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贏得顧客滿意的行銷策略
文/江凱偉 | 2002.01.01 (月刊)

世界知名的企管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曾經說過:「企業的任務,在於創造滿意的顧客,利潤並不是首要的事情,因為利潤是我們讓顧客滿意之後的一種回饋。」顧客滿意是長期獲利的關鍵,尤其在不景氣的時代,如何讓顧客感到滿意,絕對是保險公司以及業務員最重要的任務。

你知道顧客掏腰包前的想法嗎?

買賣的行為,從經濟學的觀點解釋是一種取捨(trade-off)——由消費者決定是否願意拿出錢來換取某種商品,以及哪種商品值得他花多少錢來擁有?從買方的角度來看,如果預算有限,那麼在決定要不要花錢購買某項商品之前,買者必會依據下列次序,先在心底做一番盤算:一定要用的、對我有利益或好處的、基於個人興趣或嗜好所需的、可做為權力或地位表徵的。依此順序,排在越前面、越有實用價值的,才是優先購買的選擇;但是如果預算足夠,則排在越後面的,激發的購買慾望會越加強烈。

顧客向你買到了什麼?

反之,從賣方的角度來說,我們不妨思考這個問題:「顧客向你買到了甚麼?」客戶到底從我們身上得到些甚麼?只是一張保單?或是還有其他的?一般而言,消費者在購買保單之後,除非發生了理賠事故,否則實在很難有機會體會出花了那麼多錢買來的保單,到底有什麼價值;從這個觀點看來,要讓客戶感受到保單的價值,確實不太容易,甚至已經買保單的人有時也會懷疑,自己買的保險是否真有需要?

我們販售給客戶的東西是不是切合客戶的需要,往往是顧客滿意的關鍵;如果能讓客戶覺得花出去的錢與他所得到的商品或服務超乎期待,那麼顧客滿意度就會提高。然而,這並不一定表示,給客戶的東西越多越豐富,你的價值就更高,因為無論客戶需要哪一種保險商品,都是得自掏腰包才能購得。所以,千萬不要太過「貪心」,希望你的客戶一次大量買足。人的一生中,無論家庭結構、經濟狀況、工作環境、身體情況等時常在變化,協助客戶瞭解短、中、長期的規劃,幫他買到適當險種、保額、保費的保險商品,給客戶切身需要的,才是顧客滿意的重點。

你是顧客最需要的「好朋友」嗎?

贏得顧客滿意的行銷關鍵點在於:「創造被需要的感覺。」一般民眾對前來推銷的業務員通常不會有太好的印象,甚至存有排斥的感覺,所以如果將自己定位為業務員,大概很難受到歡迎。然而,你若能讓客戶產生「需要你」的感覺,則客戶的大門將永遠為你敞開。那麼該如何創造被需要的感覺呢?

當客戶遭遇問題的時候,往往便是我們創造被需要的感覺的關鍵時刻;這時正是顯現我們的價值的重要時機,不要遇到問題就逃避或是將客戶的問題踢給別人處理,因為那等於是喪失成就自己的機會。例如:很多消費者對社會保險不甚瞭解,當他有勞、農、健保的問題時,時常求教無門,你是否有能力幫上這些客戶一些忙呢?客戶每天都在使用汽車,他的汽車保險該怎麼保比較妥當?為配合房屋貸款而辦的火災保險是否真的切合需要呢?

如果客戶想到任何有關保險、理財的事情時,你的名字都是他腦海中馬上浮現的唯一念頭,那麼你就成功了,你絕對是客戶最需要的「好朋友」。

你能和顧客站在一起嗎?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原本的賣方市場已轉變為買方市場——顧客擁有最大的決定權,他們可以用手上的鈔票,決定哪一家、哪一個人才是自己的最愛。所以,賣方站在私我的角度去思考的老舊作法已不時興;現在講究的是,誰能夠「和顧客站在一起」,誰就擁有競爭優勢,而事實也證明,唯有如此,才可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存活求勝。

還記得這個問題嗎?「顧客向你買到了甚麼?」如果你能肯定地回答:「除了一張切合客戶需要的保單以外,還有保險公司的附加價值、一個經營團隊的專業保證、一位足以信賴的保險理財專業顧問,以及一個終身的朋友」,那麼你和你的客戶肯定都是很有福份的。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富邦產險:因應天災影響與法令規範 富邦產險「船舶營運人責任保險」 提供船東優質保障與服務
今年南台灣遭強颱肆虐,造成港口許多漁船受損,部分船體因而產生擱淺、漏油的狀況,依據海洋汙染防治法,船...
人壽保險
人身複保險的問題
人身保險中,不論是人壽保險契約、傷害保險契約,或是健康保險契約,如果有重複投保的情形,會不會造...
市場訊息
IMF:全球經濟體 成長失衡恐擴大
由於歐洲、日本經濟復甦及印度新興經濟體加速成長,國際貨幣基金(IMF)看好全球經濟前景,預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