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排定保障需求優先順序 回歸投保初衷
文/鄧佳惠 | 2015.02.01 (月刊)

現代保險雜誌第二十二回消費者購買意願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的人購買保險是希望透過保險公司得到保障,而非儲蓄或理財,但從二○一三年死亡險平均保額五十六.○七萬元可以發現,民眾在選擇保險商品時,常常忘了保險最重要的價值是保障。

金管會政策 牽動市場脈動

保險公司通常藉由獎勵辦法引導業務員的銷售策略,而金管會的政策則是影響保險公司商品策略的主因。

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董事長林麗銖提到,二○一三年有效契約保費約兩兆五千多億元,國人每一個人每年的保費支出相當於十一萬元,而當年度壽險業共給付一兆兩千多億元,其中解約金支出佔總支出的四十七%、滿期金佔二十五%、還本型保險十二%,三者加起來佔當年度總支出的八十四%;顯示國人繳交保費主要用來儲蓄,而不是為了獲得保障。

保險的預定利率或宣告利率高於銀行利率是吸引民眾購買儲蓄型保單的原因,雖然儲蓄本身並沒有錯,但未能善用保險保障的功能卻可能在需要時沒有保險可用。從主管機關的種種措施,包括對類定存保單的規範,以及祭出諸多獎勵壽險業者提高保障方案,可以看出金管會已經發現國人保險保障偏低的問題嚴重。

選擇保險商品 應從保障出發

有些民眾因為沒預算或保費太貴而不買保險,林麗銖說保險商品貴不貴,其實跟保障的內容直接相關。保險公司在設計保單時,如果把發生頻率高的風險一併納入費率精算,保費自然就貴。例如門診手術、門診醫療、急診等民眾本身的花費都不高,但是如果把這些都納入給付範圍,看起來保障非常周全,但保費當然也不便宜。又例如想要買的是事故發生時能獲得理賠,沒發生保險事故,還可以把保費拿回來的保險,保費當然貴,如果想要得到很多卻又覺得保費貴,覺得貴就不想買,就變成保障缺口無法填補的惡性循環。

消費者在選擇保險商品時應從保障出發,不但可以節省保費,還可以獲得更高的保障。例如三十歲男性購買五百萬終身壽險,二十年繳費,一年保費要十六萬元;同樣是繳費二十年的五百萬保額定期壽險,年繳保費就只要兩萬元;五百萬保額的意外險,年繳保費僅五千元。預算有限的民眾可以先從只保障意外造成的死殘風險的傷害險切入,或先投保只保障在特定期間身故或全殘的定期險,等收入增加再進階投保其他保險。

業務員專業很重要

消費者不是專業保險人員,對於保單內容大多並不了解,因此常受銷售人員影響。林麗珠表示,民眾往往基於信任業務員、銀行理專或電銷人員而投保,要成為值得信任的業務員,教育很重要,而消費者也應該對保險的本質有一些了解。

林麗銖說,保險教育不是一時,而需要長久累積。以推廣保險教育為宗旨的現代保險教育基金會成立至今已二十餘年、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開播也已超過二十年,保險能做的很多,先理出保障需求的優先順序、回到保險的初衷,才能夠讓保險把愛和責任延續。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三商美邦人壽:董事會任命陳宏昇為總經理 未來將聚焦「追求穩健成長」、「落實公平待客」、「專精業務通路」三大方向
三商美邦人壽在5/13董事會中通過,任命原財務長陳宏昇為新任總經理。此人事案將呈報主管機關,待其核准...
市場訊息
宏泰人壽:落實公平待客不分年齡 推出專為15歲以下兒童設計的意外傷害險
宏泰人壽為落實建構保險安全網的承諾,於9/30再推出專為兒童所設計的「宏泰人壽意外傷害失能保險附約(...
市場訊息
華南銀行:單身理財全攻略揭密 教你一招打造富足金庫
單身的你,還在靠微薄的薪水累積資產嗎?台灣單身人口愈來愈多,讓單身經濟成為現今最夯的話題。單身族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