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楊先生,上次跟您介紹的七年期養老險,保費將在七月一日以後調漲一成,要買要快喔!」近來民眾若有接到壽險業務員的電話,大概都會聽到這類保單即將漲價的消息。雖然金管會不樂見壽險業者用保費調漲當作銷售話術,但不可諱言,跳樓大拍賣的搶購心態,運用在保險商品的銷售策略上的確行得通。
在銀行理專、壽險公司及保經代等業務大軍的催售下,壽險業一吐去年保費衰退的怨氣,在今(二○一二)年前四月交出亮麗的成績單。根據壽險公會統計,今年一~四月壽險新契約保費已突破四千億元,足足比去年同期成長二成。
三大機制上路 養老險看漲
引發這波搶購熱潮的原因,與金管會將在今年七月一日調降壽險業責任準備金利率,同時啟用壽險第五回經驗生命表及第二回年金生命表有關,其中又以調降責任準備金利率的影響較大。
從金管會發布的資料來看,調降責任準備金利率的商品,包括新台幣十年期以下保單調降二碼(○.五%)、歐元計價的六年期以下保單調降二碼,美元保單則全數調降二~三碼。
市場預估,三大機制上路後,台幣養老險保費將上漲五~十%,美元保單漲十~二十%、健康險漲十~三十%、年金險也將上漲七~二十%。
逢甲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許文彥指出,影響壽險保費的因素,主要包括「預定事故發生(死亡)率」、「預定利率」及「預定費用率」三項。其中,調降新契約責任準備金利率將會間接影響預定利率下降,等於提供給消費者的利息縮水,在保險給付或保障金額固定的情況下,消費者必須支付更高的保險費,才能抵銷下降的利息。
雖然調降新契約責任準備金利率會間接影響保費上升,不過,同步採用壽險第五回經驗生命表及第二回年金生命表之後,則讓壽險商品的保費呈現有漲有跌的局面。
保障型商品 費率可望調降
一位外商壽險公司商品部主管表示,台灣人愈來愈長壽,男女死亡率普遍都下降,民國九十三年啟用的第四回經驗生命表已不符現況,在金管會的要求下,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製訂第五回生命表,將國人死亡率平均調降三十%。
換句話說,在平均餘命增加、死亡率下降的情況下,純保障型商品(如終身壽險、定期壽險)因保險事故的發生率降低,保費有機會調降。但是生死合險、健康險則因保險公司要給付的生存還本金及醫療保險金增加,保費即將面臨調升。
至於啟用第二回年金生命表,同樣是為了貼近台灣民眾死亡率的實際狀況,以適度反映壽險業經營年金險所面臨的長壽風險。據金管會試算,新的年金生命表上路後,四十~八十歲男性,即期年金保費將漲七~二十%;女性則因平均餘命較長,漲幅達八~二十四%。
由於國內壽險公司並未銷售利率固定的傳統遞延年金,因此,只有七月一日以後進入給付期的傳統即期年金、利率變動型年金及變額年金才會受到第二回年金生命表的影響。不過,壽險業者表示,國人購買年金險的觀念並不普及,因此受影響的保戶有限。
穩股價 保費未必一步到位
對於壽險保費將在七月一日調漲,富士達保險經紀人董事長廖學茂有不同看法。他說,壽險公司的經營考量錯綜複雜,只要保費收入一下降,股價就會出問題。要賺回保費不難,但是要把跌落的股價救回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因此,廖學茂認為,壽險公司為了避免下半年保費大幅下滑衝擊股價,部分商品費率可能會先按兵不動,至於調降責準備金利率的資金成本,則由壽險公司吸收,等到鋒頭過後,再慢慢調高費率至應有的水準。
四類抗漲保單 小錢買到大保障
當水、電、油、瓦斯及各種民生必需品上漲時,坊間總會流傳各種省錢妙招。購買契約效期動輒數年甚至終身的保險商品,當然更要精打細算。本文綜整許文彥及廖學茂等二位保險專家的意見,告訴讀者在壽險市場瀰漫著一股濃厚的漲價氛圍之際,哪些保單不但抗漲,且保障功能更強大?
抗漲保單1-定期壽險
定期壽險要提存的責任準備金較少,死亡率才是影響費率的重要關鍵。換句話說,七月一日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對定期壽險的影響性小於第五回經驗生命表,因此保費可能不增反減。
其實不管壽險保費如何調整,對於需要保障,手頭又沒有太多餘裕的民眾來說,保費相對低廉的定期壽險都是很好的選擇。其中,針對不抽菸族群提供保費優惠的優體保單,甚至較一般定期壽險便宜三成。
以沒有抽菸習慣的三十歲標準體為例,投保二十年期、保額五○○萬元的定期優體保單,女性年繳保費約七○○○元,比相同條件的定期壽險便宜十八%;男性年繳一.二萬元,更是較一般定期壽險便宜三十二%。
抗漲保單2-無還本或增加保額的終身壽險
無論定期險再怎麼便宜,畢竟有固定的契約效期,無法像終身壽險提供一輩子的保障。如果想要以有限的預算買到終身壽險,不妨考慮不具有還本金及逐年增加保額等設計,單純提供死亡及全殘保障的保單。
以三十歲男性購買二十年繳費、保額一百萬元的終身壽險為例,給付項目只有死亡及全殘保險金,且保額平準型的商品,年繳保費約二.七萬元,一旦加上定期還本的功能之後,保費將大幅提高為二十二.五萬元,增幅達七倍。
抗漲保單3-投資型壽險
投資型壽險的保單結構是以一年期壽險搭配獨立的投資帳戶,壽險公司不必按照生命表提撥責任準備金,因此不受準備金利率調降的影響。此外,投資型壽險的保險成本採取自然費率,保費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年調高,對年輕人而言,保費較已平準化的定期壽險及終身壽險便宜。
以三十歲男性為例,想要購買五○○萬元的壽險保障,如果選擇二十年期終身險,年繳保費約需十三.五萬元;二十年定期壽險約一.六萬元;如果是投資型保單,則只要七千元左右。
必須注意的是,自然保費的費率會隨著年齡而增加,當上述案例達四十歲時,採平準保費的終身險及定期險,年繳保費仍分別是十三.五萬元與一.六萬元,投資型壽險的保險成本則增加到一.三八萬元,費率比十年前足足高出一倍。
抗漲保單4-一年期傷害險
一年期傷害險是短期險,不需提存保單責任準備金,且費率高低取決於被保險人的職業風險,保費不受生命表影響。此外,傷害險理賠須以意外事故為前提,保障範圍比壽險來得小,保費相對便宜許多,堪稱「小錢買到大保障」最具代表性的險種。
舉例來說,職業風險最低的第一職類被保險人,購買保額五百萬元的一年期傷害險,年繳保費約六三○○元,與三十歲男性購買同保額的二十年期定期壽險相較,前者的保費只有後者的四分之一。
搶購前問清楚 以免因小失大
面對這波號稱近十年來最大的壽險保費調漲潮,民眾該不該在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加入搶購保單的行列?
許文彥表示,大多數壽險商品都是以長期繳交保費為前提,因此在做保險購買決策時,要考量到日後的負擔能力,千萬不要為了在漲價前撿便宜,而買了日後無法負擔的保險商品。
廖學茂則建議,購買保險前,不妨向自己信任的壽險顧問、銀行理專、保險經紀人或代理人諮詢,並了解本身已有哪些保單、還有哪些保險缺口待填補,以免將來真正需要時,才發現保險保障少得連自己都不敢相信。
編輯推薦 | ||
財產保險 感謝離岸風電! 工程險上半年成長35.66%
【本文重點】今(2019)年上半年工程險成長率達35.66%,僅次於其他財產... | 人壽保險 搞懂類定存保單 4大眉角股市動盪、房市低迷、定存利率連三降,資金爆逃亡潮,類定存保單順勢崛起,成為汪洋中的一塊浮木。
... | 市場訊息 預約人生完美落幕 精彩最後一場畢業典禮完整內容請見PDF>>
隨著全民保險觀念日增、保險類別不斷細分,如今生老病死看似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