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美國電視史上最長壽的黃金時段電視劇「急診室的春天」,播出長達十五年,曾獲艾美獎一二四次提名,共獲得二十三個獎項。
這個以醫院急診室為題材的電視劇,全劇三三一集大多在描寫發生在急診室內外的故事,包括醫師的養成過程、醫護的浪漫戀情、溫馨的醫病故事、重大傷亡事件的急救、疑難雜症的化解等,槍擊暴力更是常見劇情。
醫護沒被打過 不算真正待過急診室
戲如人生,急診室本身就是一個令人情緒緊繃的場所,大多數病患或家屬不是大喜、大悲就是大怒,若無法控制情緒,小則與醫護人員爆發口角,大則可能發生肢體衝突,甚至傷害醫護人員。
「沒有被打過,就不算真正待過急診室……」一名待在急診室超過二十年的專科醫師這麼說,而這語帶無奈的背後,反映出急診醫護人員長期遭受暴力威脅的悲哀。
不是先到先看 急診順序由生命跡象決定
在加拿大有七十六%的醫護人員曾遭受言語威脅、五十七%曾被攻擊;而美國有八十一%的急診醫師害怕急診暴力,約十六%考慮離職;台灣則有七十九%的急診醫護人員曾遭受威脅、三十七%曾受到暴力攻擊。
急診室不能拒絕任何病患,送進來急救的人可能是新生兒、孕婦,也有可能是輕生的失業男子、意外墜樓的孩童、重大車禍傷患、被家暴打到頭破血流的婦女……,每個病人都很危急,甚至分秒定生死。急診室的空氣中總是瀰漫著藥品與消毒水的味道,監測儀器發出的聲音伴隨病患疼痛的哀號,醫護人員分秒必爭地穿梭在推床間進行搶救,要說急診室是個戰場,再貼切不過。
每個人都是心急的,不只是家屬,正在等著看診的其他病患也是,謾罵、推擠、吼叫、抓傷是經常發生的狀況,嚴重還會手持刀槍威脅。
「家屬心裡焦急可以理解,但不可轉化為暴力,加諸於醫療團隊。」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蔡明忠表示,民眾總是認為先到先看診,但其實急診的就診順序,是依照病人的呼吸窘迫、血壓、心跳、意識等生命跡象,評估病情危急程度(請見急診檢傷分類表)來安排看診順序。
根據衛福部統計,二○一二年全國急診室暴力共五九一件,平均每天發生二件,而這些通報的暴力事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未曝光的語言及肢體暴力,可能還有幾十倍。
杜絕暴力 「王貴芬條款」火速通過
二○一三年年底,林口長庚醫院暴力事件,意外促成《醫療法》火速修法通過。桃園縣蘆竹鄉民代表王貴芬,因不滿內科加護病房護士李瑋珍不願在電話中透露父親病情,盛怒下衝進醫院賞了李姓護士兩巴掌。隔日,林口長庚醫院大動作召開記者會,以行動表示拒絕醫療暴力的決心。
隔(二○一四)年一月,立法院快速三讀通過「王貴芬條款」(醫療法第二十四條及第一○六條部分條文修正),規定以暴行妨礙醫事人員或毀損醫療機構維生設備,最高可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有人鬧事時,即使醫院保全第一時間出面制止,但迫於沒有公權力,不能用警棍、電擊棒,也無法將施暴者上銬、壓制、扣留、逮捕,肢體碰觸施暴者的結果,很可能被對方反告傷害,因此抑制暴力的效果非常有限。」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公關暨研發組研究員李芸婷指出,醫院和警方應設立緊急通報系統,徹底落實警民連線,當暴力事件發生時,通報警方立即前往協助。
職場暴力 勞保、傷害險有保障
「如果醫生看診時遭受毆打,只要能確定醫生及病患無私人恩怨,且病患毆打醫生與醫生執行職務有因果關係,醫生就能申請職業災害補償金。」勞保局指出,若醫生因被病患毆打,致超過四日以上無法工作,則可以申請職業傷害及職業病補償費,給付的補償金會按照事故前六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的七十%發給。
華南產物保險公司意外險經理許良賢建議,醫護人員應該主動購買意外傷害險,意外傷害險保費因職業類別(醫生科別)而異,但大部分的醫師、護理師、藥劑師、檢驗人員、行政人員等都屬於風險最低的第一類別;而復健師、推拿人員、放射科技術人員則屬於第二類;風險較高的精神病科醫師、護理師、看護人員則為第三類。以第一類別醫護人員購買保額一百萬元死亡、殘廢保障的傷害險為例,一年保費僅六~七百元,保到一千萬元,也才需六、七千元。
過勞猝倒 首例醫生獲賠職業災害
「如果醫院有投保僱主意外責任險,醫護人員遭受暴力傷害就可獲得補償。」許良賢提到,迫於醫生尚未納入勞動基準法(簡稱勞基法)保護,且公立醫院的醫生、護士投保的是公教人員保險,並非勞工保險,而醫護人員與醫院之間是否存在僱傭關係本就難以確認,導致僱主意外責任險少有醫院投保。
長時間被迫過勞工作,也是職場上的另一種暴力型態。因為醫生不受勞基法保護、醫生跟醫院之間沒有明確的僱傭關係,醫生工時過長、過勞案例時有所聞,連續工作三十個小時也已是實習醫師的職場常態。
二○○九年,台南奇美醫院住院醫師蔡伯羌疑因工作超時,在開刀房急性心肌梗塞倒地,由於腦部嚴重缺氧,導致記憶力受損,甚至不認得老婆及小孩,並遭解雇。蔡妻不滿先生遭醫院解雇,要求奇美醫院給付職災賠償,一審時敗訴,但今(二○一五)年一月,二審改判奇美醫院須給付七百八十萬元,創下全台醫師職災獲賠首例。
醫師有保障,病人安全才會有保障。李芸婷表示,醫改會從二○○二年成立至今,一直將醫師納入勞基法視為努力的重點,並且一步步朝這方向邁進。根據衛福部規劃草案的時程安排,醫師將於二○二三年納入勞基法(見圖)。
醫病互信互重 創造雙贏
台灣健保制度曾經獲得美國CNN的報導,認為值得美國政府學習,「全民健保帶給我們許多好處及便利,讓我們在國際間引以為傲,相對地我們應該更珍惜這樣的醫療資源。」蔡明忠語重心長地說。
民眾在急診室失控辱罵與威脅,反而耽誤救治病患的黃金時間,且危及醫護人員安全、影響其他病患就醫權益,病患及家屬應相信並尊重醫生的專業與判斷,給醫護人員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才能創造醫病雙贏。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富邦金控:富邦產險、富邦人壽囊括「2015保險信望愛獎」10項大獎、13項優選富邦金控旗下子公司富邦產險、富邦人壽再傳獲獎捷報! 由現代保險教育基金會舉辦的「2015保險信望愛獎... | 健康醫療百科 思覺失調症 拉近與糖尿病的距離?每個人的大腦在處理大量資訊,包括同時處理文字、公務及外在人際互動的時候,難免因為腦力不足而出現思考、... | 市場訊息 國泰人壽:獲頒「台灣併購金鑫獎」雙項大獎 促進台灣金融業安定發展2015年第五屆「台灣併購金鑫獎」頒獎典禮於12月8日假香格里拉台北遠東國際飯店盛大舉辦,國泰人壽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