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投資理財
每一刻都珍貴
文/黃秀玲 | 2009.09.01 (月刊)

有天翻開報紙,看到一邊刊的是南部災區民眾被救難人員攙扶著跳下直升機的照片,螺旋槳揚起的氣旋底下有著一張張透露著大難不死的喜悅的臉龐,另一邊,也是一則救人新聞,只是救的是一個跳樓自殺的女子,而不顧自己安危,死命拉住跳樓女子的,則是她可憐的父親。

兩則新聞,有人不想死,有人卻不想活,一則求生,一則求死,形成極為強烈的對比。從土石流中奮力逃出的災民大概很難了解,看起來生計無虞又闔家平安的女子,為甚麼偏偏求死?而已經第三度求死不成的這位女子,應該也無法了解,為甚麼有人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

的確,人與人之間存在著極大的差異,除了人格特質、身心狀況、成長經驗…等之外,外在的情境往往也是反應的觸媒。求生是上帝賦與人類的本能,因此求死需要的勇氣不下於求生;在災難之中求生者需要救援資助,在太平之境求死的,同樣需要關懷協助。

感同身受的催淚效應讓許多朋友天天在災難新聞中紅了眼眶,接下來人們可能會說的是「看他們這麼悲慘,我們這樣的遭遇算甚麼」或者「我們平安無事,真的應該感謝」這一類的話。可惜的是,往往話才說完,就開始抱怨工作辛苦、身體不適,或責備小孩成績不好,老公賺錢太少,老婆嘮叨太吵。因為電視裡播的是別人的事,眼前面對的才是自己的人生。

每次我進攝影棚錄製「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當進片頭音樂「保險之歌」時,「生命多奇妙,每一刻都珍貴,把握每個夢想,認真去追」這幾句歌詞每次都讓我十分感動。尤其是在88水災看到這麼多災民死傷失蹤之後,每次錄影,我總會在節目中告訴觀眾「的確,生命很奇妙,每一刻真的都很珍貴」。

學保險的人永遠知道,沒有人知道是否還有明天,甚至沒有人知道下一秒鐘會發生甚麼事,就像1999年的9月21日凌晨1點47分15.9秒,那一剎那沒有人知道0.1秒之後,會有2,455人再也看不到自己的未來。

下一分鐘甚麼事都有可能發生,在困境中掙扎求生或求死的人如此,富可敵國、權高位重的人也不會例外。面對這樣的無奈,我們能做的、最簡單的大概就是珍惜當下,但令人遺憾的是,通常這也是最難的,不是嗎?








編輯推薦
醫療、健康保險
身故後才發現得癌症 癌險怎麼賠?
阿哲近半年時常感到下腹部疼痛,以為只是單純腸胃不適,近來症狀卻愈來愈頻繁,到醫院詳細檢查,確診罹患腸...
市場訊息
康健人壽:疫情升溫壓力大? 農曆春節假期和孩子去運動吧! 攜手董氏發布調查:越少和孩子一起運動的父母,越容易憂鬱
根據康健人壽的「360康健指數調查」,台灣約有近八成的父母察覺到自己的學齡孩童正承受著壓力,為協助更...
市場訊息
國健署:前兔光明 萬「視」如意迎新年
適逢農曆春節長達10天的連假,正是規劃出遊的好時機,避免窩在家中,大吃大喝、熬夜追劇或玩線上遊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