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現代看保險
別躲在繼續率編織的城堡裡
文/鄭慧菁 | 2015.06.01 (月刊)
記得大學時期,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突然拿著一堆保單問我「把這些舊保單解約,換保這份新的好不好?」「保的好好的幹嘛要換?」我納悶著追問,原來他的保險業務員跳槽到別家保險公司,跟我朋友說,新公司保單的保障比較好,叫他全部解約重新投保。
其實當時的我對保險也懵懵懂懂,無法分辨保單的好或壞,但我知道我這位朋友靠著微薄的打工收入賺學費,省吃儉用每年還繳將近九萬元保費,正是因為家裡經濟環境不好,不想因意外給家裡帶來負擔。「那你已經繳了二年的保費怎麼辦?」我問他,當然我也只得到了一個「我怎麼知道」的答案。最後這位業務員無暇理會我朋友,這件事也就這樣不了了之。
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好險,我朋友差點成為不當招攬的受害者。雖然金管會為提升服務品質,要求保險公司公佈新契約十三個月和二十五個月繼續率,但本刊調查發現,繼續率統計樣本只有長年期壽險,而需求最多的健康險、傷害險,甚至爭議最大的投資型保險竟然都沒有列入繼續率統計。
去(二○一四)年健康險、傷害險、年金險、以及投資型保險合計新契約件數一千三百多萬件,而壽險僅不到三百萬件,孰輕孰重,不言而喻。回歸初衷,繼續率的目的本是監管服務品質,但長期以來,用占率僅二成的壽險,「妝點」出高水準的比率,主管機關監理績效有成不說,業者也搏得服務良好的名聲,雙方就在繼續率編織的城堡裡,心照不宣的演出一齣齣天下太平的戲碼。
諷刺的是,我朋友投保的正是一張投資型保單,以及兩張終身醫療險和附加意外險,也就是說,即使當時他解約,也不會對官方統計的繼續率造成任何影響。
本期特輯將進一步探討為何繼續率只統計壽險的始末,以及保單解約各種原因,帶讀者一窺產官從來不說的秘密。
編輯推薦 | ||
健康醫療百科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守護心腎代謝健康有保障
談及慢性疾病,一般都脫離不了血壓、血脂和血糖等指數;換言之,其攸關於「心、腎和代... | 調查&排名 如果不是癌症 每天有110人可多活15年
癌症已連續26年高居國人第一大死因首位,雖然相關機構及民間社團對防癌知識的推廣不遺餘力,癌症醫... | 財經時勢 保險服務協會理事長廖學茂:保險納課綱 降低社會成本原本是門外漢,因為親人接連遭逢變故,讓中華保險服務協會理事長廖學茂體會到保險的價值。
「我還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