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國華產物無預警退場 預警制度最大的諷刺
| 2005.12.01 (月刊)

自民國59年國光人壽倒閉迄今,台灣保險市場雖然發生過幾次併購、外商保險公司從台灣撤資等事件,但最後總是有驚無險;也傳出不只一家產險或壽險公司有財務危機或遭掏空的傳聞,但也總是維持住表面上的風平浪靜,一直到11月18日主管機關勒令國華產物保險公司即日起停業並派員清理,「保險公司不會倒」終成「神話」。

一個企業沒落破敗的過程,猶如一個人從罹癌到不治,總是慢慢惡化,而不會像一場空難,沒有預警、突然發生。罹患癌症若能及早治療,不僅可能延長性命,甚至有機會完全治癒,一家保險公司發生問題,監理機關若能基於保護保戶的權益,斷然處理,日後衍生的問題或衝擊或許可以減少許多,也不會有不明就裡的保戶繼續上門投保。今天國華產物所有在檯面上被討論的問題,包括疑似遭大股東掏空案等全都是「老問題」,都是在企業身上不斷長大的腫瘤,背後的一切更是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

檢視國華產物在事件發生前的主觀條件,包括股權十分集中、董事長王錦標夫婦及親人的持股高達約7成,王錦標在位長達近20年、汽車險佔全部業務超過7成⋯⋯等,對一家保險公司而言均非好現象。而就保險法與主管機關設定的監理標準來看,國華也有多項不曾及格,包括90年就應遵行的資訊公開項目,有多項重要資料空白,迄出事前仍未公開93年的資訊、91年全體保險業必須完成增資,國華遲遲未能達成,到今年僅達最低門檻20億的55%、RBC(資本適足率)遠低於法定標準200%等。而在本刊針對一千大企業所做的產險公司形象調查中,國華產物這家43年的老公司也一直敬陪末座。

縱使專家都明白,這些存在已久的主客觀條件,不僅不可能改善,而且只會日益惡化,但是不論同業或新聞有多少耳語或公開批評,包括本刊亦多次公開質疑該公司的安全性及某些指標的合法性,然而經過財政部保險司數位司長,到去年金管會保險局成立,這樣的一家公司仍然在市場上殺價、大搶車險業務、積欠強制車險共保保費、挪用強制車險責任準備金⋯⋯等,如入「無政府」之境。一直到第二任保險局長黃天牧才在11月中下旬採取斷然措施,國華產物終於成為台灣保險歷史上第一樁被主管機關勒令停業清理的產險公司,而保險安定基金自82年提撥以來,也將首次「派上用場」。

國華產物的企業標誌是一個有5個花瓣的梅花圖案,國華在公司簡介中自稱這「代表公司五個圓滿的經營理念」,包括「誠信圓滿、專業圓滿、保障圓滿、服務圓滿、創新圓滿」,如今卻是「無」一圓滿,這個結果固然很諷刺,但是過去主管機關投入龐大人力、財力研發「預警制度」,訂下多如牛毛、鉅細靡遺、讓守法的保險業者忙得團團轉的規範,國華的「無預警」停業又何嘗不是諷刺!








編輯推薦
市場動態
26家保險業者遭罰 國庫進帳近7千萬
產、壽險及保險經紀(代理)人公司因違反保險法令,遭金管會裁罰的消息屢見不鮮,從數十萬到數百萬元...
財產保險
強制險修正破局 產險業硬起來(詳全文)
去(2014)年底強制險修正案一讀通過,原本預計的朝野協商,在衛福部的阻擋下,半次協商都沒召開,時隔...
財經時勢
安達人壽:教育無偏鄉 安達人壽贈書 期待學子發光發熱
安達人壽以行動支持壽險文教基金會公益服務理念,連續五年響應「集結愛、送偏鄉」活動,一起攜手為偏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