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有的人習慣寫日記為自己曾經歷過的點滴留下回憶;也有的人喜歡用拍照替自己走過的足跡留下紀錄;而幸福人壽台南三處處經理歐陽金珍則是用得獎為自己在壽險業所付出的努力留下見證。
歐陽金珍自同業轉戰幸福人壽到現在10年間,不論是個人的舉績件數、實收FYP或是單位整體業績等大大小小的競賽,她的得獎紀錄已不下20次。其中,歐陽金珍從加入幸福的第2年開始,年年都取得該公司競賽最高榮譽指標--高峰會的參加資格,2005年上半年更拿下DM組的第一名。
把保險當信仰 為家家有保險而努力
年年業績競賽都得獎的歐陽金珍回首自己在19年前選擇踏入壽險業時表示,過程並沒有太多的意外。她說,「我求學時雖然念的是會統科,不過『保險學』也是必修科目之一,在課堂中我就已經瞭解保險是個愛人助人的良善制度,它不僅可以帶來安定社會的效果,更能讓每個家庭無後顧之憂。對於保險所發揮的功能我也十分認同。」可是,歐陽金珍從學校畢業後所找的第一份工作不是她認同的保險業,而是擔任能夠「學以致用」的會計。
當了3年會計的歐陽金珍,分析自己喜歡接觸人群、往外跑的性格,根本就不適合整天坐在辦公室與數字為伍,於是她翻開報紙看到南山的增員廣告,想起曾經念過的保險學,便主動前往應徵,這麼一個動作,讓她致力於行銷保險已長達19年。歐陽金珍還說,「因為實際從事後才體會到保險的真諦。保險就像是我的信仰一樣,為了把保險帶進每個家庭,怎麼可能讓自己的腳步停下來呢?」
學習要花一輩子 放棄只要一下子
有句話說「保險不是人做的,是『人才』能做」,對此,歐陽金珍贊同地表示,壽險業務工作的特性除了時間有彈性外,就是壓力大,業務員的確要比常人更有自制力跟勇氣才能做的長久。她接著補充說,「壽險業務員最需要被激勵,但是他人激勵的效果往往是短暫的,最重要的是得學會自我對話,遇到挫折,習慣用正面積極的話來鼓勵自己。」歐陽金珍認為,如果不能維持對工作的熱情,一個小小的不如意就容易產生放棄的念頭,而使過去辛苦累積的成果一下子前功盡棄。
此外,歐陽金珍還表示工作本來就會有壓力,但是要懂得為壓力找出口。她的做法是藉由爬山或走一大段路來放空自己,讓問題暫時遠離,等到蓄積足夠的能量後,再來想辦法解決。不過,歐陽金珍還有一個釋放壓力的管道,那就是她的另一半--幸福人壽雲嘉南區協理徐一峰。她笑著說,「我先生的個性沈穩內斂,總是對我耐心地指導;加上他專業度高,就像我的隨身老師一樣,能適時地開導我、鼓勵我;他的呵護就是我最佳的壓力出口。」
做業務沒有大學問 做就對了
在歐陽金珍的想法裡,要扮演稱職的壽險業務員最重要的是「調整心態」與「不斷學習」;然而,若論及如何成為競賽常勝軍?一句台語俗諺「單純就有力」正是歐陽金珍的答案。她說,「業務怎麼做,Know-How每個人都知道,問題只在於做或不做而已。其實,只要願意勤拜訪並且踏實地執行,單純地去做就能產生力量,增加成功的機會。」
難忘經驗分享 經過了3年才轉念投保千萬元的65歲老闆
歐陽金珍的客戶中有位開服飾店的老闆,在剛開始的幾次接觸,這位老闆一直向歐陽金珍表達諸如「買保險是件很笨的事」的看法。歐陽金珍知道,在這位老闆的觀念還沒扭轉前,採取緊迫盯人的方式只會適得其反。後來每當她外出可以順道經過這家服飾店,便會進店裡跟老闆聊聊保險的觀念。
這樣的做法,歐陽金珍持續了好一段時間,服飾店老闆終於有了些許的改變,那就是在出國前都會找歐陽金珍投保旅平險;直到這位老闆的親戚在沒有任何徵兆之下病逝帶給他極大的震撼,歐陽金珍與這位老闆的長期溝通才有了結果,對方願意投保1,000萬的壽險附加醫療、防癌與意外。算一算,歐陽金珍前後經營這位客戶有3年。
然而這個故事還沒有結束,服飾店老闆因為已屆滿65歲,依該公司規定必須體檢,但是因這老闆的肺部有黑點沒通過,必須到指定的大醫院複檢。嫌麻煩的老闆本來想打消投保的念頭,歐陽金珍委婉地告訴對方,「透過投保時的體檢來確定身體是否健康,未嘗不是件好事。」這位老闆聽了才同意接受複檢,所幸肺部的黑點並無大礙,最後該公司也以標準體承保。
這位客戶讓歐陽金珍深切地體認到客戶需要耐心地經營,她說,「沒有客戶會放棄業務員,只有業務員會放棄客戶。被拒絕時,只要願意再試一次,就有可能是成功的那一次。」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國泰人壽:伴您出生到成熟 國泰人壽「伴生熟」特展 實境體驗陪伴力量「陪伴」能在每個重要時刻,帶來最溫暖的能量。國泰人壽自今9月20日至9月25日於華山文創園區舉辦「伴... | 市場訊息 <電視座談預告>汽車投保率99%強制車險好全面強制車險自實施以來,保障無數家庭,且因政策性保險的特色,投保率逼近百分百!至去(2016)年底,汽車... | 健康醫療百科 忘東忘西=腦子不好? 學者:這些人更聰明!你經常在出家門後,發現自己忘記帶錢包、鑰匙或手機嗎?我們經常會說這種人好健忘,但一位教授指出,這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