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健忘不等於失智 「病識感」是指標!
文/許資旻 |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2016.11.21 (新聞)
經常忘記自己有沒有吃藥,或是剛剛別人講過的話下一秒就不記得,「健忘」除了等於記性不好,更被大眾普遍認為是失智的徵兆。事實上,失智症的健忘與正常老化現象的健忘有不同的表徵,容易忘記事情不一定代表罹患失智症!
據衛福部統計數據顯示,台灣約每100人中,就有1為失智症患者,65歲以上老人更是每12人中就有1名罹患失智症,失智人口攀升的速度不容小覷。其中如何判別失智症的健忘症尤其重要,許多人看見自己家人常常忘東忘西,就認定是失智症所致。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廖岐禮表示,一般老化健忘可能只是忘記一部分短期記憶,提示後可能又會再想起,但失智症患者往往是忘記全部,彷彿不曾經歷過,就算提示也不一定想得起來。此外,最容易判斷是否罹患失智症的指標,是情緒、個性以及是否做出妄想等劇烈變化。
「病識感」更是判斷正常老化健忘與失智症的指標之一,正常老化造成的健忘,本人具病識感,對於健忘的現象是能意識到的,知道自己常常忘東忘西;然而失智症患者無病識感,不但會忘記全部的過程,甚至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健忘,接著更會漸漸地無法自理生活,需要接受看護照料。
廖岐禮表示,失智病患可能會不知道自己已經生病了,再加上家人也未必能在早期就發現此健忘症狀的不正常,視其為正常老化現象,因此會忽略失智症的可能性。建議民眾如果發現家中長輩常常健忘,或是有個性、生活習慣改變以及出現幻覺的情形,就應該求助神經內科醫師。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國泰人壽:各式各「漾」保險 保費低保障高 住院、手術、殘扶全方位守護年輕人依行政院主計處104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顯示,未滿30歲的年輕人,年收入約44萬元,根據保險雙十原則,... | 財經時勢 《重要新聞》2024年11月12日
健康署:小心健康詐騙 遠離菸品保護自己
... | 市場訊息 全球人壽:因應武漢肺炎疫情 啟動4大保戶關懷服務措施隨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註1持續公布國內「2019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俗稱「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