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針對全台12個保險系所逾百位保險專任及兼任教授,進行保險購買行為大調查,共發放151份問卷,回收問卷65份。結果顯示,有開車習慣的保險教授們投保汽車第三人責任險的比例高達95.65%,遠高於官方統計數據7成。
「老師是風險趨避者」東海大學法律系暨法律研究所專任副教授卓俊雄直接了當地表示「尤其自己又教保險,對風險意識更加強烈。」卓俊雄談到,自己目前開一台車齡15年的轎車,還保了丙式車體險,並附加竊盜損失險、駕駛人傷害險、乘客責任險、第三人責任險,保障相當完整。「我保的是所謂的『全險』,現在車輛殘值只剩17萬元,每年保費只要7810元,就能將所有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真的非常划算。」
如果換了新車,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系主任陳清翼說,「選擇丙式的考量是依循過去經驗,在開車的20餘年歲月中,僅第一部車是購買甲式車體險,3年後因車體不明原因受損申請理賠,重新鈑金烤漆。」後來評估自身的開車習慣、修整汽車的機會成本與風險保障,發現新車唯一考量是被竊走的風險,「同時我也認為汽車雖是耐久財也是消耗品,開車過程或停在路邊難免會有莫名的小擦撞,但這些發生的機率很低。」
相同保額,甲式車體險保費如果要100元,丙式只要21元。陳清翼評估投保三年甲式、丙式車體險的價差,用來整理汽車因第三人惡意刮傷車體或自己不慎擦撞重新鈑金烤漆,綽綽有餘,因此,在新車前三年選擇購買丙式車體損失險,第四年後則將保費節省下來加強第三人責任險的投保額度,強化自身與他人的風險保障。
「車禍死亡案件和解金額或判賠金額約四百萬元,」陳清翼衡量自己的主客觀條件,投保第三人責任險每人體傷200萬元、財損30萬元。「這個投保額度是考量一旦真的發生不幸理賠事件,加上強制責任險的理賠金,應該足以彌補損失,倘有不足,也應是自身經濟能力所能負擔。」運用自負額的概念,提高駕駛的警覺性。
陳清翼自詡為安全的優良駕駛,開車習性良好,未曾有肇事紀錄,他直言「未足額投保,多少仍存在若干僥倖心態;總之,我認為有足夠的風險保障,減少理賠損失,固然重要;但遵守交通規則,小心駕駛,才是王道!」
精彩全文,詳見320期《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
|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金管會護台股 邀外資喝咖啡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26)日透露,將由證期局長吳裕群出面,今日邀集11家國內投信、15家國內券商及1... | 市場訊息 野村投信:樂觀看待後市 適度加碼新興股債今年風險性資產表現不俗,市場預期的五月淡季效應並未發生;野村投信展望第三季,樂觀看待全球經濟表現,由... | 財經時勢 野火好發期 災防告警細胞廣播上線!保險如何規劃?全球暖化加劇,熱浪乾旱雙重襲擊,不只歐美各地接連傳出野火災情,就連位處季風氣候區的台灣,也遭受野火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