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做保險,​四大通路比一比
| 2013.07.01 (季刊)

保險四大通路,業務員、銀行、保經代、直效行銷

填大學志願的時候,除了選讀符合興趣的科系之外,肯定也會比較各學校同一系所的教學方向、師資、硬體資源、地理位置等,優先填入喜歡的學校,例如,想讀應用英文系、注重外國老師比重的學生,肯定不會將教學方向偏文學理論、以國內師資為主的英文系放在志願前面,做保險也是這樣。

做保險除了常見的業務員通路外,銀行、保經代以及直效行銷近幾年都發展的不錯,按各公司通路策略的不同,每一種通路占公司業績的比率也不盡相同,另外,各種通路可銷售的商品、對象,甚至管理規則的限制也都有差異,按照自己的喜好與性格,選擇不同的通路,才能適得其所,一展所長。

2012年壽險公司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合計1兆1,903.86億元,其中,來自於傳統業務員的佔39%、銀行56%、直效行效1%,來自經代業的則佔4%;而2013年1~5月這四個通路的比重,傳統業務員佔44%、銀行51%、直效行效1%,經代業則佔4%,各公司狀況詳附表。

業務員與銀行通路比拼,難分高下

近幾年來,銀行保險蓬勃發展,從2009年起新契約保費收入就超過業務員通路,兩者競爭激烈,不分軒輊,不過,這兩者在登錄、銷售險種、客源都有些不同。

業務員是直屬於壽險公司的銷售部隊,而銀行則大多透過登錄在旗下保經代公司的理專銷售保單,就管轄範圍而言,壽險公司的政策會直接影響業務員銷售,但除了專屬銀行通路外,壽險公司只能透過銀行將理念傳達給理專,而且需要銀行配合才能順利執行商品策略、教育訓練等。

除非有額外兼職,否則大多數的業務員只銷售自家壽險商品,或是配合公司政策考取產險證照,銷售產險公司的健康險、傷害險與車險等產險保單,而銀行理專主要替客戶做理財規劃,只要考取相關證照,即可同時銷售基金、保險、信用卡、貸款、存款等商品。

銀行理專銷售的保險商品多以容易說明、理財性質濃厚的險種為主,並具有繳費年期短、保費貴、入門門檻較高的特色,例如利變型保單、美元保單、儲蓄險、增額壽險等,除了專屬保經代以外,可以銷售多家壽險公司商品。由於理專服務的客戶大多為高資產族,因此新契約保費收入相當可觀,也是部份壽險公司角逐新契約保費收入排名的重要利器。

不過,隨著主管機關拉高短年期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加重保險公司經營短年期商品成本,已有不少壽險公司改變銀行通路策略,如提高銀行銷售保障型險種比重,或降低銀行通路經營比重等。

業務員銷售的保險商品則比較偏重保障性質濃厚、結構較為複雜的商品,例如一般壽險、意外險、醫療險、長期照護保險、年金險等,隨著高齡社會議題發燒,退休規劃保險也是壽險業務員近幾年來積極搶攻的市場。

就金融商品銷售面而言,銀行理專較廣泛,但是,從銷售保險的專業深度來看,業務員則較為吃香。

經代人蓬勃發展,一年暴增七千人

壽險公會統計顯示,截至2013年5月底,隸屬於保險經紀人的業務員有7萬7,725人,保險代理人則約5萬6,276人,兩者相加約占壽險業務員人數4成2。

隨著銀行保險蓬勃發展,加上保險輔助人市場逐漸成熟,保險經紀人的人數成長相當可觀,光是2012年~2013年間就淨增加7千多人,同時期壽險公司業務員人數僅淨增加1千多人。

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都是保險輔助人的一種,前者是基於被保險人利益,洽定保險契約或提供相關服務,可視為消費者代表,後者則是根據代理契約或授權書,向保險公司收取費用,並代理經營業務的人,可說是保險公司代表。

保險經紀人、保險代理人可同時與多家壽險公司簽訂契約,從中挑選出適合消費者的保險商品作為規劃,不過,日前金管會修訂保經代管理規則,嚴格規範保險代理人只能擇一代理產險或壽險公司,不得跨業兼營。

與壽險公司業務員相比,經代人優勢在於手中同時握有多家保險商品,消費者選擇較多,值得注意的是,代理權或是商品銷售權都是年年續約,倘若壽險公司中斷合約,經代人就無法持續銷售該公司商品、維持產品豐富度,且不利保險經紀人後續替消費者向該公司爭取保險相關權益,因此,選擇穩定經營、信用良好的保經代公司較能長久發展。

受到主管機關要求保經代公司不能轉單掛件,必須提撥保證金、投保責任保險、設立稽核制度等影響,中、小型保經代公司經營成本越來越高,逐漸向大型保經公司靠攏、合併,朝企業化經營發展,制度越臻完整,旗下業務員的培訓、佣金與福利制度也越來越好,是做保險不錯的選擇。

電話行銷,宅女也能搶業績

電話行銷是近幾年來頗受壽險公司重視的通路之一,也是直效行銷的主軸,雖然目前僅占整體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1%,但仍是許多壽險公司的命脈。

電銷通路的設置成本較高,因此主要以壽險公司成立為主,保經代人較少,薪資制度主要以底薪加獎金為主,多享有勞、健保等福利,相對的,保險公司也會要求電銷人員達成一定的通話數、成交金額等,力求業績收入與成本打平。

電話行銷顧名思義,就是透過電話銷售保險商品,電銷人員通常只要「宅」在辦公室打電話就可做保險,不必在外奔波,整個銷售、成交的過程都在電話中進行,消費者也不必於紙本上簽名,因此電話必須全程錄音,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與其他四大通路不同的是,由於電話行銷不會與客戶面對面,行銷名單也是由公司提供,而非自行開發,往往需要在短短幾分鐘內讓客戶對商品感興趣,才有辦法成交,具有短期促成的特色,另外,由於不必當面接觸客戶,相較於其他會與客戶碰面的通路,比較難與客戶深交。

 

 

 

 




編輯推薦
財產保險
紅茶燙傷少女 產品責任險有保障
北市1名18歲陳姓女子,8年前買頂呱呱炸雞套餐時,裝套餐的紙袋突然破裂,結果陳女遭翻倒的熱紅茶潑灑腹...
市場訊息
國泰世華首度引進The Music Run
國泰世華銀行推出的KOKO全新銀行概念,強調簡單、即時、有趣的服務,專注客戶體驗,首度引進全球跑者熱...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2年07月19日
國健署:運用「樂活氣象APP」 提早預防熱傷害 開啟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