根據嚴重程度有不同的處罰;在台灣,卻只能用類似的詐欺、偽造文書等罪名處置。雖然嚴刑峻罰不一定能夠完全遏止社會歪風,罪責輕微卻會讓犯罪者肆無忌憚。
◎董監事求保障 責任險勢在必行
兆豐案、樂陞案抖出獨董、董監事的責任風險後,董監事責任險是否成為企業避險的首選之一?
◎假牙一顆賠五千元 誰說了算?
牙齒的保險理賠爭議時有所聞,實務上很多公司都是採用一顆限額四千或五千元的方式理賠,這樣合理嗎?
◎當臉書帳號、iTunes音樂成為「遺產」 親人可以繼承嗎?
「一百年後Facebook將成為世上最大的墓園。」我們有生之年製造了無數的數位資產,死後這些數位資產該怎麼處理?放任不管會有什麼後果?更重要的是,我的親人可否擁有我的數位資產?
◎牙齒不健康 心血管疾病跟著來!
在台灣,高達九成人口患有牙周病,牙周病潛藏的重重危機卻少有人知。其實,牙周病影響的不只是口腔健康,當血液受細菌感染,下一個受害者就是心血管。
更多、更詳盡的報導都在已出刊的3月號(339期)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
全省各大書局均售
訂閱及團體購買熱線:(02)8866-5238轉168
傳真:(02)2838-5039
門市地址:台北市德行西路33號9樓
南區服務處:高雄市興中一路335號 (07)535-2023
編輯推薦 | ||
人壽保險 女性領的死亡保險金比男性少 癌症身故少10萬 意外少21萬
根據壽險公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93年度壽險公司的死亡給付總金額為514.2億元,死亡給付人數達... | 市場動態 旅平險 炎夏出遊必備!
國人出國風氣越來越盛,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去(九十九)年國人出國人數超過九百四十一萬人次,較... | 市場訊息 富蘭克林投信:外資支撐,台股狹幅盤整,後市觀測政策走向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年底升息機會濃厚,加上中國房市飆漲,使貨幣政策轉趨收斂,全球資金面雖充沛卻謹慎,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