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頭暈想睡精神差 三大指標讓你揪出兇手
文/簡子祥 |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2016.04.22 (新聞)

梅雨季報到,全台即將進入悶熱潮濕的氣候,很多人在雨季時容易感覺睡不飽、心情鬱悶,再加上濕度高,身體更昏沉,感覺就像在體內放了鉛塊,其實,這些現象不只是外界潮濕引起,體內濕氣太重,代謝功能出問題才是主因。

聯合醫院中醫師周宗翰表示,人體正常情況下可平衡體內水分,但遇到水分代謝不佳或身體無法將水分供給需要的器官運用時,中醫就會解釋為,「體內濕氣重」。

體內濕氣重的人最怕被濕氣內外夾擊,周宗翰解釋,濕濁會阻礙肺、腎、脾的運作,導致人體氣血循環不佳。如果時常覺得頭暈昏沉、提不起勁、嗜睡、四肢沉重無力、大便軟黏排不乾淨、胃口不好,以及嘴巴味覺不敏感,甚至皮膚濕疹發作或搔癢加重,可能就是體內濕氣太重導致。
 

起床十分鐘
三大指標判斷體內濕氣

  • 起床時:疲勞、頭發昏,渾身不清爽、慵懶打不起精神。
  • 如廁時:排泄物的顏色發青,癱軟不成形。
  • 洗漱時:若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則體內有濕熱。

運動與飲食建議

周宗翰建議,平時應避免久站久坐。在家中,下半身穿著寬鬆衣物,避免淋巴循環阻塞;飲食盡量清淡,少吃油膩食物可避免血液濃稠、循環變慢。每日健走30分鐘,流汗排除身體水氣,避免濕氣在體內累積。

食補方面可以多吃一些健脾胃肺又利尿的食物,紅豆、薏仁、山藥被稱為「祛濕三寶」,對於改善體內濕氣很有幫助。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群益投信:大中華基金逆轉勝 近一周63檔大中華基金績效全都正 平均報酬3.5%
上週滬深兩市同步收紅,其中上證指數大漲5.15%,收在2,955.15點,距離3,000大關,僅一步...
財經時勢
壽險3戰將,教你開發大客戶
從事壽險業務工作的門檻不算高,通過保險公司的考核也不是太困難,但要成為一家公司的Top Sal...
醫療、健康保險
台灣防疫李龍騰給100分 多次蟬聯「醫療保健指數」冠軍國!
【本文重點】武漢肺炎在春節期間快速擴散,今年春節最令人期待的不是紅包,而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