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高齡慢性病,一年住院14.4天
隨著醫療技術與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壽命不斷延長,但年齡與健康狀況呈反比,高齡除了有長壽及死亡風險,醫療費用遽增、長期看護需求等可能性也不容忽視。
根據內政部調查顯示,65歲以上人口在2011年內曾住院者占21.1%,平均住院天數為14.4天,覺得自己健康及身心功能狀況不好者占27.2%,75.9%的高齡人口患有慢性或重大疾病,而且年紀愈大罹病比例愈高。
88.7%高齡人口,有一項慢性病
依據國健局所做「台灣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顯示,台灣65歲以上人口的疾病以慢性疾病為主,約88.7%自述被醫師診斷至少有一項慢性病,最常見的慢性病前五項,分別為高血壓46.67%、白內障42.53%、心臟病23.9%、胃潰瘍或胃病21.17%、關節炎或風濕症21.11%。
投保要趁早,防癌、重疾缺口大
投保健康險的保費與被保險人的年齡、體況有直接關聯,不只年紀愈大、保費愈貴,如果已有特定疾病病史,還會被除外不保或拒保。尤其在投保重大疾病險時,為避免逆選擇,投保金額超過200萬或投保年齡超過51歲,保險公司就會要求體檢。
至於一次給付型防癌險,大多數保單都只有定期設計。壽險公司一次給付型防癌險的保障期間分10、15及20年期,有主、附約可供選擇,投保年齡限制在50~55歲,有些甚至45歲就不能投保20年期防癌險。
目前市面上僅有一張終身型一次給付型防癌險,因為損失風險過高,國際再保公司甚至不願分擔保險公司的風險,也就是沒有再保公司願意做這門生意,風險全部自留在這家保險公司。
產險公司的投保年齡限制較壽險來得寬鬆,多數商品的最高投保年齡限制在60歲,有的保單雖到高齡70歲還能投保,但都是一年一約,且不保證續保,若前一年度有重大就醫記錄,隔年可能會被產險公司拒保。足見高齡人口的防癌及重大疾病保障有很大缺口。
在醫療險方面,保險公司一般將投保上限設定在60歲,如果年輕時沒有投保,超過60歲就幾乎無醫療險可保。
若不想因為體況太差而遭保險公司拒保,醫療險要趁早規劃,除了保費較便宜外,通過核保的機會也較高。
惡性腫瘤奪命殺手,住院型防癌險不可少
高齡人口主要死因除腦血管、心臟疾病、糖尿病及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等慢性病外,仍以惡性腫瘤最多,雖然75歲後已無法獲得一次給付型防癌險的保障,即使年輕時購買,此時都已到期失效,但仍可以住院型防癌險來補強。
限期繳費終身保障的防癌險有倍數型與帳戶型兩種,主要目的是提供保戶在罹癌期間的治療費用,雖然給付項目不少,但給付規定也很繁多。例如罹患低侵襲癌,初次罹癌保險金會打折給付,也無法豁免保費,日後不幸再罹患其他惡性程度較高的癌症時,有些保單會重新給付一筆完整的初次罹癌保險金,有些則是給付二者之間的差額。
住院型防癌險的手術保險金通常區分為「住院手術」及「門診手術」二種,並依不同癌症給付不同額度的手術保險金。此外,雖然放、化療是絕大多數癌症患者必經的療程,但各終身型防癌險對放、化療給付標準也不相同,有些保單僅給付門診放、化療,住院期間進行的放、化療並不另外給付。
針對肝癌、胰臟癌、腦癌等惡性程度較高的癌症,或者男性的睪丸癌、攝護腺癌,以及女性的乳癌、子宮頸癌,有些保單會額外給付一筆特定癌症保險金,加碼額度從保額的20~300%不等。
繳費28.5萬,擁250萬癌症治療帳戶
阿俊在30歲時投保了1單位終身防癌健康保險,年繳保費1萬4,257元,20年共繳費28萬5,140元,擁有250萬元癌症治療專屬帳戶。
若阿俊在75歲發現罹患攝護腺癌,保險公司會立即給付10萬元初次罹癌保險金及3萬元特定癌症保險金。
如果阿俊接受切除手術住院10天及7次放療,可獲理賠癌症手術保險金一次3萬元,癌症住院醫療保險金每天2,000元,及依住院天數計算的出院療養保險金每天1,500元,7次放療,每日1,000元。
前後總共獲得理賠金20萬2,000元,且這張保單在帳戶用完之前都持續提供阿俊罹癌保障。
銀髮長看需求,10年增20%
在住院及慢性病之外,銀髮族更有機會面臨需要看護的風險。根據衛生署長期照護需要調查,65~74歲約7.3%民眾有長照需求,而75~84歲提升至20.4%,85歲以上的老人更高達48.6%需要長照,幾乎每增加10歲就以20%的比例增加。
政府計畫實施長期照護保險,但原則上以「服務為主」、「現金為輔」,若想擁有良好的長期看護品質,需要仰賴商業長期看護保險來補強。
長期看護險與一般醫療險大不相同。若被保險人因意外或疾病造成癱瘓,經大型醫院診斷確定符合長期看護狀態,且符合看護狀態一定期間(通常是90天)後,不論是否需要就醫、住院,長看險給付就啟動,給付通常可分為長期看護療養金、長期看護保險金二大部分,部份含壽險的保單則另外提供身故保險金。
長期看護險有主約、附約或壽險、健康險等多種型式,壽險型主約除看護保險金外,另有身故給付。附約則須先購買保險公司的壽險或醫療險主約後,才可以加買,若被保險人過世並沒有身故保險金,保費比主約型態便宜很多。
年繳4.8萬,看護+身故領回266.8萬
吳俞文在30歲時投保保額115萬元的長看險,年繳保費4萬8,760元。
吳俞文不幸在40歲時因肺癌末期住院,因符合長期看護狀態,壽險公司依保險金額的60%給付約69萬元的長期看護療養金,而後每半年按保險金額12%給付長期看護保險金,每次13.8萬、平均每月有2.3萬可做為看護費用補貼,最高給付24次。
最後俞文仍不敵病魔,在43歲身故,壽險公司再給付115萬元長期看護身故保險金,做為辦理後事的補貼。
從看護到身故,吳俞文和他的家人共獲得266.8萬元長期看護保險給付。
及早安排醫療、防癌、長看險,不怕侵蝕退休金
年老除了擔心錢不夠用外,最怕的就是病痛纏身,長期照護需求、醫療費用增加等問題是每個人未來勢必要面對的挑戰,為了避免辛苦累積的退休金被醫療費用侵蝕掉,及早安排合適的醫療保險絕對少不了。
壽險+年金+醫療+長看險,保障四合一無缺角
退休財源規劃,除做好生活費的安排,還必須想到可能的醫療開銷,尤其因疾病或退化造成生活無法自理,需要有外人來協助生活起居的風險更不能忽略。
在收入有限,未來年金改革方案又讓勞工繳多領少的情況下,退休生活財源及醫療、看護準備只能靠自己,雖然保險是很好的風險分擔工具,但若將壽險、年金險、醫療險、長看險等不同功能的保險逐一買齊,將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而國泰人壽推出的「樂活照護專案」,就是以一張保單同時結合壽險、年金險、醫療險、長期看護等多項保障功能。
這張保單以照護型終身壽險為主約,搭配(一)老年住院醫療提前給付健康保險附加條款或(二)定期健康保險附約。
保險人在繳費滿期前的人生打拚階段,享有壽險保障,滿期給付年期開始則擁有生存保險金及長期看護雙重保障。若搭配附約一,另有老年住院日額提前給付保險金;搭配附約二,即可在打拚階段開始,就擁有長期看護保險保障。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醫療費用高 壽險業擬引進千萬保額醫療險新式療法、藥物愈來愈多,墊高醫療費用,癌症免疫療法就上看百萬元,不少民眾備妥雙實支、3實支因應,而這... | 市場動態 堅持是我唯一的選擇!
「要不是因為做保險,今天我可能仍是個西藥房老闆,然而保險完全改變了我的一生。」吳國春說。今年四... | 市場訊息 健康署:遠離子宮內膜癌 就從「警覺出血」開始子宮內膜癌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癌症,好發於50歲以上、特別是停經後的女性。由於此類癌症早期警訊為陰道異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