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台灣的保險經紀人百家爭鳴,根據保發中心統計,保險經紀人高達四三三家(含個人與公司組織),以「產壽兼營」居多,共二九五家,專營「人身保險」的有八十九家、專營「財產保險」的則有四十九家。其中,產險經紀人業務員共六.一萬人,二○二三年經手的保費收入達五五三.四億元,較十年前的二八○.九億元,幾乎是翻倍成長,產險經紀人公司市場占有率更高達二二.六%,創下歷年新高。可見保險經紀人的銷售能力愈來愈亮眼,成為許多大型企業客戶投保的重要管道。
大型製造業面臨的風險多樣且複雜,以台灣千大製造業為例,涵蓋電腦、電子產品零組件、光學製品、金屬、化學材料與原料、成衣服飾、汽車及零件、機械設備到食品飲品、化妝品等三十多個行業,且每個產業都具備各自特有的風險,再加上近年來氣候變遷、網路威脅等新興風險升溫,使得千大企業在風險管理與保險安排上的需求,變得更加迫切;能夠協助企業進行風險分析、提供損失防範建議和保險規劃的保險經紀人,因此成為大企業在應對風險與保險安排中,不可或缺的戰略夥伴。
五成二企業委任保險經紀人 專業與議價能力是兩大主因
根據本刊第二十三回「千大企業保險購買行為暨滿意度問卷調查」顯示,千大企業中「有委任」保險經紀人的比例為五二.八%;「沒有委任」比例為四六.八%;另外,有○.四%企業「曾經委任,但目前沒有委任保險經紀人公司」。從上述數據可知,保險經紀人在千大企業的市場開發上,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針對有委任保險經紀人的企業,繼續追問其委任的原因,六九.九%企業回答為「借重保險專業」,是千大企業委任經紀人的最大主因,可見企業確實體認到保險規劃需要相當程度的專業,而保險經紀人可彌平企業與保險公司在專業知識上的不對等。
「借重議價能力」也是重要的委任原因,勾選率達四三.六%,實務上,愈大型的經紀人公司籌碼愈多,愈具備議價優勢,也因此造成保險經紀人始終存在「大者恆大」的現象。
雖然勾選率未及「借重保險專業」和「借重議價能力」,但是本回調查中唯二正成長的項目,其中「借重再保安排」更成長三個百分點。
再保險在風險管理中扮演關鍵角色,尤其對於大型或高風險項目至關重要,特別是在面對低概率但高影響的「黑天鵝事件」時,再保險提供的財務支持可確保保險公司有能力履行賠償責任,進而增加企業的保障力道,此外,大企業投保金額高、且危險因子複雜,保險公司通常須先接洽再保險,才能為企業承保出單,因此「借重再保安排」成為企業委任保險經紀人公司的原因,勾選率達二八.六%。
至於「曾委任保險經紀人,但目前沒有委任」的企業,本刊進一步詢問未持續委任的原因,得到「有熟識的保險業務員或保險公司」、「仍習慣直接找保險公司」的答案。
推測這些大企業和特定保險業務員或保險公司,過去已建立深厚的信任關係,雖然一度委任保險經紀人,但後來還是回頭找熟識的業務員或保險公司投保,若經紀人持續溝通、建立信任關係,或許仍有助於進一步打入千大企業市場。
議價能力、服務熱忱 獲得企業青睞的兩大要件
針對有委任及曾委任保險經紀人公司的企業,詢問在選擇保險經紀人的考量因素,本回以「議價能力」勾選率最高,達七成三,可見大企業在投保時,依然希望能夠爭取到較低的保費。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有委任保險經紀人的企業詢問委任原因,「議價能力」的勾選率僅四三.六%;但若將「曾經委任、但現在沒有委任」保險經紀人公司的企業納入調查對象,則「議價能力」的勾選率就高達七三.一%。推測可能原因為,企業一開始在選擇保險經紀人時,並未深刻體會到議價能力的重要性,議價能力也不是企業的首要考量因素;然而,一旦企業與保險經紀人有了合作經驗,發現經紀人能幫助他們降低保費、提供更好的保障條件時,就會發覺「議價能力」的重要性,進而促使「議價能力」的勾選率上升。
「服務熱忱」則排名第二,有六四.九%的勾選率,「協助理賠的能力」排名第三,勾選率五六.七%,由此可見,千大企業不僅重視保險經紀人洽談良好的保險條件及價格的能力,也相當注重保險經紀人的專業與售後服務,能夠在事故發生之後,協助爭取更好的理賠條件。
進一步交叉分析,排行前二五○的企業最重視「協助理賠的能力」;排行二五一至五○○的企業,則相對重視「再保險安排能力」;排行五○一至七五○的企業,回答「議價能力」比例較高;而七五一至一○○○的企業則表示,對「服務熱忱」、「對保險市場了解」的比例,高於其他企業。
至於行業別的部分,相較其他企業行業,化材原料業回答「再保險安排能力」的比例較高;服飾紡織業「對保險市場的了解」的比例較高。而汽車零件製造業,在「議價能力」、「服務熱忱」、「協助理賠能力」的重視程度,高於其他行業。
兩大龍頭 怡安 達信 知名度 旗鼓相當
產險經紀人公司家數可觀,若加計兼營壽險者,市場上超過四百家。但每一家保險經紀人公司的專業人力、業務規模與目標市場,都有顯著差異,因此,本調查問卷在千大企業對保險經紀人的評價部份,列出市場上較具規模的十幾家產險經紀人公司,並提供「其它」項目供受訪企業填寫,請受訪企業勾選「目前與哪幾家保經公司合作」、「聽過哪幾家保險經紀人公司」、「服務較佳的保險經紀人公司」、「專業較佳的保險經紀人公司」以及「最值得推薦的保險經紀人公司」。
以大企業為主力市場的怡安(AON)和達信(Marsh),稱得上千大市場保險經紀人兩大巨頭,本回調查也顯示,在企業委任保險經紀人公司的部分,達信(Marsh)的委任比例最高,達二十.三%,其次為怡安(AON)十二.八%、韋萊韜悅(Willis Towers)十.五%,委任比例排名第四和第五的,則是本國保險經紀人豐林和利德,委任率分別達九%及六%。
在市場知名度的部分,怡安(AON)和達信(Marsh)差距不大,怡安(AON)以三十.二%險勝達信(Marsh)的二九.八%,萬達(WISE)以二五.八%排名第三。
進一步交叉分析,怡安(AON)、達信(Marsh)和利德在北部企業的知名度較高,萬達(WISE)、豐林則在中部企業的知名度高於其他地區。至於行業類別,化材原料業知道怡安(AON)的比例較高;服飾紡織業知道達信(Marsh)和豐林的比例較高,而機械設備業則表示聽過萬達(WISE)和利德的比例,相對高於其他行業。
兩大外商龍頭 競爭白熱化 豐林、利德 穩居前五強
有了知名度,才有提供服務的機會,進而才能展現專業與服務的熱忱,並有機會獲得推薦;然而,具備知名度,不代表就能獲得企業青睞。本回調查發現,在知名度拿下第一的怡安,在服務、專業及推薦度三大指標,都較達信略遜一籌。此外,知名度排名第三的萬達,在三大指標都只排第六,而知名度排名第六的韋萊韜悅,在三大指標的排名上反而相對亮眼,都有前三名水準。
至於本國保險經紀人部分,豐林和利德的表現均十分平穩,在知名度、服務、專業及推薦度四大指標,都擠進前五強,而同樣是本國保險經紀人的凱基,儘管知名度不算高,但服務、專業及推薦度三大指標都頗受千大企業肯定,成功擠進前十強。
根據本回調查,在專業服務方面,與上回調查相比,冠亞軍對調!上回的冠軍怡安,本次被達信超越,達信以二十.四%拿下第一,怡安則以十八.八%排名第二,延續兩大保經龍頭歷年來的競爭態勢。其餘勾選率超過十%的公司,還包括韋萊韜悅的十一.八%,以及豐林十.二%,排名與上回相同。
在專業服務方面,上回冠軍達信蟬聯榜首,以二一.五%傲視群雄,怡安的勾選率雖然較上回稍微退步,但仍穩居第二,緊咬達信。與上回相比,前五強略有異動,上回拿下專業指標第四名的是利德,本回則被同樣是本國保險經紀人的豐林超越,兩公司勾選率差距超過兩個百分點。
至於詢問企業哪家保險經紀人公司值得推薦,兩大保險經紀人龍頭之間的競爭,可謂相當激烈,本回調查顯示,受訪企業認為值得推薦的保險經紀人,回答達信的比例最高,以○.五個百分點的些微差距,險勝過去三年蟬聯冠軍的怡安,韋萊韜悅、豐林、利德,則延續去年氣勢,穩居第三至第五名。
調查顯示,高達四六.八%千大企業,沒有委任保險經紀人,而這正是值得保險經紀人積極開發的潛在市場!儘管保險經紀人的知名度與市占率不如產險公司,但只要持續精進專業能力、加強售後服務,發展利基市場、鞏固既有客戶,為企業提供全面且有價值的風險管理方案,將可大幅贏得客戶信賴,在競爭激烈的產險市場開闢新商機。
●本文內容取材自2024「千大企業保險購買行為暨滿意度問卷調查」報告。本調查以台灣一千大製造業負責保險事務的單位為調查對象,報告內容包括企業的保險購買行為與企業最推崇的產險公司,以及各等級營收規模的企業在各重要指標的交叉分析,對產險公司與經紀人公司開發與保全千大客戶,或各大企業選擇產險公司或經紀人都極具參考價值,報告內容達180餘頁。 ●洽購專線02-88665238 #818 #808 現代保險雜誌社有限公司。 |
編輯推薦 | ||
人壽保險 同性伴侶免驚 保險相關5問說給你聽(下)保障不分性向!同婚合法化,與保險有關的問題,一次說給你知。
A:業務員知道我是同志,就叫我先去... | 市場訊息 三商美邦:「行動理賠」新紀元 三商美邦啟動e化多元理賠服務善用行動裝置之便利性,三商美邦人壽於「行動投保e點靈」獲廣大準保戶與業務同仁的支持後,再度拓展行動裝... | 健康醫療百科 愛吃鬼上身 可能是「睏未夠」一直想吃東西,看著體重機上數字增加,真的好困擾……,你知道這可能和熬夜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