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去(2004)年千大企業雖然是豐收的一年,但產險業卻沒那麼風光,整體的產險保費收入只成長了5.48%,比當年度經濟成長率5.7%還低,而今年上半年扣除汽車及住宅火險等個人性保險業務的成長率,企業體保險的業績更是比去年同期減少了3.2%。
由於目前產險市場仍處於寬鬆(Soft)階段,損率還算不錯,再保市場也不像前幾年嚴苛,因此許多企業在談保險條件及費率時便較具優勢,而為了爭取業務,產險同業之間的價格競爭更是可想而知。只不過,企業體在獲得相對較優的保險條件及費率的情況下,是否會影響其對產險公司的看法及滿意度則無法具體得知,不過可以理解的是,產險業者勢必辛苦的追業績。
今年千大企業評比的產險公司雖與去年一樣維持23家,但隨著金融市場整併的趨勢,自去年8月到目前為止,已有統一安聯、新安、明台及三井住友4家產險公司進行合併或併購。其中,統一安聯繼去年被與日本東京海上產險屬同一控股集團的千禧亞洲(Millia Asia)併購後,今年4月又與新安合併正式更名為新安東京海上;而三井住友則在今年5月從第一金控買下明台產險子公司,只是併購後的名稱與相關細節仍未定案(詳情請參閱199期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雜誌「日商揮軍南下台灣 誰是下一個被購併者?」)。
而今年在各家產險公司的努力,以及因應環境所做的改變,是否也讓千大企業有不同的評價?本刊循往例,除了解千大企業投保險種、動機,以及選擇產險公司的主要考量因素之外,並請受訪企業的保險主要經辦人勾選聽過哪幾家產險公司,並針對23家產險公司,分別勾選「形象」、「服務」、「專業」及「值得推薦」等較佳的公司,再依照得票率,以IF形評換算出每家產險公司的評比等級。
明台在千大市場的知名度首度超越富邦
在知名度方面,根據今(2005)年統計結果,唯一以產險之身成為金控主體的富邦產險,在今年度的千大調查中,卻以1票之差將「知名度最高」的寶座讓給了明台。近年來富邦集團常以跨足其他各種行業見報,產險本業的知名度反倒因此被稀釋。
事實上富邦與明台不論是業績與知名度,在業界一直都分列一、二名,今年明台產險離開第一金與三井海上合作,由於事前保密功夫到家,事後當然成為媒體爭相報導的震撼性消息,讓不少企業留下深刻印象,知名度相對也提高了不少。此外,今年上半年明台產險在企業體意外險保費收入高達8成的成長率,應該也是原因之一。
而今年知名度達9成以上的產險公司,除了明台、富邦之外,還包括新光;8成以上千大企業聽過的產險公司則有:泰安、統一安聯、友聯、中央、第一及蘇黎世。
富邦再度蟬聯「服務」3A的最高榮譽
由於在千大企業選擇產險公司的條件中,「服務」一直是倍受重視的選項,尤其是「理賠服務」這一項往年大都維持8成多的勾選率,今年卻大幅攀升為9成2;另外同樣屬於服務性質的「損害防阻」項目,也比去年增加了1成多的勾選率,顯然千大企業在選擇產險公司時,對理賠及損害防阻的服務越來越重視。
而去年在服務這一個選項上,獲得IF形評3A等級的富邦產險,經過一年的努力再度榮獲千大企業「AAA」的最高評選,其次為明台、新光、泰安同為服務較好的「A」級產險公司。其中,明台與新光去年在服務這項的評等是2A,今年兩家公司卻都退步為A。泰安則是今年首度被評選服務為A級的公司,據悉該公司不但設有專責部門專攻千大企業的拓展與服務,並且還會以電子報的方式提供企業風險管理、損害防阻等相關資訊給既有及曾經訪談過的千大企業,因此能有如此佳績並不令人意外。
此外,去年在服務評等方面只拿到2B級的新安東京海上及中國產險,今年則一同晉升為3B級,前者應與集合了3家保險同業(統一安聯、新安、東京海上)既有客戶的良好印象有關,而中國產險在兆豐金控的旗幟下也發揮了一些效應。此外,友聯、中央、第一、蘇黎世、國泰世紀、華南等6家產險公司,則和去年一樣獲得千大企業IF評等為3B級的公司。
蘇黎世與統一安聯在「形象」評等上都退步
除了服務之外,超過6成的千大企業也將「形象」列為選擇產險公司的主要條件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調查資料顯示,沒有透過Broker安排保險的千大企業,比透過Broker的企業更重視產險公司的形象,其中又以今年度自行直接投保的千大企業,對形象的重視更以百分之百的勾選率與理賠服務並列第一。
根據調查統計,今年在形象的評選上唯一有明顯進步的就只有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從去年的2B晉升為3B等級;而與去年結果出現最大落差的則是蘇黎世產險,從原本的A級,一下子劇降為2B級,據業者表示,由於該公司自去年起整個營運策略大幅轉變後,在總公司下達以「核保利潤」為重的前提下,大量刪減客戶群的結果,不僅業績滑落,也使得一些企業客戶對該公司產生不好的印象。
此外,今年4月才合併到新安東京海上的統一安聯,在形象的評比也因此受到影響,從去年的A級降為今年的3B級。
富邦、明台、新光與國泰世紀都獲「值得推薦」A級以上評等
在「專業」的IF評等上,除中國產險從2B進步為3B外,各家公司都維持與去年相同的成績。至於,最後一項「值得推薦」的評等,除富邦仍蟬聯3A寶座外,明台、新光也都能保持去年A等級的優異成績;蘇黎世產險則因拒絕掉太多業務,得罪不少千大企業客戶,在「值得推薦」的評等上從A級被剔除,劇降為2B等級。
而近年來以金控優勢,積極在企業體市場爭取服務機會的國泰世紀產險,去年僅有「形象」的部分獲得A級,今年除了「形象」獲得A級外,在「值得推薦」的綜合評比上,也首度成為A級評比的公司,緊跟在明台、新光兩家元老級的產險公司之後。
整體市佔率不到5%的外商產險公司,雖然責任險方面因有國外總公司的相關技術支援,業務相對佔有優勢,但由於其受國外總公司產銷分工的經營模式影響,較為仰賴保險經紀人,因此相對能夠與國內企業接觸的機會也較少。除了蘇黎世早期即已開發千大市場因而能獲得比其他外商產險公司較佳的評等外,目前僅環球產險在IF「形象」評比上獲得3B的成績,其餘項目及其他外商產險公司的評比均為2B級。
如何讓大型企業保險留在台灣將考驗產險業
在業績追得辛苦、評比尺度日趨嚴苛的雙重壓力下,產險業者該如何在具有指標性意義的大型企業市場裡,拓展出一片天?除了維持良好形象、提供專業的服務之外,隨著整個千大企業的發展趨勢,產險業者更應該加快國際化的腳步並研發新興保險商品,才能擴展生存空間。
據保守估計,目前大型企業投資海外、到大陸設廠的比例已高達60%,產業外移之後,在保險安排上也勢必要做出調整,因此如果國內產險業者,仍一味地在價格下埋頭廝殺,而不趕緊為大型企業的保險規劃做出最適的調整與安排,設法讓企業的保險留在台灣,相信很快就會面臨絕大部分企業轉到國外投保,而國內產險業者卻只能接10%、20%代理費用(Fronting Fee)的窘境。
編輯推薦 | ||
醫療、健康保險 6項尿液異常 可能遭拒保邱太太感冒已有一段時間,原看診的醫師建議轉診到醫學中心詳細檢查,聆聽邱太太的描述,醫學中心醫師懷疑腎... | 市場訊息 富邦產險:深耕農業保險 保單種類、承保面積居產險業界之冠全球氣候暖化與極端氣候大幅影響農漁業收成,為照顧農民辛苦心血成果,在政府及農業部的協助與推動下,富邦... | 市場訊息 群益投信:美股那斯達克連6天創新高 NBI生技8.04%漲最大近年來,投信業者積極參與ETF基金募集發行,群益投信在繼群益深証中小板ETF基金之後,發行的群益那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