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中樞神經系統是人類意志、運動、感覺、思想等作用的總樞紐。雖然中樞神經系統大多已經高度分化,但是發生癌症的機會仍然不少,其中腦瘤約佔八○%。不過,現代醫學非常進步,尤其是電腦斷層攝影以及核磁共振攝影發明後,對診斷腦部疾病有劃時代的突破。因此,關於腦瘤的診斷既簡單又方便。
早晨或半夜 經常頭痛或嘔吐者小心!
一般來說,腦瘤可分為「原發性腦瘤」及「轉移性腦瘤」兩種。不過,目前為止發生腦瘤的原因仍不清楚,雖然許多因素與腦瘤有關,例如:遺傳、外傷、免疫性、環境因素,某些物理化學因素,或與病毒、放射線有關,但仍無法確定原因,所以罹患腦瘤者,也常無法追究真正原因。
當腦子長了腫瘤,所出現的症狀通常與顱內壓力有關(所謂顱內壓即俗稱的腦壓),因為顱內的容積是固定的,壓力也是穩定的。腦壓上升會造成水腦症,症狀包括頭痛、噁心、嘔吐以及視力減退,尤其在早上醒來時感覺頭部疼痛厲害,或經常由睡眠中痛醒的話,便要注意是否有罹患腦瘤的可能。
有時突發性的劇烈頭痛或昏迷,表示有嚴重的顱內壓升高現象。至於原因不明的視力減退,經眼科醫師診查,短期治療無效者,也應注意有無腦瘤的情形。另外長期性單邊耳鳴或視力減退、幻聽,經過耳鼻喉科醫師檢查與定期治療無效者,也要注意腦瘤的可能性。而一側或上肢下肢或半身感覺無力、動作不靈活者,發生暫時性的聽覺失靈,或一側、兩側上下肢痙攣、神智不清、尿失禁或語言困難者,有嗅覺障礙或幻覺者,顏面神經麻痺、劇烈疼痛或頸部僵硬者,站立或走路不穩的人,吞嚥發生困難、咬字不清、聲音變調、內分泌失調、生長不夠高、肢端肥胖、皮膚粗糙、月經停止過早,或者生殖器發育過早等內分泌的問題,都要注意是否有腦下垂體瘤的可能。
手術切除多無可避免
若一旦檢查出確實罹患腦瘤時,主治醫師大部分會建議患者做如下的治療:
※外科手術治療:大多數的腦瘤均需要外科手術治療,但如果是惡性腫瘤,根本就沒有明顯的界限,因此不太可能全部切除,故要考慮其他的治療方法。例如,有些位在重要組織附近的腦瘤,無可避免地會破壞大腦運動皮質區、腦幹及下視丘等,這些手術的代價往往太高,腦神經外科醫生會根據情況決定切除與否,或只做引流手術以降低腦壓。
※放射線治療:切除困難或無法全切除的腦瘤多利用放射線治療,醫師會根據腫瘤的種類、特性、位置等決定治療方法及劑量。治療時,醫師會儘量保護眼部及其他必須保護的組織。而手術無法根除的腦瘤,或是惡性度高的腦瘤,也都要依賴放射線來輔助治療。
預後情形不一
手術或放射線治療後,對腦瘤的預後好壞來說,決定因素有三:
※組織學的特性:像多形性膠質芽細胞瘤、惡性膠質細胞瘤,雖然已做任何治療,但它的預後情形仍不好。對於良性的腫瘤,像腦膜瘤、神經瘤等,一般的預後較好。
※解剖學上的位置:腦瘤長在可切除的位置,切除情形當然較好,若在顱底或包住動脈或神經的腫瘤,雖是良性,但因為無法完全切除,因此容易復發,預後也不好。
※治療的時效性:如果腦瘤壓迫神經太久,已經造成不可恢復的傷害,就算是順利的手術、放射線治療,它的功能常常也無法恢復。
因此,能夠早期診斷,儘快治療,讓功能儘快恢復,當然效果最好。
編輯推薦 | ||
健康醫療百科 穩定高血壓 健康高齡有保障今(二○二五)年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各種高齡議題備受關注,「疾病」就是其中之一。根據十大死因統計... | 健康醫療百科 台灣兒童 8成有蛀牙
國民健康署指出,我國兒童齲齒盛行率將近8成,高於世界衛生組織(WHO)目標值50%以下甚多,提... | 市場訊息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預告>保險三大獎英雄榜 十年金冠軍大滿貫
哪家保險公司最值得推崇?連續十年榮獲品質獎、信望愛獎與保險龍鳳獎三大獎最高肯定的金冠軍富邦人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