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不能等的事
文/林麗銖 | 2012.02.01 (月刊)

朋友女兒在餐廳上班時昏倒,送醫檢查後竟然發現罹患腦癌三期,在二十幾歲的花信年華就被迫展開與癌魔的長期抗戰。這讓我想起在塑毒風暴襲捲全台時,為了孩子們小時候喝很多蘆筍汁,我又幫他們加碼醫療險,當時還被朋友笑說太過杞人憂天。其實,面對癌症已成為慢性病,且罹患年齡層不斷下降的趨勢,每位國人都應該更加重視健康的管理,並透過適當且足夠的醫療險安排,轉嫁醫療費用的風險。

但是我們也發現,不少民眾對於安排保險這件事,總存著僥倖的心理,認為倒楣的事應該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都想說等一陣子或等手頭較寬裕時再說。之前甚至還有媒體建議民眾,在市場利率過低的情況下,應該暫時不要購買終身醫療險,先以定期醫療險因應,等利率回升後再投保終身型的醫療險。

這種完全從成本觀點考量的建議,卻也忽略了健康風險的本質。記得有一項統計顯示,一個人一輩子的醫療費用支出,百分之八十發生在死亡前兩年,果真如此,以國人目前七十九點一八歲的平均壽命來看,保到七十五歲就終止的定期醫療險,在面對死亡前兩年的龐大醫療支出就可能會派不上用場。而且,等利率回升時再投保的說法,更有待商榷,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健康的等到利率回升,萬一在等待期間就失去健康的話,價格再便宜、內容再好的保險商品,民眾也已無福享有。

買保險等不得,除了健康風險如影隨形之外,隨著各類新型療法的推陳出新、各種新藥的不斷問世,醫療費用如脫疆野馬般失去控制,已成為全球的趨勢。這些數據在在告訴我們,醫療保險的價格只會往上走,醫療保險的給付條件與內容只會越來越嚴格,一味等待的結果終將使人付出慘痛代價。

人的一生當中有某些事情是可以等待的,但是購買保險卻等不得,因為風險是下一秒鐘就可能發生的事。朋友的女兒才二十四歲就再也買不到保險,不就是最活生生的例子!








編輯推薦
醫療、健康保險
哪些國家的醫療險最貴? 台灣排名全球第10
國際保險經紀公司Pacific Prime調查,全球醫療險保費最高的前10個國家,就有6個來自亞洲;...
人壽保險
再購族最想加碼的3大熱門保單
由於全球疫情尚未緩和,消費者對疾病風險的意識增加,加上主管機關透過政策積極推動保險保障,讓保障型商品...
健康醫療百科
防失智 從按摩、飲食下手
隨著人口老化、平均年齡升高,失智症已成為全球最大疾病。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截至10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