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一名50多歲女性,本來就比較頻尿,約兩小時需上一次廁所。近來天氣轉涼,日夜溫差大,常一小時就得上一次廁所,急尿情況也變嚴重,就醫發現為「膀胱過動症」,經由衛教與藥物治療才控制住。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程威銘指出,膀胱過動症是一種慢性的膀胱機能障礙,主要症狀包括頻尿、夜尿、尿急與急迫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則是在膀胱內壓或腹腔內壓沒有增加的情況下,譬如跳躍、咳嗽、提重物、大笑等都會造成腹壓及膀胱內壓的增加,發生於強烈的尿意之後的不自主漏尿。因此,天冷打噴嚏也容易造成漏尿的情形。
流行病學發現,在東南亞地區,膀胱過動症加上骨盆鬆弛、膀胱脫垂等原因,所造成的尿失禁,女性約15.1%,男性約5.8%,但統計數字通常低於實際發生率,一部份是由於東方民族保守的性格,羞於啟齒,另一部份原因是許多人認為尿失禁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而不認為需要去找醫生。
以東南亞地區女性尿失禁的盛行率來看,台灣與印度似乎較低於其他地區如香港、中國大陸、菲律賓、韓國及泰國等。至於尿失禁問題所造成個人及社會的負擔,在美國每年就要花上160億美元。
從病因學探討,膀胱過動症主要是因膀胱的逼尿肌活動過度,從尿流動力學檢查上可得知病人的膀胱在充尿的過程中,其膀胱逼尿肌會有非自主性的收縮。逼尿肌活動過度,又可分為逼尿肌不穩定及逼尿肌反射過度。
曾任台北醫學院附設醫院婦產科醫師周東甫表示,治療膀胱過動症,首先需仔細評估是否合併有應力性尿失禁,其次,理解能力夠、配合意願高的病人,可進行膀胱訓練,但通常需要輔以藥物才能達到不錯的效果。傳統的口服給藥常有令病人難以忍受的口乾舌燥,目前已將藥物置於膀胱內,定期釋放微量的藥物,大大降低口乾舌燥的副作用。
膀胱過動症是一種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的新型態疾病,其治療需要病人與醫護人員在良好的溝通下進行,才能達到滿意的結果。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為生命去框
春天到了。
大自然似乎告訴我們,再難熬的處境都會過去,再燦爛的時刻也是。
... | 市場訊息 富邦金控:台灣首家「A List」保險業者!榮獲CDP最高榮譽 名列全球氣候金融領導者富邦金控首度榮獲CDP(成立之初名為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碳揭露計畫,現... | 市場動態 38萬家中小企業 下一波高潮
由於企業體的員工通常都會在一起上班,這種特性使得業務員服務起來效率奇高,所以非常適合職團行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