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很多人琅琅上口。但是,理財是門學問也需要花時間,因此在保險業務人員、保險經紀人、代理人、銀行理專推薦下,許多民眾將手上的閒置金錢或有限的預算,購買具投資、儲蓄特性的保單,透過買保單進行理財規劃。
銘傳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藍玉珠、德明財經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講師郝淑蕙異口同聲提醒,有些業務人員或理財專員以「打敗銀行定存」為訴求,建議民眾把原本放在銀行的資金改存到保險公司,卻沒有分析不同理財方式的成本與風險,當民眾因為資金需求而解約,才發現不但投保當時的預期收益未能實現,還必須承擔本金損失。
購買保險公司或銀行櫃台熱銷保單的第一步要先問對以下問題,才能確保買到符合需求的商品,並減少日後發生糾紛的可能:
Q1是保險還是定存?
理財專員與客戶溝通,習慣把保險商品與定存作比較,郝淑蕙表示,銀行定存解約損失的是利息,保單解約損失的卻是本金,事前分析資金用途與目的,問清楚購買商品種類,才能避免短期內需要資金卻買了必須長期持有的保單,而且不要因為贈品、「不買就要停賣」的資訊倉促訂約。
藍玉珠提醒,在銷售人員介紹下心動,千萬不要急著下決定,保留商品文宣,多詢問不同意見,對於銷售人員無法清楚介紹的商品,即使預期獲利再高也不要購買。
Q2 三率(宣告利率、附加費用率、解約費用率)各多少?
以購買利率變動型年金為例,藍玉珠說購買時要記得問,宣告利率、附加費用率、解約費用率、宣告利率採浮動還是固定、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績效等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宣告利率高的利變型年金不一定比宣告利率低的好。藍玉珠以實例說明,甲保單宣告利率二%、附加費用率三%,乙保單宣告利率一.四五%、附加費用率一.六○%,假設躉繳保費一百萬元,甲扣除附加費用後九十七萬元,乙扣除附加費用後九十八.四萬元。第一週年的保單價值準備金,甲為九十八.九四萬元,乙為九十九‧八二六八萬元,經過試算乙保單優於甲保單,驗證除了宣告利率之外,附加費用率與解約費用率也會影響預期收益。
郝淑蕙分析,手中握有一大筆游資,如果因為想要節省利息所得稅,而以躉繳方式購買利變型年金,需要了解萬一短期內需要資金,保單借款利息與利息所得稅差距。如果為了累積退休金而選擇分期繳,則要問清楚中途解約、部份提領保單價值準備金的損失與成本,並比較持有至到期的本金與收益。
藍玉珠補充,各項費用文宣上表達方式不一,例如解約費用有的稱為手續費、前置費用有的稱為保障費用,再者,利變型年金的利率原則上會變動,並且由各家保險公司自行決定,確保權益,商品簡介要請銷售人員解釋清楚。
Q3 撐過繳費期限就滿期了嗎?
保險公司推出繳費五年,十年後滿期領取生存金,多數民眾以為五年後解約可以獲得預期收益。藍玉珠表示,上述例子,如果保單持有不到十年,五年就提取仍然屬於退保,很可能僅拿回已經繳交的保費,一般而言,「滿期」指的是可以依保單規定足額領回的時間點,通常會比「繳費期限」來的久,選購時必須問清楚。
Q4 後悔不想投保怎麼辦?
郝淑蕙提醒,為保護消費者,壽險保單都訂有從簽收保單日起算十天的猶豫期,當民眾反悔不想投保,都可以撤銷契約。
Q5 投保還本型儲蓄險,要考慮甚麼?
有些民眾投保還本型儲蓄險,把到期保險公司還本金作為實現夢想的方式。郝淑蕙建議,保單到期前都不會用到的資金才適合投入,再者,目前市場利率看漲,如果理財個性屬穩健加一點點積極,不建議購買,因為自行投資獲利可能比保險公司保證的利率更高。
藍玉珠分析此類產品的風險,保費高、保額低、資金運用不便利,還本型儲蓄險保障功能不強,保額只是計算還本的基準,保費只要繳幾年,往往就高於保額,商品的主要功能在於儲蓄,應評估需求與繳費能力再投保。此外,如果繳費期間中途無法繳費,或因資金需求需要解約,解約金僅約為總繳保費七折,無法全額領回;如果選擇保單貸款,則需依貸款利率計算,額外支付利息。
Q6 購買投資型保單,要注意什麼?
郝淑蕙強調,購買投資型保單是買保險搭配投資,保單前面通常會顯示「變額」二字,締約前要先有盈虧自負的觀念,投資績效與保險公司提供的投資標的、市場投資榮景有關,沒有時間緊盯投資標的變化、沒有能力閱讀投資標的訊息或銷售人員無法提供投資標的資訊,一定要選擇有停利、停損機制的保單。
藍玉珠進一步表示,投資型保單費用高,最好抱定長期投資觀念,如果無法承擔投資風險或完全沒有保險保障需求不適合購買;如果投資目的是旅遊或生活支出也不適合購買。購買前慎選專業服務人員,並與服務人員定期審視投資組合,但基金轉換次數不要太頻繁,確保達到最大收益。再者,除了承擔盈虧自負風險,也須承擔投資標的所屬公司的信用風險、以台幣購買境外基金的匯率波動風險,以及投資帳戶金額無法受到安定基金保障的風險,與稅法改變投資報酬與給付金額變動風險。
Q7 買外幣保單,要留意甚麼?
不論繳付保費或領取各項保險金、解約金等以外幣收付,就是外幣保單,藍玉珠說,如果民眾有外幣帳戶,就可以移轉匯兌風險,但購買前應評估保障範圍是否符合需求,對於保單計價幣別所屬國家政治經濟變動風險,以及未來是否有外幣需求都應納入考量。此外,資金交易過程可能衍生的費用、投保後通常無法辦理契約轉換等資訊都要充份了解。
郝淑蕙補充,以外幣收付的投資型保單,還有可能面臨投資標的在台灣並沒有銷售,看不懂外文的資訊,導致買到不適合自己投資屬性投資標的風險。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2018董監事最擔心的風險 資安第一名!
本文重點:國際專業風險顧問公司Willis Towers Watson昨(1... | 財經時勢 一週連上7天班 南山要員工簽同意書?南山人壽員工投訴,為配合將上線的新IT系統,南山人壽擅自將員工的班表時間改為夜班,如凌晨00:30到... | 醫療、健康保險 遺失收據正本 實支實付醫療險理賠泡湯?嘉義廖小姐遇到的問題:
我弟弟因為大腸癌多處轉移,醫師建議做雙標靶藥物治療,一個療程是28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