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關鍵時刻不放棄 絕望會變希望
文/林潔舒 ; 攝影/華勇 | 2005.09.01 (月刊)

如果要描繪頂尖壽險業務高手的形象,有足夠的壽險資歷、豐富的社會歷練與人脈資源,當然年紀不能太輕,相信是多數人腦子裡會浮現的模樣。可是,6年級前段班、加入壽險業至今還不滿5年的保德信永豐營業處資深壽險顧問尹詠喬,卻在2004年就取得MDRT(百萬圓桌會議)會員的資格、同年更以實收首年保費1,155.8萬元贏得該年度保德信總經理盃銷售競賽超金牌獎、以及獲得2005年MDRT超級會員(COT)(申請資格標準是一般會員業績的3倍)的資格,打破了一般人對頂尖業務高手的既定印象。

唸完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後的尹詠喬,第一份工作是從她認為最容易入門的秘書開始做起,當她想換個環境另起爐灶,找的卻還是秘書的工作,只不過是從飯店跨行到電腦業。當了6年的秘書後,尹詠喬本來想更換工作性質,從事人力資源或教育訓練,可是因為一次陪同朋友前往保德信應徵,卻使她的人生驟然改變。

誤打誤撞 闖進壽險業

當尹詠喬從美國唸完MBA的好友回到台灣就業時,就問她是否願意一起到保德信人壽面試?可是當時的尹詠喬對於保險的認識僅止於自己的阿姨在賣保險如此而已,保德信這個名字更是壓根都沒聽過。已經打算換工作的她心想,反正只是面試又不吃虧,於是就跟著好友一道接受應試。

然而在面試的時候,尹詠喬一走進試場立刻被眼前一字排開並席而坐的3位主考官給嚇了一跳,她心裡咕噥著:不過是應徵業務員罷了,有必要端出這麼大的陣仗嗎?接著是3位主考官不斷的交叉詢問,持續了2個小時面試才告結束,這讓尹詠喬開始對嚴格挑選業務員的保德信產生興趣。

但是真正使她下定決心在壽險業發展,則是在她接到錄取通知後到公司接受訓練的時候。她說,「因為講師談到商業保險是用來填補社會福利不足之處,我才發現原來保險可以照顧許多人、甚至是許多家庭。也因為這樣下定決心投入壽險業。」

和客戶談保險 首重出發點

「其實當我們在面對客戶時,腦袋裡想的是業績進帳還是真的替對方著想?客戶一定都能感受到我們的出發點是什麼。」尹詠喬說。在她的想法裡,費盡心思追名逐利太辛苦,唯有先付出,從客戶的利益出發,錢、名聲就會隨之而來。尹詠喬強調說,有這樣的觀念要歸功於輔導她的業務經理--張自強。

有一次當尹詠喬要拜訪一位大客戶前,花了很大的功夫準備簡報資料,因為擔心準備不足,特地帶著資料向張自強請教,當她帶著資料走到張自強面前時,嘴裡還不斷叨唸著「我該帶什麼禮物見客戶好?」,張自強見到她這模樣便立刻對她說,「妳的樣子一看就是要去賣保單,似乎忘記了要扮演的是『壽險顧問』的角色。」

經過業務經理一提醒,尹詠喬才發現原來所做的準備都是為了自己,於是她放下得失心,見到客戶也沒拿出先前準備資料,反而是透過聊天的方式確認客戶要的是什麼,這樣的做法不僅讓她贏得客戶的好感也得到回饋。

能力覺醒 才能充分發揮

對於保單是否成交不強求的尹詠喬來說,是什麼原因讓她可以在入行的短短幾年內就能創造出傲人的成績?她以最喜歡的一句話來回答,「關鍵時刻不放棄,絕望會變希望!」她補充說,在壽險業難免會遭遇挫折,如果隨著挫折而消沉,又怎能讓能力充分發揮?也唯有時時警惕自己在關鍵的時刻絕不放棄,遇到挫折立刻將負面情緒消化,相信絕望一定能變成希望。

難忘經驗分享 還沒開始介紹保德信 就叫她3年後再來

客戶對尹詠喬來說都是「很難忘的回憶」,因為她跟每一位客戶從接觸到認識都有不同的故事,而目前累積有260位客戶的她則珍藏了260個故事。如果要她從中挑選一個最特殊的故事,她笑笑地說,「來不及介紹公司就要我3年後再去找他的客戶,夠特殊吧!」

尹詠喬投入壽險業的第1年,透過朋友介紹認識了一位施大哥,當她前往拜訪時,還沒開口介紹自己的公司,對方就要她3年後再來。雖然還沒搞清楚是怎麼回事,不過對方都講明了,尹詠喬也只好打道回府。然而這件事尹詠喬也一直記掛著,3年後她又再度前往造訪,這回對方二話不說,直接簽下保單,事後才向尹詠喬表示「業務員來來去去,3年前妳才剛入行,我怎麼知道妳會做多久?」

尹詠喬回想起當時的狀況說,「既然對方已經表明3年後再來,在還沒弄懂為什麼之前,假如我為了業績窮追不捨,造成對方的壓力,可能就沒有3年後的成交,畢竟強摘的瓜不甜。」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三商美邦人壽:提供403強震受災保戶相關措施
因應403強震,三商美邦人壽發揮愛心、關懷社會,針對403強震啟動相關保戶服務因應機制如下:&nbs...
投資理財
人民幣傳統保單 商機逾千億
國內人民幣存款突破1200億元大關,顯示國人對人民幣的需求與日俱增,金管會上週五(20日)正式...
醫療、健康保險
怕感染急剖腹產 醫療險不賠!?
在台灣,願意懷孕的婦女愈來愈少了!在出生率跌停的社會氛圍下,不少保險公司對懷孕、分娩理賠的標準似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