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金融海嘯還沒平息,88惡水又重創南台灣;災區還在談重建,新流感又如狂潮襲捲而來。 從基層勞工到大企業老闆,從小朋友到爸爸媽媽,台灣社會似乎已經陷入集體焦慮。壓力更讓很多人身心不健康,甚至有人因此自殺或傷害別人。 壓力可以管理,可以紓解。讓專家告訴你如何調整心態,輕鬆「贏」接各項挑戰!
1. 失眠、焦慮,你不應該輕忽的警訊
金融海嘯造成很多人投資虧損累累、企業破產、工廠歇業,很多勞工因而被裁員失業,加上天災人禍頻傳,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說,這些事件陸續發生之後,失眠、焦慮的人也變多了。有的人則慢慢感覺身體不適,例如頭痛、肌肉緊繃、心悸、胸悶、手抖,嚴重者甚至會對家人發脾氣、打小孩。還有人會有自殺甚至傷害別人的念頭或衝動。
潘建志提醒民眾,千萬不要輕忽身體發出的這些警訊。
2. 壓力不挑人,沒有人能倖免
壓力是不挑人的,潘建志舉例說,投資人虧損壓力當然很大,而有的金融客服人員面對指責聲浪,不僅業績一落千丈,更因壓力太大到精神科求診。
收入減少使得很多人壓力很大,必須縮衣節食,一家過去經常車水馬龍的高級餐廳,現在經常門可羅雀,老闆想到辛苦建立的事業即將成為泡影,每每夜不成眠,只好去求助精神科。
一個原本充滿活力的高科技業老闆,因為產業不景氣,常常現金週轉不靈,當無法面對龐大的壓力時,就自己去躲起來,家人與員工常常好幾天找不到他,有時他甚至會出現自殺念頭。
3. 9項指標,教你做憂鬱症自我簡易檢測
如何確認有無罹患憂鬱症?潘建志舉出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9個檢測指標供民眾參考:
1. 經常壓抑情緒(空虛、悲傷感、想哭或易怒)。
2. 對任何活動幾乎都不感興趣,不想做事,且愉快的心情顯著減少。
3. 食慾、體重明顯上升或下降(通常是下降)。
4. 天天失眠(或常感嗜睡)。
5. 時常焦躁不安(或動作遲緩)。
6. 疲累或失去活力(只想躺在床上)。
7. 過度自我譴責或缺少自我價值肯定。
8. 思考力、專注力降低,常猶豫不決。
9. 會有自殺意念或者試圖自殺。
潘建志提醒,在9項自我檢測中,如果符合5項,且症狀持續達2週以上,就屬重度憂鬱症者,應盡快就醫。若符合3或4項,就算不是中、度也是輕度,最好也要就醫。
4. 時間可以治好憂鬱症嗎?
很多人以為憂鬱或焦慮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調整或休息,就會慢慢消失,但是臨床心理學博士與諮詢顧問朱春林表示,對心理疾病而言,時間並不會治療一切,壓力引起的病癥,不管在生理或心理上,都是一種警訊。
朱春林說,心理上的疾病大多跟體質有關,只要對症下藥,症狀就能夠獲得緩解。例如,過去,太好動的小孩,常被指責說不懂自我控制、愛搗蛋,甚至被認為家教不好,直到醫學研究發現過動症、妥瑞氏症,人們才了解,原來好動是一種疾病,只要透過藥物,病情就能獲得很好的控制。
同樣的道理,民眾只要把憂鬱症當成一種疾病,正視它的存在,盡速就醫,就能改善病況。
潘建志則說,不管憂鬱症的起因為何,只要讓血清素的分泌量維持一定狀態,就可以保持好心情。除了藥物可以幫助人體製造血清素之外,研究發現,多曬太陽、多運動也可以有效提高人體血清素分泌量,保持心情愉悅。
5. 憂鬱傾向,會遺傳嗎?
如果父母親有憂鬱症,子女罹患憂鬱症的機率也較高,有人以為這是因為長期受家中氣氛影響,或者子女學父母憂鬱或焦慮的習慣所致。
但是,朱春林表示,憂鬱、焦慮等症狀,可能是家族性遺傳,這可以藉由觀察家族成員的情況來判斷。
潘建志則補充說,人體有一種在調節情緒的物質叫做血清素(Serotonin),當血清素分泌量不足或傳導功能不良時,就會產生憂鬱症。而憂鬱症也可能是因母體本身血清素不足,遺傳給下一代所引起的。
6. 求助精神科還是心理諮商師?
精神科醫師主要是用藥,若有需要,會轉介給心理諮商師或社工,健保雖然也提供這部分的給付,但因為資源有限,病患要排到時間必須耐心等候。
至於心理諮商則以談話治療為主,這種療法不屬健保給付範圍內,費用通常按小時計酬,且必須完成一個完整療程。如果光靠談話治療不夠,諮商師會轉介給精神科醫師用藥。
7. 樂觀的態度可以培養
壓力無所不在,但是心理壓力與外在條件如職業、教育程度並沒有直接關係,主要還是在於每個人自我的調適能力。
樂觀的態度是可以養成的,朱春林說遇到困難與壓力,能不能樂觀看待,就看每個人後天的培養狀況而定。
8. 這樣做,立刻紓壓!
潘建志說,當壓力來了,通常會從肩頸開始感受到緊繃,如果是上班族,這時候就算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也可以隨時做一些放鬆的動作,例如告訴自己把肩膀放鬆、手臂放鬆及腳放鬆,邊想邊做,通常可以立刻產生很好的紓壓效果。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富邦投信:雙印主權債 強健2018資產配置體質近期中美貿易戰議題,再度引發市場大波動,一如先前所預期,2018市場波動加劇,再次凸顯2018年資產... | 財經時勢 台壽、中壽年底搶先升息 國泰、富邦按兵不動2018年最後一個月,台灣與中國兩家壽險搶先「升息」,各調高三張現售美元利變壽險的宣告利率,幅度5~... | 公、勞、農、健保 健保資源遭濫用 醫界痛陳
全民健保開辦十七年來,財務虧損情形嚴重。根據健保局統計,九十八年健保短絀五八二億元、九十九年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