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每到選舉,就可以嗅到濃烈的政治味。
雖然選舉本來就是民主政治的一環,但是當看到民眾平時被漠視的權益突然被重視、懸宕的法案火速過關、遠若天邊星的政治人物出現在菜市場跟攤販握手、搞不清楚狀況的幼兒被抱在政要懷裡、弱勢族群突然被熱烈關懷、……,總令人懷疑這樣的選舉到底是進步的表徵或者只是一齣定期演出的戲碼。
在扒糞本事比高下,是各候選人陣營另一個不曾缺席的競選手法,尤其是揭發讓敵對陣營出其不意的內幕或所謂的弊案,一旦議題丟出就夠對方忙翻天。這種手法如同兩面刃,也給立場不同的談話性節目製造源源不絕的勁爆話題。很多人說這是選後惡鬥的開始,但也有民眾因此覺得若非選舉,許多壓箱多年的「珍貴」文件或內幕,就永遠沒有被公諸於世的機會。
其實,大多數民眾平時不談政治,也鮮少表明政治立場,但是一到重要選舉,自然就會選邊站,除了立場鮮明、矢志不移者,還有中間選民與對政治無感者。一個有立場的選民,通常只有對「非我族類」者的過去、現在、未來才會放大檢視,對自己支持的一方,則只有褒沒有貶,因此候選人在競選活動中除了固樁之外,更要爭取中間選民的認同,以及讓死忠支持者去影響身邊的中間選民以及政治無感者,因為不管藍綠都有基本盤,立場不明的選民才是決勝關鍵。
投票選國家領導人只是生活中的諸多選擇之一,而圈選哪一位候選人對一個理性的民眾來說,其實就是平日累積的印象與情緒的「有感而發」。可惜的是許多想要從政的人卻未能認知,從自己出現的那一天開始,不論在野或執政,競選已經開始。
曝光率越高者被檢視的機會就越多,不論是善行義舉或低劣行徑,都有倍數擴大及長期累積的效果,如果等到選舉才猛開支票、大放利多或從平日的高高在上變成親民愛民,想要從選民手中拿到選票恐怕難度不低。
被選擇的人獲得權力,而權力既是實現理想與諾言的工具,也是造成腐敗的捷徑。這個理論在職場也同樣適用,新年度總有人會被主管拔擢,獲得更多權力對能力與操守都是挑戰。對被選出的領導人更是如此!
|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網路投保法規鬆綁!可替父母小孩投保旅平險網路投保旅平險更方便了!金管會宣布放寬旅平險網路投保規定,未來民眾可直接幫父母、子女線上投保旅遊保險... | 財經時勢 保單連結目標到期債 金管會將嚴控金管會將嚴控投資型保單連結「目標到期債(TDF)基金」,規劃要求業者遵守二大規則,就是限制投資的債券... | 市場訊息 富邦金控:全球氣候風險逼近 企業「碳焦慮」加劇 北富銀舉辦「Think ESG大師論壇」 攜手40家企業找解方為降低氣候變遷衝擊,2023年歐盟、2024年美國將陸續徵收碳關稅,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首當其衝,不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