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一個人每天生活中面對各式各樣的風險,尤以一輩子會不限次數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的疾病為最,因此如何為自己準備醫療保障、不致於在疾病發生時成為家人的負擔,是人人都必須正視的問題。
談到國人的醫療,就不得不提起84年開始實施的全民健保,至去(95)年11月止全民健保納保率已達99%,確實提供國人基本的醫療保障,但隨著人類壽命延長、醫療費用上漲等因素,使得全民健保財務狀況吃緊,學者專家們無不為了解決全民健保財務問題而想盡各種方法。在全民健保財務年年出現赤字的情況下,沒人能保證未來的幾十年全民健保是否還能繼續,就算勉強可以撐得下去,恐怕給付項目愈來愈少與提高自行負擔也成為無可避免的趨勢。因此,醫療保障想完全仰賴健保的想法需改變,終究還是靠自己最實在。
有鑑於國人醫療保障仍嫌不足,尚有發展空間,今年有8家公司主推9張健康險保單,要搶佔醫療保險市場,而這9張分別為終身醫療險4張、防癌險2張與長期看護險3張。
無理賠上限健康險 9月1日後可能會絕跡
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94年平均每一個國人每年醫療保健支出30,230元,若依內政部統計處預估95年的平均餘命77.45歲計算,每人一生的醫療費用少說也要234萬1,314元,未來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壽命延長,這個數據只會更往上攀升。且根據本刊第14回對全國民眾的壽險購買行為問卷調查顯示,已投保者中還有6成消費者未來最想購買的險種為醫療險,也難怪仍有些保險公司看好健康險商品、堅持繼續開發。
有別於一般定期醫療險最高只保障到70-75歲、存在老年醫療缺口問題,終身醫療險被認為是較符合未來少子化、人口老化趨勢下可用來規劃醫療防護網的商品。目前市場上的終身醫療可分為無上限、有上限與帳戶型3種,而金管會要求從今年9月1日開始,保險公司的健康險必須要有「理賠上限條款」或「調整保費機制」任一項,一般業者認為若選擇保費調整機制,將來損率過高要提高保費時,保戶反對聲浪必定難以避免,甚至還可能引發解約潮,多傾向設定理賠上限的作法。因此,無上限終身醫療險今年9月可能就要絕跡。
4張終身醫療險 商品特色與給付項目迥異
今年有4家壽險公司主推終身醫療險保單,包括台壽「健康龍終身醫療健康保險」、宏利「全方位醫療終身保險附約」、英國保誠「醫療存摺健康保險」與國華「安心住院醫療日額給付終身保險附約」,其中宏利這張附約不但可保障被保險人本人,連同配偶、父母或子女皆可附加,且每屆滿5年還給付一筆健康檢查保險金;而國華的附約,被保險人身故時可領回已繳保險費,全殘時還能豁免保費。唯這2張終身醫療險附約因為屬於無理賠上限,今年9月1日開始就必須要設理賠上限或設保費調整機制。
台壽的健康龍,則有理賠上限,當累計理賠金額達到投保日額的2,500倍時,契約即終止,若終身未達最高理賠金額,也無法領回餘額,適合已有足額壽險保障的民眾。而英國保誠的醫療存摺則為帳戶型終身醫療險,也就是被保險人購買「住院醫療日額*1,250倍」的醫療帳戶,每次給付就從中扣除,扣到完為止,但若被保險人身故或全殘時帳戶還有餘額,即可做為身故/全殘保險金領回。
每14分鐘就有1人因癌過世 防癌險商品設計日趨多元化
多年來高居國人10大死因首位的癌症,在94年共奪去37,222條生命,平均每14分鐘就有1人因癌症逝世,也就是說當你閱讀一篇文章的時間裡,就已有1、2個人亡於癌症,這樣驚人的數據,很難不讓人有危機意識。
也因為癌症發生率實在太高,就有業者表示防癌險的損率很不好,尤其是過去的防癌險首次罹癌保險金太高,簡直讓壽險業者賠慘了,但仍有部分業者認為國人的防癌險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推出重新設計過的防癌險。而今年主推商品中的防癌險有2張,分別是大都會國際的「全心保本防癌保險」與南山的「護您久久終身防癌健康壽險」,大都會國際推出結合防癌與保本的定期防癌險,有10、15與20年可以選擇,保險期間內若罹患癌症可獲得給付外,若不幸因非癌症身故或期滿仍生存,還可以領回所繳總保費;而南山則是要推號稱目前給付項目最多的防癌終身險。由此可見,消費者在購買防癌險商品時,也有愈來愈多元化的商品可以挑選。
長期看護險 兼具長期看護需求與終身壽險
或許有消費者認為「有終身醫療險、也買了防癌險,應該就足夠了吧!」,其實不然,許多人常忽略萬一家中有成員發生重大事故,住院治療後還有長達幾十年需要看護時,看護費用一個月少說也要2萬,5年下來就要120萬,只有投保每天給付幾千元、還有日數上限的住院醫療險根本不夠,因為治療後需長期看護時家庭負擔才正要開始沉重。保險業針對這樣的風險推出長期看護險,92~94年間台壽、新光、三商美邦、英國保誠、南山與國華人壽陸續推出,95年國泰、中國與富邦人壽也跟進,而今年要主推長期看護險的則有3家,包括台壽的長期看護終身壽險、國泰的松柏長期看護終身壽險以及富邦的長期看護健康保險。
不過,有業者指出,因為長期看護險保費較高,加上消費者對於「長期看護」的危機意識不足,推出以來一直是叫好不叫座。但這可能與消費者或業務員本身對這個商品就不夠了解,因此有待觀念的提升。就目前市場商品來看,長期看護險幾乎多結合長期看護與終身壽險,所以即使被保險人投保後沒有發生需要長期看護的事故時,仍能保有壽險保障。
終身醫療險仍是熱門險種 長期看護險後勢看漲
由今年各家主推的健康險來看,終身醫療險仍是熱門險種,尤其在今年9月1日前,無上限終身醫療可望再創另一波的停賣風潮。長期看護因多兼具長期看護需求與終身壽險,且幾乎可說是未開發的處女地,因此也吸引少數幾家公司躍躍欲試,希望能搶得先機。而癌症險則因為損率較差,主推的公司較少。
了解各家公司主推商品的特色,是一個稱職的壽險業務員必做的功課,知己知彼才能找到適當的切入點,並為客戶宏觀的分析整體市場商品趨勢。而對想投保的消費者來說,除了借重業務員的專業之外,親自了解各家商品的優劣與特色,更是找到最合適的保單最保險的方法。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元大人壽:花小省大 10分鐘搞定 網路投保旅平險 輕鬆自在Fun心遊2018年元旦假期即將到來,許多人會趁著連續假期,選擇與家人或朋友出國跨年或旅遊。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 | 市場動態 找到Right Person就是成功增員的關鍵
增員、增員,有新血加入,才能讓壽險事業永續。然而,保險公司業務單位卻普遍陷入大力增員、業務員也... | 市場訊息 無畏疫情勇敢轉職 南山人壽王心妤:我相信保險可以幫助人!當人生進入職業倦怠期,彷彿就像來到十字路口,該擁抱初衷繼續走下去?還是勇敢轉彎,引領自己走進另一片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