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衛生署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大腸癌是國人發生率第一的癌症,平均每四十二.一分鐘就有一人罹病,而大腸癌的發生原因與飲食習慣關係密切。
經典的台式菜餚,少不了煎、炒、烤、炸,過程越繁複,變化出來的口感層次越多,即便是家常菜,快炒、紅燒、熬滷也是餐桌上少不了的菜色,往往還沒上桌,香味兒已經令人垂涎三尺。但這些美食送入口中時,大多失去了最真實的味道,不僅如此,油脂、蛋白質加熱後產生質變、蔬菜經過高溫烹煮後營養成分也大不如前。
怎麼吃才健康?推廣「舒食」概念的韓柏檉、張幼香夫婦,用他們的人生故事告訴你,吃,不要吃進身體負擔,要吃的幸福、快樂。
抗癌飲食也可以很繽紛
國內無菸餐廳幕後推手、發表綠牡蠣重金屬污染研究的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所教授韓柏檉,是屬一屬二的排毒專家,身為B型肝炎帶原者的他,就讀博士班期間急性肝炎發作後,就特別注重飲食,尤其不吃容易受環境污染的食物、不用塑膠容器裝食物、多吃蔬果,並且維持運動的好習慣。
但是,老天仍然給了韓柏檉一個大考驗,二○○八年時,他被診斷出肝臟有顆十九公分的癌瘤,開刀切除後半年,癌細胞轉移到肺部,於是他開始了長達十一個月的化療馬拉松。
一路陪伴韓柏檉抗癌的張幼香說,化療期間,病人身體不舒服,心情、胃口都不好,但是飲食必須維持清淡、不油膩,尤其看著別人吃山珍海味,自己的碗裡卻只有燙到發黃的青菜,心情很難好起來。
張幼香談到,令人食指大動的菜餚,首要條件就是賣相好,看了舒服吃進嘴裡心情也會特別好,為了讓韓柏檉能夠吃的開心,她開始嘗試使用不同顏色的蔬果搭配,讓餐點看起來繽紛可口。
另外,病理檢驗出身的張幼香認為,以病理學而言,癌症是身體高度發炎的一種狀態,特別難纏,吃進肚子裡的食物更不能加重發炎的情況,熟食就是一種高熱改變食物結構的方式,過度加熱的食物進入人體後可能會產生化學變化。
因此在菜單的設計上,打破台菜必須先將油加熱再炒菜的烹調方式,以生食、川燙或蒸煮等不過度加熱、破壞營養的做法為主,起鍋後再用些許海鹽或油調味,或是加一些水果醋、天然發酵的醬油,就能提點出食材的好味道。
當季食材簡單吃 自然的味
除了烹調的方式,張幼香說,要盡量挑選當季盛產、新鮮的食材。她認為,大自然讓植物有各自生長的季節自有其道理,各種不同的蔬果,要經過不同的溫度變化、日照才能開花結果、成長茁壯,營養才會豐富,不是當季卻出現在市場上的蔬果,利用人工的方式控制溫度、光線促進生長,雖然可以打破季節限制,卻不一定比當令蔬果健康、好吃。
張幼香並強調,盡量保持食物的原味,才能保持最完整的營養,因此也不需要太複雜的料理。另外,盡量挑選新鮮的蔬果,口感才不會失真,例如老掉的葉菜類,口感會變粗糙,吃起來就不美味。
掌握當季食材、簡單料理、色彩繽紛等三大要點,就是「舒食」的精神。不過,張幼香說,特別強調「舒」食,而非「蔬」食,是因為吃的心情很重要,吃起來舒服、美味,才能讓心情愉快、感到幸福。
有伴 讓食物更美味 持之以恆 找回身體健康
這段抗癌的路程,讓韓柏檉體認身體健康必須從飲食開始改變,在療程結束後,韓家仍維持舒食的習慣,不只經常宴請三五好友到家中一同吃舒食,在學校教書時也不忘分享自製的蔬果汁,甚至與太太一起將這段人生故事與舒食食譜集結成書,推廣舒食的健康概念。
有朋友陸續相繼效法,有人持之以恆,找回健康,也有朋友中途就放棄,張幼香說,吃慣重口味的人一開始就要三餐都吃口味清淡的舒食,很難適應,循序漸進慢慢改變,才能持之以恆。
韓柏檉說,沒有飯友,再好吃的食物都索然無味,找朋友、家人一起進行舒食,比較容易實行,同一張飯桌上只有自己吃舒食,會感覺特別寂寞,也就容易中斷。
除了身體健康,韓柏檉談到,走過這段抗癌路,改變了他的人生觀,加上養成舒食習慣,他的脾氣比以前平穩許多,不再容易暴躁。
張幼香則說,因為吃進的食物新鮮、營養,減輕身體很多負擔,許多朋友都說她看起來比過去年輕許多,算是額外的收穫。
現在在壽險公司擔任業務經理的張幼香認為,很多人都想要落實健康生活,卻很少實際行動,就像很多人雖然知道保險很重要,卻總是找很多理由「等一下」,但意外與疾病不知道何時會發生,只有「現在」就開始身體力行,才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關鍵。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國泰人壽:攜手台北101合作「置地廣場 台中」萬坪百貨商場 打造中台灣新地標國泰人壽繼推出台北「國泰置地廣場」、「置地廣場 桃園」、「置地廣場 台南」等複合式商用不動產指標後,... | 人壽保險 樂壇新秀艾絲卡拉 世界巡演投保2.7億元
古典表演樂界的名模組合,既美又辣的英國夢幻四重奏艾絲卡拉(Escala),上(9)月17日首度... | 財經時勢 防癌最前線 大腸直腸癌與保險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第9年盤踞國人癌症第一位,根據2015年癌症登記資料統計,國人平均每13個人就會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