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相較於國內千大製造業去(2005)年總營收高達14兆,創下高於國民生產毛額的新紀錄,產險業去年總保費收入為1,185.02億元,成長率從去年的5.48%再滑落至2.63%,成長趨緩。
國內產險業掀起併購風潮
國內產險業近二年最大的變化,就是國際大型保險集團積極併購本土產險公司,業者透過通路整合、異業結盟,甚至併購方式搶攻市場佔有率並大幅提升競爭力。2005年4月東京海上入股新安統一產險、日本三井住友集團從第一金控手中買下明台產險,另外,美國國際集團(AIG)也在今(2006)年8月從寶來集團手中買下中央產險。
今年千大企業評選的產險公司由去年的23家減為21家,其中安盛產險已將其業務移轉給華南產險,而統一安聯產險則在去年4月被新安東京海上合併。另外,去年底被勒令停業的國華產險,其營業及資產公開標售案由台灣人壽得標,並成立龍平安產險公司。
各產險公司經過一年的努力,加上幾起併購風潮,甚至發生國華產險倒閉事件等,是否影響千大企業對產險業的評價?而今年各產險公司在知名度、形象、專業、服務以及值得推薦等各項評等,將分別由誰脫穎而出奪下桂冠?
知名度富邦居冠 新安東京海上成長最多
首先,在各產險公司名稱,評等方面,問卷提供國內21家產險公司名稱,請千大企業保險經辦人勾選「聽過的公司」,調查結果由富邦保險以9成8的知名度從明台手中搶回「知名度最高的產險公司」寶座,去年以1票之差飲恨的富邦保險,今年勾選率以2.2%小勝明台產險。富邦與明台產險不論在業績表現或是每年本刊所做的問卷調查中皆名列前茅,兩家公司去年保費收入就佔了總產險市場的近3成。
去年明台以微幅差距小勝富邦,但明台自從加入三井住友海上集團相關消息在媒體曝光後,即鮮少再有其他消息,這可能是導致明台知名度滑落3.2%的原因。另外,知名度同樣高達9成以上的尚有新光產險;8成以上千大企業聽過的產險公司則包括友聯、第一、蘇黎世、中央與泰安產險。值得一提的是新安東京海上今年知名度從去年的66.7%增加8.3個百分點達到75%,是今年知名度成長幅度最高的公司,這多少應歸功於該公司不惜鉅資大作製作電視廣告,強力播送的結果,公司名稱自然容易被聽到。
新安東京海上與蘇黎世「形象」評等皆進步
許多消費者在購物時常以品牌形象做為是否購買的考量因素之一,對於千大企業而言,要在21家產險公司中選擇投保的公司,形象當然也是重要的參考依據。今年各家公司在「形象較佳」選項中的評等大多與去年相同,市佔率高達2成的富邦仍以AAA級穩居冠軍,明台、國泰世紀與新光產險則持續獲得A級肯定,而去年分別獲得3B及2B的新安東京海上與蘇黎世產險,今年則是一同晉升至A級。至於名列3B等級尚包括中央、兆豐(原中國)、友聯、泰安、第一與華南產險等。
去年5月由9家保險公司共保的日月光半導體不幸發生大火造成重大損失,賠款金額高達80.68億,而負責出單、承保比例最高的蘇黎世產險在事故發生後即積極處理,並於今年8月18日完成給付,此次事件蘇黎世產險的處理態度為其形象加分不少,一躍晉升為A級形象公司。
富邦的服務 千大企業最滿意
從千大企業挑選產險公司的考慮因素中,理賠服務連續5年蟬聯冠軍即可看出,各項服務是否良好攸關往後的合作關係。據了解,除了事故發生時保險公司提供的理賠服務之外,產險公司若在平日針對企業的疑問適時給予解答或幫助、固定以電子報發送相關訊息、定期協助企業查勘風險,以及在新建廠時參與風險規劃與提供建議等,都能在服務上加分。
今年哪些產險公司所提供的「服務」是千大企業認為較好的?富邦產險除了形象獲得3A的最高肯定外,「服務較佳」、「業務員較專業」與「值得推薦」各項中也都榮獲AAA級,再度稱霸。而明台、國泰世紀、新光及新安東京海上則同列A級,屬於服務不錯的公司,其中國泰世紀及新安東京海上更是從去年的3B向上晉升一級,加入A級行列。在服務方面,泰安產險今年卻從原本的A級小幅滑落至3B,據了解主要是因為該公司政策以「核保利潤」為優先考量,對於一些費率過低的專案態度趨於保守,導致少數大企業略有微詞。
富邦、明台、新光、國泰世紀與新安東京海上 同獲「專業」、「值得推薦」A級以上評等
各產險公司業務員的專業程度在千大企業眼中表現又是如何?今年除安達北美洲及環球從2B進步至3B、國泰世紀從3B與新安東京海上從2B雙雙晉升到A級、華南產險則是從3B下滑至2B外,其餘公司評等結果皆與去年相同。
至於最後一項「值得推薦」的評等,除了富邦蟬連3A寶座外,明台、新光與國泰世紀皆維持A等級外,今年榮獲A級成員又多了一家--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另外,值得推薦獲得3B等級則有中央、友聯、泰安、第一以及從去年2B晉升的蘇黎世。
整體表現 新安東京海上進步最多
綜觀今年各家公司整體表現,除了富邦持續囊括所有選項最高評等3A,明台和新光兩家元老級產險公司維持各項皆在A級評等外,今年積極爭取企業體市場的國泰世紀與新安東京海上,在各項評等也都達到A級水準。去年國泰世紀僅在形象與值得推薦取得A級評等,經過一年的努力,今年服務與專業二項評等都從去年的3B往上跳一級,獲得A級的肯定。
而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則是今年各項評等進步最多的公司。去年在形象、服務與值得推薦三項獲得3B級評等,專業則僅有2B,但其今年在各項評等上皆進步為A級,值得肯定。據了解,東京海上進駐後花了許多時間與資源在做業務員與相關人員的教育訓練,融合2家公司原有的特色。而原本業務多為車險的新安,在合併後便以均衡發展為目標,企業體業務也是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積極開發的一項,企業若有需要,該公司就會提供損害防阻服務,協助企業體風險管理的規劃。
7成7企業知道國華產險倒閉 5成6表示未來投保會受影響
發生在去年11月國華產險被勒令停業的消息,對千大製造業有何影響?據調查結果顯示,有77.4%的千大企業知道國華產險倒閉事件,不知道的僅22.6%。而問到發生產險公司倒閉事件對公司未來安排產險有無影響時,表示「有影響」的佔55.9%,「沒有影響」的有44.1%。
認為沒有影響的千大企業表示,原本就沒有與國華產險合作,且也非常信任目前合作的產險公司,所以此事件並沒有造成影響。而對於5成6認為有影響的千大企業而言,主要影響為何?其中以「會更謹慎選擇合作的產險公司」最高,有63.3%;其次,表示會更重視產險公司財務狀況的有20%;而為了風險分散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會將企業保險安排在多家產險公司的則有10%;另外,還有5.6%的公司表示以後會更傾向由保險經紀人安排,另外還有1.1%的企業表示會想透過保險以外的方式來管理風險。
服務與專業才是產險業須努力的方向
面對國內產業不斷外移,產險業的市場也跟著緊縮中,這從2002年產險業保費收入成長率達11.67%,一路下滑到2003年的7.92%、2004年5.48%,到2005年更僅剩2.63%就可看出。有業者表示憂心大型企業不斷外移,產險業的競爭將更為激烈,只怕殺價競爭的情形會更趨嚴重。
本刊持續執行「千大企業產險購買行為及滿意度」調查,就是為讓國內產險業者了解千大企業如何看待各公司的「形象、服務、專業以及值得推薦」,又給予多少的評價,以做為產險業者未來努力方向的參考。據了解,雖然價格高低確實是千大企業選擇產險公司的一項考量因素,但若是產險公司提供為企業量身訂作的服務、提高業務員和相關人員的專業度,企業還是會寧願多花一些費用選擇服務、專業較好的公司。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全台首張「計步APP外溢保單」 94健康 多走路保費「打折」給你走路不僅健身,還可讓保費變便宜!全球正流行買保險達到健康促進的外溢效果保單,國內近期也跟上,陸續出現... | 人壽保險 《當男人戀愛時》戀愛很美好,但是跟流氓談戀愛,比別人辛苦很多,因為不可預期性遠大於未來性。俗話說:「你永遠不知道,明... | 醫療、健康保險 外溢保單新趨勢 愈健康 愈划算!雖然說「健康無價」,但多數消費者還是有「要多申請理賠,不然就白繳保費」的想法。傳統的醫療險保費,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