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人壽保險
賺死人的保單貼現
文/陳淑惠 | 2002.11.01 (月刊)

十月初,一起發生在一位晚報記者親戚的死亡保單的新聞,掀起了保單貼現問題的熱烈迴響,接連的一個多星期,除了財政部保險司官員出面聲明此非保險商品,非屬其管轄範圍,並且順帶呼籲消費者謹慎小心之外;立委唐碧娥也因此而召開了記者會,聲稱此乃「詛咒別人死」的地下金融商品,除呼籲消費者慎思,更希望相關單位負起查緝責任,以避免擾亂台灣投資環境及金融秩序。

所謂保單貼現(viatical settlement),其實也是國外近幾年才流行的一種交易,投資人主要是透過購買癌症末期、罹患愛滋等重症病患的壽險保單,而取得該保單的受益權,以賺取買價與未來保險給付差額。據這起新聞的主人翁(一位在竹科幫園區員工看病的醫師)描述,他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DM的,眼見一年十二%、二年二十八%……到六年可達七十二%報酬率,不禁好奇的也加入了投資行列,怎料將此消息透露給線上記者的親戚後,轉眼間便引起了各大報及電視媒體的熱烈討論。

從某個角度來看,保單貼現也是一種資產證券化的行為,也就是壽險保單如同擔保性資產的標的,而投資人從中介機構取得了保單受益憑證後,其折扣價的高低則主要取決於原被保險人的存活率。

在此之前,曾經來台辦理說明會的「全美保單貼現協會」會長Doug Head表示,美國保單貼現最早產自佛羅里達州,目前全美約有七十%的保單貼現公司也都在佛州註冊,並推估目前台灣的保單貼現產品,幾乎也是來自於此。

儘管如此,在國內尚無保單貼現的相關法令,也還沒有主管機構能夠監管,因此投資人最好還是三思而後行。終究還是那句投資市場上的名言——高報酬、高風險!

 

 

 

 




編輯推薦
調查&排名
精選市售三張健走保單 網友最愛哪一張?
保險商品愈來愈多樣化,以壽險、健康險為例,投保時依被保險人性別、年齡等因子訂價,事故發生或保單到期時...
市場訊息
台新人壽:推「台得利」及「台金旺」利率變動型保險 力抗長壽風險 創造退休現金流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指出,國人退休規劃面臨長壽、通膨、醫療與投資四大風險,其中「活得比預期還要久,造...
健康醫療百科
一張表 測驗你是「健忘」還是「失智」?
「你失智喔!」每每忘記件小事,身旁的人都會開起這個玩笑,其實有些健忘真的是失智的前兆。 如同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