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藝人Ella曾提及奶奶罹患失智,她形容長輩的記性像不斷滴落的水,見面時,Ella漸成為奶奶的記憶保管庫;另一藝人郎祖筠常在舞台劇前為觀眾帶來歡笑,內心卻有不為人知的恐懼,她的父親郎承林是資深影視幕後從業人員,晚年罹患失智症,過去的精彩人生彷彿被漸漸擦去般,開始會認錯人、出門迷路、忘記吃飯......。
二○一三年,台灣六十五歲以上失智盛行率已達百分之四.九七,且每增加五歲,老年失智發生率就增加一倍;八十五歲以上人口,出現失智現象比例更高達百分之六十,等於每天失智人口會增加三十八人。
尤其,失智症後期產生的失能,如外籍或本籍看護工、輪椅、特殊衛浴設備、衛生醫療用品、尿布等,於居家照護上的負擔相當沉重。調查顯示二○一六年開始,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將首度大於十四歲以下孩童,屆時,老人尿布銷售量將大於嬰兒尿布;失智症協會推估,二○六○年時台灣失智人口將逼近八十萬人,照顧這些老人的社會成本,將成為下一個青壯年世代非常沉重的負擔。
阿茲海默症 全台最多失智者罹患
亞東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黃彥翔表示,失智症大致可分為兩類:一為退化性失智症,如阿茲海默症,也是全世界與台灣最多人罹患的失智症狀,發生率佔失智症患者一半以上;另一為血管性失智症,為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造成腦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腦細胞死亡造成智力減退,是造成失智症的第二大原因。也有患者是同時存在阿茲海默症與血管性失智症,又稱為混合型。
失智症初期很容易被忽略,剛開始會有輕微認知障礙(MCI),如自己或家人有感到記憶力減退影響生活、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或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物等認知功能衰退,退化程度與同齡者相比退化太多時,就必須及早就診神經內科或精神科,也可自己做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見附表),幫助了解個人是否符合失智症早期症狀。
失智V.S老化 早期誤判退化快
失智症被形容為一種「漫長的道別(the long Goodbye)」,罹患後無法治癒、一路無情惡化下去,直到病人被疾病折磨得不成人形,而照顧的家屬更是痛苦迷惘,嚴重甚至糾結整個家庭氣氛,卻又如同慢性病般無法擺脫,但許多家屬卻在患者早期忽略其徵象,以為年紀大了自然就會「忘東忘西」或感覺「老頑固」、「老番癲」,歸咎於老化所致,因此錯過就醫的最佳時機。
黃彥翔提到,失智症會先影響新的記憶,對以前往事可能記得一清二楚,但最近發生的事卻忘得一乾二淨,而失智症患者情況常時好時壞,有時甚至「恢復正常」,早期的患者有時會巧妙掩飾自己的症狀,來粉飾自己不記得的尷尬。
因此,如果觀察到長輩無法勝任過去熟悉的事物,且言語表達有困難、搞不清日期、白天或晚上、或是東西容易擺放錯亂,例如把拖鞋放在衣櫥裡等,甚至已經走丟好幾次,就要有警覺心,盡快安排看診,進行詳細的評估檢查。
失智又失控 陪伴照顧壓力大
湯麗玉表示,不管什麼樣的家庭,一旦家中有失智病人,照顧者常感身心俱疲;若非一路走過,也不會了解箇中滋味。尤其,失智症患者初期脾氣可能從溫和變暴躁、焦慮、甚至猜疑有人要害他,加上言語謾罵,這些都讓照顧者經常處於身心壓力極大,不曉得該如何相處,也不知求助管道,有些家人甚至會抱持「一起去了結生命也好」的灰色念頭。
經常接觸個案家庭,很多家庭是由家人輪流照顧,有些患者會不斷向家人講另一位照顧者的壞話,造成家庭失和的不少,因此,她建議有失智症患者的家庭,家屬彼此調整好心態、站在同一陣線很重要。照顧上先以順應配合患者為優先,再慢慢找解決之道,避免先質疑對方,造成更嚴重衝突。
到了後期演變成失語、失能,因為生活完全無法自理,需要全天候的照顧,包括餵食、拍背、翻身、按摩、換尿片、沐浴等,對照顧者的體力更是一大考驗。
喘息服務 讓照顧更長久、開心
台灣傳統觀念總抱持著照顧、陪伴長輩才是應該,若送去安養院、照護中心似乎有違孝道常理,或心感愧疚,但失智一旦發生就不會再恢復正常,如何在發生後的十年、十五年間,讓患者延緩退化、照顧者也得到喘息,「彼此相處更開心、自在,反而成為更重要的課題」湯麗玉強調。
湯麗玉提到,現在已有很多社會資源可供家屬向外求助,例如台灣失智症協會在各地的瑞智學堂、互助家庭,可讓老人們一起參與活動、延緩老化;另外全台也有多家日間照顧中心提供服務。長期照護中心的居家服務,有專員協助老人洗澡或居家喘息服務,都讓家屬能夠得到調適、放鬆。
活化大腦 地中海飲食降低風險
黃彥翔表示,年長者多從事刺激大腦功能的心智活動,如閱讀書報雜誌、寫作、猜謎、打麻將、繪畫等,以及時時保持好奇心、接觸新事物都能降低罹患失智風險;此外,從中壯年期就要避免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以降低心血管疾病、腦中風機率,並多採地中海飲食,攝取蔬果、豆類、堅果、未精緻穀類,多使用橄欖油烹調,多攝取魚類,都是避免罹患失智症的預防保健之道。
|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投保不踩雷 攜手網路溫度計一一破解 網友常見提問 保險當投資、擔心保不夠討論聲量高買保險這件事,你一定也曾滿頭問號?「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跟意外哪個先到」這句話反映世事無常,也讓保險的... | 市場訊息 健康署:預防子宮頸癌三道防線 安全性行為、接種HPV疫苗、定期子抹篩檢子宮頸癌為我國婦女癌症發生率第10位及死亡率第8位,已威脅到婦女的健康。子宮頸癌的發生,主要原因是子... | 財經時勢 壽險業第1季申訴率出爐!這2家表現最好壽險業最新申訴率出爐!金融消費評議中心公布今(2025)年第1季金融保險業申訴案件及申訴率統計,其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