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周休二日 來趟竹苗輕旅行
文/周采萱 | 2012.11.01 (月刊)

周休二日加上外交部開放多國旅客來台九十日內免簽,台灣熱門景點總是人滿為患,不只交通、訂房要提前規劃,摩肩接踵的旅途也讓人總是趁興而去、敗興而歸。

想來趟不會人擠人的輕旅行?本文將沿著鐵路軌跡,走訪新竹、香山、崎頂、竹南等四個城鎮,為讀者介紹周末好去處。

新竹 清日遺址 回顧歷史風情

想到新竹走一趟,無論是火車、高鐵、客運都能通,其中又以火車最方便,不論是區間、莒光或自強號,都有停靠新竹,且一出火車站就是新竹市區。

新竹火車站本身就是國家古蹟,車站建築主體於日治時期建造,融合了德國哥德式與巴洛克風格,是少數完整保留日治時期建築的車站之一。沿著新竹火車站右手邊的中正路步行約十分鐘,到達新竹東門圓環,從這裡開始,就像走入時光隧道,一處處清日時期留下的建築,見證了兩個世紀以來的新竹歷史。

清治時期,淡水廳的廳治就在竹塹(新竹舊稱),是當時北台灣的社經重點,一八二九年,淡水廳城(又稱竹塹城)修建磚石城池,以新竹都城隍廟為中心點,在東、西、南、北設有四城門,外有護城河,保護城內人民的安全。後來只有稱作迎曦門的東門被保存下來,現列為國家二級古蹟。

經過東門後沿著文化街走,旁邊就是清治時期的護城河遺址,日治時期重劃後,原為防禦用的護城河被改為灌溉用的圳道,現今僅保留一段作為親水公園。

從文化街往中央路直走,會經過興建於一九二五年的市定古蹟「新竹市役所(現為新竹市美術館暨開拓館)」,這座有九十年歷史的建築是日治時期新竹市的行政中心,附近還有同樣為日治時期建築的新竹州廳(現為新竹市政府)、新竹市消防博物館、新竹市營有樂館(現為新竹市影像博物館)…等。

從中央路接往東門街走不到五分鐘,就能看見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的都城隍廟(又稱新竹城隍廟),這座建於一七四八年的廟宇,也是台澎地區唯一的省級城隍廟,不僅建築極富清代特色,廟口美食也頗具盛名,沒吃過這裡的米粉、肉圓、貢丸湯,就不算來過新竹。

天然健身房─十八尖山

從新竹火車站轉搭公車,就能來到位於新竹市東南郊的十八尖山。

十八尖山早在日治時期被規劃為「東山公園」,作為民眾休憩之用。二戰期間,因為新竹空軍基地為盟軍轟炸的重要目標,因此日軍封閉東山公園,並在十八尖山興建防空要塞與軍事坑道;台灣光復後,國軍接收駐守,成為軍事用地,禁止遊客進入,也因此讓十八尖山得以保存完整林貌,後來在新竹市政府的規劃下重闢為森林公園。

十八尖山環山步道大約二三○○多公尺,走累了,沿途有十一座造型各異、極具特色的涼亭,提供休息午睡的好去處,環山步道旁還可發現日據時代留下的觀音雕像。

此外,在環山步道旁設有輔助伸展、健身的設施,如單槓、仰臥起坐輔助杆等,旁邊還貼心的設置使用示意圖,加上全長二公里多的山路可健走、路跑,讓整座山就像天然健身房一樣。

十七公里海岸線 浩瀚海景 一覽無遺

從新竹火車站旁搭乘15路公車,可來到新竹市全長十七公里海岸線的起點─南寮舊港,附近的旅遊服務中心配有二十九公尺高的觀景台,能眺望三六○度的浩瀚海景。

跨上腳踏車,從南寮漁港出發,沿途有專設自行車道,讓遊客體驗海邊追風的快感。自行車道中途有紅樹林公園,這一帶的紅樹林是少數非河口型的水筆仔純林,整座公園以生態公法設計,旁有賞鳥棧道、沙雕場與小型攀岩場等,非常適合親子假日共遊。

香山 特殊溼地生態 最佳自然教室

十七公里海岸線也是北台灣最大的海濱溼地,孕育了大量的蝦蟹螺貝類,其中,被列為濱海野生動物保護區的香山溼地潮間帶,可見成群結隊出沒的和尚蟹、萬歲大眼蟹等景象,令人嘆為觀止。

往南過了海山漁港,來到南港溼地,這裡棲息了全省百分之八十、瀕臨絕種的招潮蟹,且每到傍晚退潮時,就能見到附近居民帶著鏟子、小水桶來這挖蛤蠣,給晚餐添菜。

香山車站 日式老車站 感受舊日風情

香山車站歷史悠久,現在的機房建於一九二八年,有著濃厚日式風格,所有木材皆是阿里山出產的台灣紅檜,建築主結構相當堅固耐用。屋頂上覆有日本黑瓦,屋頂兩側山牆再築梯形短簷,這種「入母屋造」樣式,是日本建築的典型,台鐵車站中只剩香山車站完整保存這種樣式的建築。

目前香山車站多只有通勤學生搭乘,是台鐵少數的無人車站,只有區間車停靠,站在車站迴廊,就能感受各對號列車通過的震撼,是鐵道迷必來的火車景點。

崎頂 崎頂觀景台 落日、火車 美景盡收眼底

香山南下一站,就是崎頂。出了車站,沿著指標就可來到崎頂觀景台,這裡視野極佳,不但是看火車的好所在,晴天時往海邊遠眺能看見往返漁船,以及台電設置的兩座風力發電用大風車,時不時還能看見幻象2000拖著長長的飛機雲在頭頂上呼嘯而過。

崎頂觀景台遠望出去的兩座大風車,左邊為冬令落日位置,右邊則是夏令落日位置,一整年都能看到落日美景,是情侶出遊的浪漫景點之一。

全台唯一雙軌隧道─ 崎頂子母隧道

從崎頂觀景台旁的階梯往下走,經過鐵路旁的樹林小徑後,可看到崎頂子母隧道的入口。看著陽光透過樹縫三兩灑落在隧道口,會讓人有種置身於電影「神隱少女」中的錯覺,隧道的另一端彷彿就是神明世界。

這座日治時期建造的隧道,長度分別為一三○.七八公尺、六十七.四八公尺,是全台灣唯一相連的雙軌鐵道隧道,以洋灰磚砌成,在二次大戰期間,曾被當作戰備隧道,是日軍藏掩轟炸機的地方,隧道口還可見到當時被盟軍掃射的彈孔。隧道內側牆壁,還能看見早期蒸氣火車留下的煙燻痕跡,彷彿能看到老一輩口中描述,當火車過了山洞後,乘客臉被薰黑的窘樣,不過,後來台灣鐵路局為全面鐵路電氣化,捨棄隧道新闢路線,子母隧道正式退役,現在這一帶被規劃成文化公園,讓遊客能感受舊鐵路時代的氛圍。

竹南 慈裕宮、龍鳳宮 北部媽祖信仰中心

竹南中港最早曾是先民渡台的重要貿易港市,當時要越過「黑水溝」不易,加上時疫、番害與械鬥經常發生,為求民心安定,媽祖信仰隨著東來,竹南遂成為北部媽祖信仰中樞,來到這兒便不能錯過慈裕宮、龍鳳宮兩座媽祖廟。

慈裕宮座落於中港地區,素有「小湄州」之稱,創建於明永曆十二年(西元一六五八年),可說是台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雖經過遷建、翻修,但仍保存多項清代文物,例如廟口的青斗石獅、花崗石方柱等,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中港地區曾是台灣最大的金銀紙產地,素有「金色中港」之稱,但敵不過產業外移,紙錢文化逐漸沒落,傳統手作紙錢的技藝更難得一見,來到慈裕宮,還可參觀這裡保存的整套傳統金銀紙工具與相關文物,回顧竹南歷史。

同樣主祀媽祖的龍鳳宮,座落在竹南后厝,相傳於明永曆十五年(西元一六六一年)前後創建,供有一座高一三六台尺(約四十公尺)、重三千多噸的媽祖像,堪稱世界之最。

龍鳳漁港 新鮮漁獲、金黃落日 不容錯過

位於竹南鎮龍鳳里的龍鳳漁港,鄰近海域多為礁石質地,成為底棲魚類繁殖場,漁獲相當豐富,每日早上六點、下午一點半有漁獲拍賣會,供饕客挑選最新鮮的海味。

龍鳳漁港旁設有景觀平台,可以觀賞一望無際的海景,還能從最近的角度欣賞矗立於沙灘上、高聳入雲的大風車。寬闊的港口也為欣賞落日提供絕妙地點,金黃色太陽緩緩落入海平面的畫面,是不少攝影師的最愛。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國泰人壽:氣候變遷成為台灣人心中第二大風險 年齡愈增意識愈強 國泰人壽籲全面提升「身心財」三層氣候防禦力
為提升民眾氣候風險意識,進而超前因應,國泰人壽推出台灣金融業首本以氣候為主題的「人生風險趨勢調查報告...
市場動態
壽險FYP下滑創單月新低 這張保單卻逆勢成長!
正面臨淨值比拉警報的壽險業,新契約保費(FYP)也持續出現衰退危機!根據統計,壽險業今(2022)年...
調查&排名
第2屆保險品質獎 全國最佳壽險公司得主出爐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連續第21年企劃執行的「全國最佳壽險公司調查」,上週五(29日)在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