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子宮頸癌病友胡鳳珍 回饋社會 分享愛
文/鄭慧菁 | 2009.11.01 (月刊)

今年47歲的胡鳳珍,平常飲食吃得很清淡,每天工作量非常大,要將一擔擔又重又冰的飲料挑上工地,逐層販售給工人;心想,這樣爬上爬下,活動量這麼大,吃的又是自己種的蔬菜,無毒無農藥,身體一定很健康。這樣的誤解,讓她對身體的警訊總是不以為意。

胡鳳珍的父親患有膀胱癌,二姐也做過子宮肌瘤手術,屬於癌症家族遺傳的高危險群。但她把勞動當運動,完全忽略急躁的個性,忙起來總是邊開車邊吃飯的生活模式,與運動紓解壓力的用意根本就背道而馳。

卵巢肌瘤切除後 未做追蹤 種下癌症病根

5年前胡鳳珍發現自己陰道異常出血、分泌物有異味,到附近診所檢查後發覺不尋常的現象,需要到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二姐的子宮肌瘤是由北醫附醫的劉偉民醫師進行手術治療,復原良好,因此推薦胡鳳珍尋求劉偉民診治。檢查後發現是卵巢肌瘤,隨即安排手術切除,出院後醫師再三叮嚀要多休息,不要太累,但胡鳳珍不聽規勸,執意在一週後重新投入又累又繁重的勞力工作。因為家住大園鄉,北上看診耗費時間,沒再定期回醫院追蹤,就這樣拖過5年。

忙碌的工作讓胡鳳珍遺忘疾病可能帶來的危害,但是為求安心,每年還是會去附近診所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所幸沒檢查出異狀,漸漸不再放在心上。去(97)年一忙就沒做抹片檢查,當中雖然出現過類似停經現象,卻自己猜測可能是更年期,仍舊沒去看醫生,直到今年9月大量出血,到診所看診又發現不規則腫瘤,必須到大醫院做切片。

忽視身體警訊 發現時已經第二期

胡鳳珍說,其實這5年當中,經常發生行房後會異常出血的狀況,因為感到羞恥所以不敢聲張,只是默默承受。當狀況惡化到不得不面對的時候,本想到女兒服務的醫院就診,方便照料,但女兒建議應回到北醫請劉醫師治療。女兒認為,由熟悉病情的醫師做診斷,對母親比較好,自己也辭去護理人員的工作,全新全意看護媽媽。

這次回診,胡鳳珍被診斷出罹患子宮頸癌第二期,醫師安排手術摘除淋巴、子宮及卵巢;術後接續進行3週1次、每次2天1夜,共3次的化療,完成後再評估是否接受放療。

健保與醫療險 讓財務沒有負擔

這些龐大的醫療費用由健保給付,加上額外購買的醫療險理賠,讓胡鳳珍可以安穩養病,不必擔心經濟壓力。她說,以前對保險沒概念,不知道癌症險需要另外購買,所以只買了日額1,000元的醫療險,等瞭解的時候已經太晚,但她仍然滿懷感恩。

她感受社會對自己的幫助,感謝家人,以及每一位繳納健保、幫助過她的人,她發願康復後要回饋社會,也要幫助他人,所以從以往的避而不談,到現在願意分享自己的經驗,希望能挽回更多人的健康。

面對疾病要勇於表達 定期追蹤

經過生命的歷練,讓她感受最深的是女性不知如何面對私密問題,胡鳳珍說自己做了最不好的示範,「不好意思講,是造成病痛惡化的原因;勇於表達自己不舒服的地方,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她說。另外,也別貪圖一時的方便,忽略回診的重要性,讓熟悉病情的醫師定期追蹤,才能獲得最好照護。我們每次苟且偷安,其實都是一次錯失求生的機會。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防疫險續保爭議吵翻天!產險公會親上火線釋疑
近日疫情急速升溫,社會上引發一波防疫保單之亂及續保爭議,除金管會發出聲明定調,消基會亦接獲不少消費者...
財產保險
千大企業投保,狀況大剖析
大型製造業對保險的依賴度最高,動輒以億元計的廠房、設備、庫存、營收、為數可觀的員工以及潛藏的龐...
市場訊息
南山產物:獲中華信用評等「twAA+」 評等展望「穩定」財務穩健 值得保戶信賴
中華信評發佈2016年評等報告,南山產物獲得產險公司財務實力評等及長期發行信用評等「twAA+」、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