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醫療、健康保險
第一殺手躲不掉?防癌保險少不了!
| 2009.07.01 (季刊)

7分鐘1人被診斷出罹癌

在台灣每3.5個告別人世者,就有一個是因為不敵癌症病魔摧殘、每個小時有將近5個人因癌症辭世,而且大約每7分鐘就有1個人被診斷出罹癌,也難怪談到癌症,除了少數極端豁達的人會說順其自然之外,總令人恐懼不安。

不過,平均每天有1,160個人因為癌症看門診、急診或住院, 一天花掉全民健保接近1億多元,每位癌症病人,每年醫療費用平均超過8萬元,這還不包括未列計在健保統計中的開銷。因此,光是擔心是不夠的,順其自然也有點消極。

癌症既是人類大敵,先進國家的醫療科技業投入大量資源做研發,不只是社會責任也是可觀的商機,因此不斷有新藥或新療法出現,這些最強的療法剛推出的初期健保大多不給付,病患必須自費。此外,有些癌症致死率不高,但必須長期、重複接受治療,就算大多數的治療費用都由健保付了,患者無法正常工作的收入減少可是健保補不了的。

重要的是,沒有人知道自己會不會成為每7分鐘被檢查出罹癌的那一個人。除了落實防癌的健康生活習慣及定時健檢之外,買個防癌險是一定要的。

對抗癌症這個失控的惡性贅瘤,需要銀彈

癌症是組織細胞異常增生及有轉移特性的惡性腫瘤,或惡性白血球過多症,經過領有執照的醫師所作的病理檢驗確定符合行政院衛生署最新公布的「國際疾病傷害及死因分類標準」歸類為惡性腫瘤(含原位癌)的疾病。萬一經醫生確診罹癌,並不等於被判死刑,癌症患者活得比未罹癌者更久的也不少。

而且據統計,癌症病人的5年存活率越來越高。以台灣為例,1994年男性為37%,女性為59%,2007年已分別提高到40%與63%。能夠活多久,當然與罹患的是哪一類的癌症、多早發現以及治療效果有關。

癌症不是一天形成的,當檢查發現一個1公分大小的惡性腫瘤,它可能已經在身體裡存在了5到10年。相對的,要治療它,也不會是一天兩天或一、兩種方法可以看到成效的事。

據健保局統計,癌症患者住院如果低於3天,每次約需2.4萬元,如果是住院2週,每次約需7.6萬元,如果是半個月到1個月,每次要花掉健保至少14萬元,再嚴重一點的,如果超過1個月,每次更要花上26.6萬元。這些都只是健保付的醫療費用,沒有包括民眾自己必須花錢買的新藥、醫材、營養品等,以及收入損失或看護費用等。

因此防癌保險才越顯重要。

防癌保險的10大特色

1. 當被保險人經診斷確定罹患癌症時,保險公司依約給付保險金。

2. 各公司都設有等待期間,大多數定為90天,少數為30天或60天。被保險人在投保後經過這段期間確診的癌症,才能獲得理賠。還在等待期間就診斷出癌症,保險公司無息退回已繳保費。

3. 有帳戶型與倍數型2種基本款可供選擇。

4. 保障期間有1年期、定期與終身3種,基本款以終身為主。

5. 限期繳費,期間從10年到30年不等。

6. 投保額度都以「單位」計算,單位指的是住院一天的給付金額,最高約可投保6個單位,大多是以日額1千元為1單位,但每家公司略有不同。且都有設每單位最高給付總限額的規定。費率依性別、年齡、險種而異。

7. 同年齡的男性保費大多高於女性,但有的公司加重女性專屬的給付,如乳房重建,保費就可能較男性高。

8. 大多對原位癌或低侵襲性癌定有與其他癌症不同的給付額度或限制。

9. 各家公司的給付項目及額度差距很大,因此保費差異也不小。

10. 可以買防癌主約或在終身壽險上附加,附約給付項目較陽春,但保費便宜很多。

罹患癌症後,沒有能力再繳保費怎麼辦?

被保險人不幸罹患癌症,可能因為必須經常接受治療或體力衰退而無法正常繼續工作,使得家庭開銷增加、收入減少,繳保費當然是另一種壓力。

部份防癌保單便針對這種狀況提供豁免保費。其中,有些公司規定在被保險人罹患的是非低侵襲性的「其他癌症」時才提供。少數公司除被保險人罹癌可以豁免保費之外,若發生約定的殘廢事故時,也可以豁免。

甚麼叫帳戶型防癌險?在壽險公司開一個癌症醫療帳戶!

買帳戶型防癌險就像在壽險公司開一個癌症醫療帳戶,保戶定期存入保費,萬一罹患癌症,就依保單規定的項目、額度從帳戶中提領給付。如果到身故時還沒有提領完畢,剩下的餘額就還給保戶。

跟存款帳戶一樣,活著的時候用掉越多,走的時候留下的就越少。

甚麼叫倍數型防癌險?鎖定「癌症」大敵 主攻「治療」

倍數型防癌險是目前防癌險的主流商品。

這種防癌險在於強調高額的癌症「治療」保障,給付總限額高達「住院日額」的數千倍,譬如2000倍或2500倍,也就是假如只購買一單位,就能享有終身最高200萬元到250萬元各項癌症保險金的保障。至於癌症身故只是給付項目之一,但金額每單位僅10萬元或30萬元。

倍數型防癌險因為壽險成本低,所以保費較帳戶型便宜。

防癌險保單,5大基本給付項目

雖然各保險公司的防癌險給付項目差異很大,但以下5項是所有防癌險都會提供的:

1. 初次罹癌保險金

當被保險人確定罹癌時,保險公司會先提供一筆保險金供保戶調度使用,金額依原位癌(或低侵襲性癌)或其他癌症而異。前者大約1單位數千元,後者數萬元,最高10萬元。一生只能領一次,大多數公司規定如果先因原位癌(或低侵襲性癌)領了初次罹癌保險金,之後又罹患「其他癌症」時,可以再領給付兩者的差額,少數公司可以分別領取兩種,不扣除。

2. 癌症住院醫療保險金

各公司都以「住院醫療保險金」日額當做1個「單位」,例如假設日額為1,000元,投保3單位即住院每天可以有3,000元保險金。多數公司對一年內的住院天數沒有設限,少數規定以180天為限。

3. 癌症住院手術保險金

各公司都對每次「住院手術」提供數千元到數萬元不等的固定金額給付,少數公司分原位癌(或低侵襲性癌)與其他癌症設有不同給付額度,或規定每次住院不論做過幾次手術,均以給1次為限,或每年以給3次為限。

4. 癌症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保險金

各公司對被保險人接受放療或化療都提供保險金,且每日都以1次為限。極少數公司只提供放射線治療,另極少數公司只提供門診的放療或化療,也就是在住院期間實施的放療或化療,只提供住院醫療保險金,不再另行給付放療或化療的治療保險金。

5. 癌症身故保險金

被保險人罹癌身故保險金當然是防癌險很重要的給付項目,給付額度依保單是帳戶型或倍數型而異。

如果是帳戶型,大部份保單規定不論被保險人是否因癌症死亡,都是以扣除生前該防癌險保單已給付金額後的帳戶餘額為限;少數公司規定,如果不是因癌症身故,就退還所繳保費,若是因癌症死亡,則再加上帳戶餘額。

如果是倍數型,癌症身故保險金就是固定的一項給付,只是金額每單位頂多是10萬或30萬元,少數公司還退還已繳保費。

防癌險保單常見的8項其他給付

除了5大基本給付項目,各公司防癌險還提供以下8項給付中的數項:

1. 癌症門診手術保險金

大多數保險公司的防癌險都有提供癌症「門診手術」保險金,但額度都不高,有的僅為住院手術的10分之1,例如住院手術每次2萬元,門診手術2千元。只有極少數公司未提供。

2. 癌症門診醫療保險金

多數公司都有提供癌症「門診醫療」保險金,有的公司規定必須是住院前後14天內或出院後90天內的門診,或只規定一年最多以90次或120次等為限。

3. 骨髓移植保險金

若罹癌被保險人需要做骨髓移植,大多數防癌險都提供一筆保險金,終身以1次給付為限。部份公司規定骨髓移植時,只給骨髓移植保險金,不另外再給付住院手術保險金。

4. 癌症出院療養保險金

多數公司的防癌險都有提供罹癌被保險人出院療養保險金,給付的天數與該次住院的天數相同,例如住院10天,出院後可以再領10天療養保險金,每天從數百元到1千多元不等。

5. 癌症義乳手術保險金

多數公司有提供,其中極少數規定終身以給付1次為限,大多數規定終身每側1次為限,少數公司在癌症義乳重建時,不另給付手術保險金。

6. 癌症義肢裝設保險金

部份保單提供這項給付,其中有的是終身以一次為限,少數公司則提供各肢以1次為限。

7. 癌症義齒裝設保險金

部份保單提供這項給付,其中有的規定每年限1次,有的是終身以1次為限。

8. 少數公司對被保險人因同一次住院超過一定時間(例如90天),就再提供1單位長期住院看護保險金,或分段提供不同日額,例如第31天起加給日額500元,第91天起,加給日額1千元。

KISS防癌保險秘技

1. 趕快買!

給付條件限縮、保費調漲是防癌險的長期趨勢。第一殺手有時躲都躲不掉,應列為優先必買的保單。

2. 先投保,等待期過後再做健檢

所有的防癌險都有30天到90天不等的等待期,若有做健檢的計畫,最好先投保,在等待期過後再去做檢查。當然如果已經自覺身體不適,還是先就醫要緊。

3. 先求有再求好

如果受限於預算,應優先挑出保費在預算額度內的保單,再從中找出必備項目最完整的那張。如果預算寬裕,則先挑出最重要的給付項目,再從具備這些項目的保單中找保費最優惠的。

因為防癌險的內容一直在擴充,有一些項目則是後來配合癌症醫療方法或技術的改變才慢慢加上的,例如義乳重建、義肢、義齒裝設等保險金。每加一項保費就更貴一些,但這些項目並不若初次罹癌保險金或住院、手術等來得重要。

4. 多比較!

各公司給付的項目與條件差異很大,保費可能相差好幾倍。保單提供的給付項目越多,每一項的給付金額或次數、天數越多,保費當然越貴。一樣是帳戶型防癌終身險,30歲男性投保1單位,一年保費可能從6千多元到3萬出頭,女性可能從6千多元到接近2萬8千元。倍數型的男性可能從4千多元到近2萬元,女性可能從3千多元到接近2萬元。因為各家公司的防癌險主約都是套裝的,保戶不能從中挑選或刪除任何項目,只能多比較看哪家公司的哪張防癌險保單提供的項目最實用。

5. 可以附加就先附加

如果已經有終身險,可以考慮以附約方式代替主約,保費比較便宜。

大多數同時有防癌主約與附約可以選擇的公司,主、附約內容都略有不同,且大多是附約給付項目較少,而且因為終身險在被保險人不論疾病或意外傷害而不幸身故時,就有死亡保險金,防癌險附約大多不再提供癌症身故保險金。因此附約的保費看起來都比主約來得便宜。以30歲的男性或女性投保1單位給付內容最陽春型防癌附約(只提供初次罹癌、住院醫療、住院手數、門診手術、放療化療、出院療養、骨髓移植、乳房重建等),1年保費大約1,500元~1,800元。內容最多、給付金額最高的附約,則1年保費可高達8千元上下,相差4.5倍。極少數公司提供的防癌險主附約內容完全相同,但附約的給付總額較低,保費則大約便宜數百元。

6. 有顯著家族癌症病史者,應盡早投保

有些癌症有家族遺傳或環境相同因素傾向,如大腸直腸癌、乳癌、卵巢癌等,如果有家族病史,應及早投保。

7. 有致癌危險因子者應盡早投保

生活習慣或工作環境有長期曝露在致癌危險因子之虞,應盡早投保。前者如抽煙、吃檳榔,後者如需經常接觸化學藥劑或有幅射風險者。

8. 團體參加最優惠

與其他保險一樣,在團體中邀集5人以上,可以享有團體險的費率優惠。

升級版防癌險;還本型防癌險,買防癌險未罹癌,不用擔心「買錯」

在台灣雖然每3.5個身故的人,就有一個是因為不敵癌魔,但畢竟不是因為癌症身故的仍有2.5個人,而任何人都無法預測自己會因為甚麼原因離開人世,如果擔心買了防癌險,最後卻是因為其他疾病或發生意外身故,而有「買錯保險」的遺憾,可以考慮附帶儲蓄或還本功能的還本型防癌險。

還本型是一種定期防癌險,專攻罹癌開始與生命(或保險期間)結束兩端。初次罹癌時,保險公司依癌症輕重(原位癌或其他癌症)提供約定保險金,當做急用金,讓被保險人自行運用。

當被保險人身故(不論是否因為罹癌),或保單期滿(例如20年定期,或到被保險人年滿60歲)被保險人還活著,保險公司則退還所繳總保費當做身故保險金或滿期金。有些公司甚至提供超過已繳保費的滿期金,例如1.05倍、1.1倍。

這種防癌險並未如帳戶型或倍數型,設定列舉項目與給付金額,被保險人不須在每次治療後逐次依保單規定請領,也可以選擇任何一種療法,不必擔心保險公司是否給付。尤其癌症新藥很多、很貴,有些還沒被列入健保給付,其中很多是口服藥,一般防癌險也不會理賠,高額的初次罹癌保險金就很好用。

但是因為具保本功能,因此保費較貴。以30歲男、女性投保20年定期保額100萬元為例,罹患原位癌可領取5萬元、其他癌症100萬元,身故或滿期退還所繳保費,一年分別要繳的保費大約2萬7千元與3萬3千元。
跟基本款的防癌險很不同的是,因為女性平均壽命較長,領取滿期金的機會較高,因此保費比同年齡男性貴。

注意!

要特別留意的是因為還本型防癌險都是定期險,保險期間屆滿時雖然可以領回等於或高於所繳保費的滿期金,但保障也隨之結束。而保單屆滿時被保險人大多已屬高齡,罹癌機會可能更高,但要重新投保大多不易,所以這筆滿期金應視為萬一在保單屆滿後才罹患癌症的急用金。

(各公司防癌險保單的設計很多樣化,請洽你的業務服務人員)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富邦投信:成長與趨勢兼具 富邦NASDAQ高貴不貴
上半年國際股市受主要央行政策偏向緊縮、地緣政治、以及貿易衝突影響,表現震盪,泛歐股、亞洲主要股市普遍...
市場訊息
和泰產險:太魯閣號出軌意外 啟動緊急應變與關懷機制
台鐵太魯閣號408次列車110年4月2日上午在花蓮大清水隧道發生出軌意外事故,和泰產險對此重大意外事...
人壽保險
銀髮族自殺率最高 到底為了什麼?
【本文重點】台灣一年有近4千人自殺身亡,多次蟬聯國人第11大死因,但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