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保險又殺人 犯罪防制中心站出來
| 2007.06.01 (月刊)

一個多月前,蘆洲交通分隊警員林雍昇與懷孕的妻子回屏東老家時,發生二屍三命的火警意外,至於原因,根據當時媒體的報導,大多指向燃燒精油不當。

林雍昇夫妻投保巨額保險,保險公司調查時認為疑點重重,轉向地檢署投訴,於是案情急轉直下,朝縱火謀財的方向發展。

據報載,林雍昇夫婦的保險金額高達3億多元,由林母許莉卿投保、簽名,一年300多萬元的保費,也都由林母繳納。更驚人的是,林雍昇的么弟,5年前酒後死於瓦斯外洩意外,事後林家也領到高額理賠金。而這一對死於火災與瓦斯外洩的兄弟,胃裡竟然都被驗出殘留疑似安眠藥的成分。

這是繼喧騰一時的南迴鐵路「搞軌案」李泰安一審被判無期徒刑後,另一件震驚社會的疑似保險殺人事件。

不論謀害他人以詐領保險金者的手段,有多麼細密、兇殘,動機有多麼泯滅人性,在犯罪過程中,保險公司都是最後一道防線。因此,意圖詐領保險金者能否得逞,業務員的招攬過程是否適當、保險公司的核保審核是否嚴謹、同業通報作業是否落實、理賠人員是否明察秋毫等,都應該被拿出來檢驗。

其中,最令人不解的是,南迴鐵路「搞軌案」中,一個像陳氏紅琛這樣的越南新娘,何以能買到7千多萬元的保險?而受益人,為什麼又恰巧是因前妻一樣死於非命曾經獲得高額保險金的丈夫?或者,比如員警林雍昇,何以能夠或需要上億元的保險?而受益人,居然也是曾因兒子死於非命,獲得高額理賠的母親?

講到這些令人瞠目結舌的疑似保險金詐領事件,我們就不能不想到93年1月底就掛牌運作的保險犯罪防制中心。

社會大眾對這個名稱帶有打擊保險犯罪權威氣勢的組織,可能很陌生。如果想上網瀏覽,認識一下防制中心,可能更令民眾失望。因為網站上的相關資訊,只有零星保險詐欺事件剪報。而且活動報導也只記載到94年,95年之後即付諸闕如。至於所謂的宣導活動,也只有贊助金管會「2005年消費新生活系列活動—台北聯歡園遊會宣導」一項。

民眾關心的統計資料,網站上也只寫著「網頁建製中」。

從該中心網站,幾乎無從看出這個已成立3年多的組織,到底發揮了甚麼功能。

這個標榜「從事保險犯罪防制之研究分析……加強全民對保險之正確觀念等各項工作,以期防範及遏阻保險犯罪案件的發生,減少民眾財產損失,保障其投保權益」的組織,究竟為保險業的經營與社會公平正義的維護,發揮了多少功能呢?

事後查明真相,固然對保險公司很重要,但對於賠上性命的受害人,或者形成的損害,卻已經於事無補。

此時此刻,該是保險犯罪防制中心站出來,面對民眾,宣示打擊犯罪決心的時候了!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宏利投信:宣布新任總經理由張一明先生接任 新任投資長由張馨文女士接任
宏利投信宣布張一明先生擔任臺灣宏利投信總經理一職,惟實際生效日視主管機關核准而定。同時宏利投信亦宣布...
人壽保險
喜迎新生命 報戶口、篩檢、投保哪個先?
年紀越小,保費就越便宜,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定律,但新生兒保險也是這樣嗎?醫院替寶寶做篩檢,會影響寶寶的...
人壽保險
解約問題 剪不斷 理還亂
今年40歲的小王,多年前為自己買了包括壽險、意外險及防癌險等保障型保險,還買了1張投資型保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