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公、勞、農、健保
急診、住院回鍋率增 健保就醫品質降?
文/鄭慧菁 | 2010.10.01 (月刊)

今(九十九)年一月一日起實施的健保診斷關聯群(DRG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支付制度攸關民眾就醫權益,雖然健保局認為DRGs支付制度主要是健保支付醫院住院醫療費用的方式,應當不影響民眾的就醫程序及權益,但是,從健保局公布DRGs實施半年成果報告發現,三日內再急診、十四日內再住院率較上年分別成長七%及十三.二%,而住院有併發症更增加了四○.五五%。

再急診、再住院 屬少數個案

民眾最關切DRGs上路至今,是否有強迫出院的情形發生,中央健保局醫務管理組組長蔡淑鈴表示,在實施DRGs之前,就有一定數量的民眾出院後再急診或再住院,從實施前後的數據看來,三日內再急診病患,實施前為三六三六人,實施後增加為三七六七人,增加一三一人,佔DRGs總住院人數二十二餘萬人的○.○五八%。

而十四日內再住院人數,實施前為四五○四人,實施後增為四九六七人,增加四六三人,佔DRGs總住院人數約○.二六%,雖然均為少數個案,但她強調,健保局仍將進行審查,以瞭解個案再急診或再住院的原因。

至於住院有併發症增加了四○.五五%的情形,蔡淑鈴認為,在過去論量計酬支付制度下,醫院看多少病健保就支付多少費用,因此併發症的申報對醫院而言沒有必要性。但是在採DRGs支付後,併發症的申報有助增加健保給付,因而提高病歷或申報的件數。不過,根據國外經驗,也可能是異常申報,若健保局發現醫院申報有瑕疵,將重新審理再進行核付。

成本與醫德的兩難

在DRGs支付方式下,健保局是以定額費用支付給醫院,若醫院提供有效率的醫療服務、減少不必要的手術、用藥及檢查等,就可以減少醫療成本。

為了控制成本,醫院除了詳實申報疾病的併發症以取得相關給付,也可能將手術轉移至未包含在包裹給付內的門診來進行。根據國外經驗,實施DRGs後,住院率會下降、住院天數會減少,但門診手術及門診檢查則會增加。

立法委員黃淑英也擔心DRGs制度下的醫療品質。她說,在包   裹式給付下成本更需要嚴加管控,加上同一種疾病的給付金額都一樣,醫院為省錢,會先砍高貴藥物及醫材,改用便宜的學名藥,採購便宜、規格較差的醫療用品。醫院斤斤計較,病人就醫權益難免會受影響。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發組副組長黃經祥表示,曾經接獲民眾投訴,表示病情還沒好就遭醫院趕出院,顯示醫療院所會為了控制成本,犧牲民眾就醫的權益。

論質計酬 提升醫療品質

黃經祥認為,在包裹給付的規範下,健保局應對提供良好醫療品質的醫院加成給付,鼓勵醫療院所提升醫療及照護品質。而這種提升醫療品質的獎勵制度,在英、美等國早已行之有年。

以美國的經驗為例,醫療保險論質計酬目前為自願參加,品質指標表現排名前面十%的醫院,在DRGs住院費用可獲二%的加成獎勵,排在前十一~二十%醫院可獲一%的加成,試辦第三年起,品質未達標準者將開始核減其費用,藉此機制提升醫院住院品質。

英國也有類似的獎勵辦法,自二○○四年起,三年內在論人計酬預算外增加三十三%預算,鼓勵開業醫師提升臨床與組織品質,指標依重要性加權計算點數,每個診所若某項目品質達到標準即可獲得品質積點,每點大約一一○歐元。

超過上限 仍支付八成費用

對於包裹給付可能出現篩選病人、醫療人球等疑慮,蔡淑鈴表示,健保局將癌症、精神病患、血友病、愛滋病、罕見疾病等重症患者排除在DRGs範圍之外,如果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醫療費用超過給付上限的部分,健保局仍會支付八成費用。同時訂定「不適當出院六大狀況」對醫院進行規範,也要求醫院應在明顯區域張貼這些規定,並主動向住院病人解說,以減少醫病爭議。

不過,黃淑英認為,規範的條文過於籠統,醫院仍有很大的解釋空間,建立「臨床路徑」,才能真正確保民眾的就醫權利。

臨床路徑 STEP BY STEP

臨床路徑是指讓病人從住院到出院都依照由醫療團隊透過經驗累積,歸納的一套治療模式,接受檢查、手術、治療、護理等醫療服務。

臨床路徑原本是用來提升醫療品質的一種方法,然而在成本考量下,也成了有效控制成本的一種方式。

黃經祥與黃淑英均認為,臨床路徑的建立有助於患者瞭解入院後將接受的醫療服務項目,民眾只要對照臨床路徑表單,就能知道自己何時該接受什麼治療,或何時該出院。

蔡淑鈴亦表示,明(一○○)年DRGs將導入內科系項目,在醫療行為的認定上將是一大挑戰,內科系病患住院費用納入「包裹式給付」,在國內是全新的支付方式,臨床路徑的建立將有助於新項目的實施。

健保局將要求醫療院所,一旦內科導入DRGs,病患住院時,醫師應充分告知住院治療計劃,使病患在住院期間獲得有效率的醫療照護,適合出院時間亦請醫病充分溝通。

三思八問 維護就醫權益

黃經祥指出,DRGs的精神在於提升醫療品質以節省成本,醫師應使用預後較好的醫材、減少不必要的手術,來維護民眾的就醫權益,走向更好的醫療發展。

黃經祥也提醒民眾在住院前應做到三思八問。思考要不要動這個手術、什麼樣的手術、手術後會怎麼樣;以及為何需要動手術、不動手術會怎樣、有無其他治療選擇、有哪些併發症、有無專業麻醉全程照護,執刀醫師是誰、醫術如何,術後多久可回復正常作息,最後對於這個手術是否還有其他疑問,以保障自身就醫的權益。

 

 

 

 




編輯推薦
人壽保險
精神病發跳樓自殺 可獲壽險理賠?
王君88年10月19日幫女兒投保120萬壽險、100萬意外險,受益人為王君本人。90年4月17...
市場訊息
南山人壽:9度贊助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 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支持在地發展及兒童教
每年夏天最棒的暑假遊樂盛典「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登場了,南山人壽長期支持台灣在地觀光及經濟發...
市場訊息
元大人壽:移轉你與風險的距離 「醫言九鼎」組合專案 提供全方位醫療保障
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截至今年四月底為止,重大傷病卡有效發卡數量超過95萬張,過去一年增加近16萬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