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這句多少帶點恐嚇意味的警語,其實可以延伸到很多種現象。雖然類似的文詞不少,但用舟與水更能突顯當一方非靠另一方不可時,就得接受命運操之在人的事實。
水上無舟水仍是水,而舟之所以為舟,就註定了它非靠水不可的命運,這是舟的無奈。但是企業不是舟,所以水不是唯一的通路,除非企業自己選擇當舟,否則水就不是命運的主宰,而是諸多可供企業利用的通路之一。
曾幾何時,銀行成為不少壽險公司最重要的通路,尤其連大型壽險公司都棄守以自己的業務部隊為主的戰略,這個發展大概跌破不少當初不看好銀行保險的學者、業者和業務主管的眼鏡。
當然銀行通路從崛起到成為壽險公司必爭之地,甚至變成部份公司撕殺的戰場,原因複雜,利率持續在低檔盤旋,以及為此量身訂做的壽險商品,則提供存款轉成保費最好的溫床。
銀行賣這些保險,獲得既去化資金,又有佣金、獎金等收入的好處,壽險公司需要高額業績與資金的需求,也同時獲得滿足。這個渠道讓不少壽險公司甘心逐漸蛻化成舟。
因此,來自銀行通路的保費收入持續領先傳統壽險業務員,以今(98)年9月份的新契約收入為例,兩者分別佔67%與30%,比重非常懸殊。換句話說,銀行對壽險公司的貢獻度是業務員的2.23倍,嚴重擠壓傳統業務員與傳統保險經紀人、代理人業者的生存空間。
有些壽險公司有所屬金控或關係企業的銀行現成通路,但是不管有沒有「自己的」銀行可以當「柱仔腳」,壽險公司也會想辦法在更多銀行櫃台搶得有利地位。
9月份來自銀行通路的初年度保費佔率超過90%的壽險公司就有7家,包括中泰(100%)、第一金(99%)、匯豐(99%)、法國巴黎(98%)、保誠(96%)、台銀(95%)、與安聯(91%)。這些公司大多一開始與銀行的關係就是舟與水,並未規畫業務員通路或尚在起步中。
比較值得重視的是,過去銀行保險佔很高比重的富邦與中國,在分別併入安泰與保誠業務部隊之後,9月份來自銀行通路的初年度保費,比重仍分別高達76%與64%。兩家公司期待合併後的業務員通路補強效果尚待觀察。
壽險公司通往保戶端的通路很多,目前超過6成集中在銀行,如果銀行通路的經營規範有變,首當其衝的壽險公司是否有足夠的應變能力?明年5月銀行依規定必須在營業廳另設保險專區或專櫃,恐怕是第一波的考驗。
|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第一銀行:蟬聯最高榮耀!再奪「第2屆國家企業環保獎」巨擘獎
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落實環境永續,第一銀行繼去(2019)年榮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主辦「第1屆... | 市場訊息 萬事達卡:攜手Samsung Pay 辛辣引領行動支付浪潮地表上最辛辣的相遇!萬事達卡今宣布支援Samsung Pay,為台灣持卡人帶來更快速、便捷且安全的支... | 市場訊息 中華郵政:與遠傳電信合作開放銀行業務 提升帳戶管理效率及便利性為提供更多元的個人化金融服務體驗,中華郵政公司即日起與遠傳電信(股)公司合作辦理開放銀行(Ope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