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退休投資的賓士級選擇
文/鄭淑弘(ING投顧董事長兼總經理) | 2007.06.01 (月刊)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出爐的國人理財問卷結果發現,國人最常採用的投資理財工具,主要為基金(佔63.6%)、投資型保險(62.5%)、定存(57.9%)、股票(48%)等四大類商品,其他還有諸如跟會(18.8%)、房地產(16.6%)、外匯(15.1%)等。

其中,投資型保單的連結重點主要是基金。

綜觀各家投資型保單連結的基金數目,一般從3檔到165檔基金不等,多數保單可連結基金數目約在30~40檔左右。因此,光是了解基金內容,就可能讓大多數業務人員及保戶眼花撩亂,更不必說選到適合個人投資屬性及投資目標的「Mr. Right」了。

或許因為如此,我常常很遺憾地發現,許多即將退休的投資人,盡是滿手風險相對較高的新興市場股票基金;而想要加速累積資產的頂客族年輕夫妻,投資組合卻有超過一半的比例,放在以穩定收益為訴求的債券型基金。

熟齡力量,高股息投資出列

隨著熟齡化社會的來臨,退休理財規劃,已成為許多民眾選擇投資型保單的主要目的。而退休族「過去」最愛的定存、公債等固定收益工具,已經被當前的戰後嬰兒朝世代,逐漸摒棄。

台灣知名出版人詹宏志曾形容,戰後嬰兒潮世代﹙baby boomers﹚是「熟齡力量」。

這群年約40到60歲的中、老年人,目前握有經濟大權,但消費心態卻像年輕人,樂於嘗試新事物。

因此,隨著這批嬰兒潮世代開始陸續退休,他們選擇退休投資商品時,顯然也不會太安於資本利得不夠多、利息所得日益微薄、卻長期為其父執輩所熱愛的固定收益金融商品。

具備「一定風險但不冒險」特性的高股息投資,於是成為未來最具潛力的商品之一。

「股息收益」+「股價成長」=高股息投資

至於什麼是高股息股票?而高股息投資又有什麼特性呢?

顧名思義,配發「現金」股息較高的股票,我們就稱為高股息股票,國外常把股息高低,當作衡量一家公司獲利能力及股價是否合理的重要領先指標。

投資大師巴菲特的老師葛拉漢就說:股利是投資股票的首要考量要素。成功的公司能經常發放股利,且隨著時間增加股利。

那麼,高股息股票的表現如何?

由於有配息「加持」,高股息股票績效的確比一般股票穩定,尤其是在股市空頭或景氣成長趨緩時。

以美國標準普爾(S&P)機構用50檔過去25年能穩定配發高股息公司編製的高股息族群指數(High Yield Dividend Aristocrats Index)為例,指數自編製以來,的確較S&P 500指數展現相對更高的穩定性。

高股息公司的長期盈餘成長能力,既然優於平均值,投資人享有資本利的空間,也同步提升。

根據研調機構Ned Davis Research自1972年以來,針對美國S&P 500指數的追蹤也發現,當企業穩定配發股利,其股價的年平均漲幅可高達10.19%;反之,完全不配發股利的公司,年平均漲幅僅有4.39%,遠不及前者的出色表現。

總觀而論,長期持有高股息標的,不追逐市場潮流及短進短出,才充分發揮高股息投資的威力,賺取長線 優渥報酬。

高股息題材可望成為資金避風港

根據多家研調機構預估,由於企業獲利持續成長,因此2007年在股利率的配發上,仍會超過2006年。

由於美國景氣可能趨緩,加上市場變數相對增多,在風險考量上,建議今年可佈局「高股息」類股,除了高股息類股擁有現金配息的穩定實質報酬外,高股息類股本身相對穩定安全,也將是全球金融市場無法忽略的投資標的。

前述的投信投顧公會調查也顯示,由於台灣與日本並列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民眾已認知到退休財務規劃的重要性,超過八成的受訪者認為,政府所規定的勞工退休金和勞保的老年給付,並不足以構成退休生活的良好保障,近半數受訪者自認,要有500萬元至1,499萬元,才能安心退休。

中華民國退休金協會理事長邱顯比曾經指出,民眾對於退休後每月生活費用的預估,通常過於樂觀,應該將通貨膨脹因素、老年的醫療支出及休閒需求等因素,也加入退休理財規劃中,才能讓退休生活更有保障。

投資型保險由於兼具保障及投資的功能,深得許多投資人青睞,只要慎選好的投資標的,輕鬆準備退休金,當然絕非夢事!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FinTech產促會:2019 Taiwan FinTech 產業策略論壇-台灣金融科技100個關鍵問題
中華金融科技產業促進會(以下簡稱FinTech產促會)22日在台北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舉辦2019 台...
市場訊息
理想大地:應許之地 理想愛意 2017要你一起心心相印
今年的情人節適逢元宵佳節,花蓮理想大地於2月11日至14日以頂級的美食饗宴寵愛每位理想情人。...
投資理財
附保證投資型保單 重出江湖!4大重點要注意
因應保險新制,投資型保單若要附保證給付,僅能提供「最低身故保證」。今年3月起,因應主管機關相關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