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人壽保險
失扶險又要漲價 業者:風險計算有缺失
文/楊佳真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06.16 (新聞)
【本文重點】不問原因、以失能等級為理賠標準的失能扶助險,因損失率撐不住,7月又將有一波調整。業者坦言,商品當初設計時,風險計算不夠周全,但也因為「太熱賣了」,不敢大刀闊斧調整。

失扶險經過近年陸續改版,有的保費一漲再漲,有的取消保證給付,也有的承保條件更嚴苛;不變的是,民眾越晚買,保單不是變貴,就是買不到了。

而失扶險之所以回不去,有很大原因與損失經驗有關。有壽險業者認為,失扶險當初在設計時,以「傷害險」示範條款的失能等級表為基礎,無法充份反映出適合的費率。

A壽險公司表示,數據顯示,傷害險的出險原因,意外與疾病的比例約為95:5,而由疾病引起的失能,卻占了失扶險理賠的8~9成,兩者的風險明顯不同。

「其實,這個問題業界都知道,保險公司也可以設計新的保單,但沒有人願意開第一槍,」業者直言。

現行失扶險背後龐大的業績與銷售力度,恐怕是保險公司不敢貿然出手的原因之一。以大型C壽險公司最熱賣的一張失扶險為例,1~5月就賣出5.5萬件,收進12億新契約保費,相當於每天賣出近400張,搶手程度可見一斑。

該公司高層也表示認同,「失能等級表以前是用在意外險,現在早就不適用了,比如喪失聽力是屬於正常的失能或與老化有關?會衍生出理賠爭議,也背離失扶險的本意。」

他更透露,國內失扶險幾乎都有分出去給再保公司,而再保資料顯示,失扶險的發生率持續在上升,若不調漲保費或改版,再保公司就不願意承保,「最根本的做法,還是應該從年齡因素、失能等級表去調整,重新去定義失扶險這個保單。」

 

延伸閱讀:

失扶險理賠 癌症達五成居冠

1023萬再購商機(上):失扶、長照 保戶再購首選!

糖尿病家族病史 長照、失扶理賠狀況不同

 

 

 



編輯推薦
財產保險
銷售通路是產險業的成長關鍵
據產險公會統計,去(二○一四)年台灣產險業保費收入約一千三百十六億元,較前年增加七十四億元、成長五....
健康醫療百科
腸病毒再掀流行「洗手」比「噴酒精」更有效?
9月開學,仍為腸病毒流行期。你或許聽過「勤洗手,腸病毒遠離我」等諸多宣導,但卻有許多人不知道,「勤洗...
財經時勢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預告>準備報稅了!如何合法合規節稅?
保險的最大功能是保障,也是利用節稅與財富傳承的好工具,要怎麼規劃才能安心合法做好稅務規劃與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