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愛上單車 小心不孕和攝護腺發炎
文/葉惠娟 | 2010.02.01 (月刊)

騎乘自行車是近年最夯的運動,然而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單車遊,自行車意外事故也在各地頻傳。國民健康局指出,騎乘自行車最嚴重的傷害就是頭部傷害,依據研究顯示,沒配戴安全帽比有戴者,死亡率提升十二%,重傷則提升二十七%,顯示安全騎乘的重要性。

此外,騎乘自行車是一項可以提升心肺功能的有氧運動,有助於預防慢性病,因此對於單車客而言,也同時存在許多健康疑問,包括是否影響性功能或勃起能力、是否一定達到瘦身效果、如何選購太陽眼鏡等。

裝備齊全騎乘安全有保障

耕莘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瑞玲表示,近期因為騎自行車發生意外就診的比例有增加的趨勢,大部份都是滑倒、腿及手臂淺層的表皮被磨掉、以及因為跌倒造成的扭傷與挫傷等狀況,所以除了一定要戴的安全帽,在發生意外時保護關節的護具也很重要,對單車客最完整的配備,如同孩子們溜直排輪戴在身上的物品,而且為了避免髖關節扭傷,騎乘前務必先做好暖身運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家醫科主任葉國基醫師補充,基本配備要在第一次上路就準備好。身上的裝備、車子的剎車功能都很重要,而自行車的鈴號、頭燈及尾燈、前後車輪的反光裝置,都有提醒路上行車、路人注意單車客存在的效果。

除了安全配備,林瑞玲、葉國基異口同聲表示,遵守交通安全很重要,不要逆向騎行。此外,騎車也要注意時段、天候,葉國基說,目前馬路照明設備並不足夠,早晨八點前或晚上六點後發生意外的機率都比較高,林瑞玲呼應,當採光良好的家中必須開燈才能看清物品或是下雨時,都不適合騎自行車外出。

選擇合適自行車 輕鬆上路

挑選合適的自行車時,椅墊高度、椅墊與把手的距離等都是重要考量。

林瑞玲指出,許多家長為孩童準備的自行車都太高,建議不管大人、孩童,坐在椅墊上雙腳一定要能夠著地,預防萬一發生意外時,雙腳能夠發揮減輕傷害的功能。握著自行車把手站立時,椅墊低於屁股,間距約一~二吋。握著把手坐在椅墊上時,把手到椅墊前緣與手中指到軸彎長度相當,太長騎乘時須彎腰,太短肩膀太緊繃,二者都令騎乘時不舒適。

常見騎乘7項疑問

談了安全騎乘、選擇適合的自行車,林瑞玲、葉國基也藉此分享,單車客就診時,在復健科及家醫科經常解答的疑問。

復健科:為什麼需要做暖身運動?

騎自行車常見的關節受傷包括膝關節、髖關節、腳踝……,其中髖關節受傷主要為跨至椅墊時發生,一般而言,體溫升高,身體的肌纖維、神經反應會比較快,髖關節受傷的機率相對降低,體溫升高的判斷方式為身體微微出汗。

復健科:如何避免膝關節受傷?

上坡路段或主動增加自行車的阻力,膝關節容易受傷,因此保護膝關節除了護具,建議不要主動增加車子的阻力,或是爬坡路段時感到大腿有點緊,暫停休息再騎,萬一騎乘過程膝關節感到疼痛,趕緊就近先冰敷,戶外急救的媒介包括沾冷水後的濕毛巾、冰涼飲料罐,都可以達到舒緩疼痛的效果。

家醫科:騎自行車會導致男性不孕?

有可能。長時間坐在椅墊上,造成陰囊血液循環不流通、溫度過高,的確會影響精蟲的數量。通常運動選手不得已需要長時間騎乘,至於一般單車客建議每三十分鐘休息再繼續騎乘,就不會有這項隱憂。

家醫科:騎自行車會引發急性攝護腺炎?

有可能。騎自行車時間過久以及沒有選擇適當的椅墊與手把,有可能導致急性攝護腺炎。由於騎自行車時上身重力集中在臀部,如果加上手把低於胸部的位置,上身軀幹必須往前傾斜,這時與肛門連接的會陰部所承受的壓力就變得更大,再加上椅墊狹小、材質堅硬,更使得位於會陰部上方的攝護腺受到擠壓刺激,長時間下來就容易引起攝護腺發炎。

家醫科:烈陽下騎車,戴普通太陽眼鏡就可以?

錯。烈陽下騎車,紫外線指數只要大於六,就有可能造成急性眼角膜表皮灼傷。選購太陽眼鏡時,應儘量包覆眼睛,抗UV值應達國際標準四百,顏色以茶色、灰色、墨綠色較佳。

家醫科:騎自行車會影響性功能?

錯,適度騎車反而可以增加性功能。騎自行車可以保持性感體形、增加身體下盤力量,也因為經常騎乘,肺活量更大,能夠讓銷魂的時刻更持久。

家醫科:騎自行車可以達到瘦身效果?

不一定。要達到減重效果,需要每天慢慢騎一小時,騎乘時優雅慢騎、騎得臉不紅氣不喘,心跳要達到一分鐘一百三十下,如果只是偶爾騎乘,或騎乘時間短,所減少的只是水份以及比例低的脂肪,體重很快就恢復。

 

 

 

 




編輯推薦
健康醫療百科
放煙火、燒香 空汙危機報到!
台灣空汙品質紫爆,許多人怪罪東北季風把對岸的汙染源吹向台灣,但根據環保署統計,國內原生性細懸浮微粒P...
市場訊息
公勝保經:贊助2024台大EMBA羽球排名賽 提供選手特定活動綜合保險 規劃保障安心比賽
公勝保險經紀人公司(以下簡稱公勝保經)近幾年來支持運動、持續推動員工運動風氣,打造永續健康的公司文化...
市場訊息
國健署:健康醫院深入社區 顧您健康的好厝邊
醫院不僅是人們看病取藥的地方,更提供促進民眾健康的多項服務,如:戒菸服務、運動指引、飲食調整、健康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