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常憋尿 易罹患膀胱過動症
文/宋依玲 | 2015.03.17 (新聞)

1名50歲的國小老師,因為工作長時間憋尿,引發膀胱慢性發炎,導致膀胱過動症,如果下課沒上廁所,下一堂上課期間就會忍不住想跑廁所。調查顯示,膀胱過動症的華人盛行率是15.8%,每10人約有1人尿失禁,而台灣女性因罹患膀胱過動症而尿失禁的比例達14.8%,是兩岸三地的第1名,但就診率僅3成,不少人因害羞而不敢求診。

泌尿科醫師表示,一般人膀胱儲存尿液250到300cc時會覺得漲、有尿意,但膀胱過動症患者儲存尿液可能少於200cc,膀胱就會無法抑制地收縮,導致急尿(突然強烈想排尿)、頻尿(白天解尿次數超過8次以上)、夜尿(夜間起床小便2次以上)或急迫性尿失禁(突然不自主漏尿)等現象,雖不會致命,卻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讓人不敢出遠門。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郭漢崇指出,膀胱過動症是一種不明原因的生理變化,有些病人則是有輕微的膀胱出口阻塞,或年紀老化而產生神經病變,甚至可能是大腦皮質退化所造成。這些病變使得膀胱在儲尿的過程中會產生不穩定的收縮,甚至在膀胱容量到達時產生無法抑制的收縮而尿急。

膀胱過動症常出現在50~60歲,近6成攝護腺肥大男性、3~4成產後女性會面臨相關問題。除了不要憋尿,當出現排尿異常,例如沒有大量喝水,但白天排尿超過8次,或每次都有急尿感,均應及早就醫。此外,平時也可多練習骨盆底肌肉運動(又稱凱格爾運動),並少喝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TPP首立中小企業專章 台135萬家企業受惠
APEC會員國有98%企業屬中小企業,創造區域內63%就業機會、貢獻GDP 40%, APEC昨(1...
市場動態
從培育台灣的老虎伍玆做起
一群原住民小孩正努力地練習揮桿,黝黑稚嫩的臉龐上滿是斗大的汗珠,他們期待有一天能成為台灣的老虎...
財經時勢
陰晴不定 開車上路這些保險很重要!
好好的大晴天,突然下起傾盆大雨,今(8月7日)天早上10點氣象局指出,中度颱風利奇馬目前位置在鵝鑾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