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購買健康險找產險公司嘛吔通
文/盧志高 | 2007.07.01 (月刊)

最快從明年初開始,消費者如果打算購買健康險,壽險公司將不再是唯一的選擇!

產險業者明年入侵健康險市場

挾著順利以低價搶佔傷害險市場的成功經驗,產險業者目前正磨刀霍霍,可望在明年大舉入侵健康險市場,再次與壽險業者短兵相接。但可以肯定的是,消費者仍會是最大的贏家。

新版保險法已經在今(96)年6月修正通過,其中,產險公司將可以銷售健康險,不但是繼開辦傷害險之後的另一次重大突破,對產壽險業的界限,也勢必產生很大的改變。

由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雜誌企劃製作的「理財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特別專訪在這次保險法修法過程中,為推動產險業再突破而功不可沒的中華民國產險公會理事長石燦明,請他暢談產險業跨足傷害險與健康險之後,對民眾的影響、產壽業生態可能產生的改變,以及產險市場未來的發展前景。

石燦明在答覆節目主持人淡江大學保險經營研究所教授黃秀玲時表示,如果一切順利,產險業者也可以提早因應準備,預計明(97)年初,民眾就可以買到產險業的健康險商品。

產險業的「餅」變大了

石燦明說,保險法這次順利修正通過,不但把產險業的「餅」做大了,其實也與民眾的權益息息相關。

比如開放保險業可以經營保險金信託業務,將使得被保險人、未成年人、心神喪失或精神耗弱者領取保險給付時,能夠獲得更完善的保障。而保險安定基金的定位並擴大業務範圍等問題,都獲得解決,更有助於提高對被保險人基本權益的保障。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這次修正保險法的過程中,產險公司將可以銷售健康險,無疑是焦點中的焦點。因為這不但是產險業開辦傷害險之後的另一次重要突破,更宣示產險業將涉足民眾的醫療保障需求。

石燦明指出,由於主管機關正進行相關子法的訂定,如果一切順利,各會員公司也能提早因應準備,產險業明年初就應該可以推出健康險商品。

初期將先經營 1年以下的健康險

不過,石燦明表示,對產險業而言,由於健康險屬於新的業務領域,主管單位希望,產險業初期應該先經營 1年以下的健康險。

但因保險法並未限定產險業經營這項業務的範圍,石燦明認為,相較於壽險業,基於監理一致性的原則,長期而言,產險業未來在應經營健康險上,應不致有太大的限制與差異。

可是,產險業有能力經營健康險嗎?

商品將以簡易明確為訴求

石燦明說,開辦初期,考量人力及經營經驗比較不足,業者或許會以較簡易明確的商品為主,比如補足健保不足部分的住院醫療險,再逐步開發產壽險的商品組合及癌症保險、重大疾病保險、失能保險等其他健康保險。

但石燦明強調,產險業確實已具備多元化保險商品創新的能力,長期來看,未來絕對可以結合各項產險商品組合,提供消費者一次購足的服務(one stop shopping)。

全面運用現有通路,逐步擴增人才

此外,石燦明透露,為了有效打進市場,產險業將「全面」利用現有的通路,包括傳統業務員通路(保險公司業務員)、傳統中介通路(保經及保代業務員)、直效行銷通路(電話行銷、網路行銷及電視購物行銷)、銀行保險通路,一個都不會錯過。

在核保與理賠人才方面,石燦明認為,雖然產險業目前符合「保險業招攬及核保理賠辦法」規定的人才還不多,但產險公會自94年起,已陸續在高雄、台中、花蓮舉辦健康險基礎及進階研習課程,若結合保發中心台北班,合計培訓的人才已近1,000人次。

此外,產險公會各會員公司也鼓勵從業人員參加壽險管理學會舉辦的核保理賠人員考試,以取得資格,也會自壽險業徵求具有資格的專業人才。因此,具備符合資格的核保、理賠人才,只會越來越多。

將避免挖角後遺症

同時,為避免挖角產生的後遺症,公會也草擬了「財產保險業經營健康保險開辦初期商品簽署人員、核保理賠及業務人員資格補充辦法」,建議主管機關在開辦初期,可以採取權宜措施,讓業者以教育訓練取代工作經驗年限,再配合保險商品先朝簡易明確規劃的方向,未來正式開辦時,人才數量應不成問題。

而面對健康險這個需要投入較多人力的業務,石燦明表示,與壽險業相比,目前產險公司的服務據點或編制,或許不太足夠,但各公司也不可能一直在原地踏步,一定會隨著業務規劃、業務量的成長,做組織調整、人力建置及服務據點的擴充,並且逐年增加。

至於產險業經營3年多的傷害險業務,目前的情況如何?

傷害險保費收入逐年上升

以產險業近3年的傷害險保費收入及損失率來看,石燦明指出,保費收入確實呈現明顯成長的趨勢,比如93年度是71.89億元,94年度是84.3億元,95年度是92.7億元,逐年增加。

但因為價格競爭的結果,石燦明表示,產險業近3年經營傷害險的損失率,也難免有上升的跡象。但為了避免因此獲利減少或導致虧損,業者未來勢必加強商品的差異化,以減少價格競爭,並且要更加小心預防保險詐欺,落實通報制度。

經營傷害險,產險業仍有改進空間

另一方面,石燦明認為,產險業在經營傷害險業務上,也還有一些可以改進的空間。比如在保險條款的約定上,應該更加明確,以減少越來越多的申訴案件;應該建置足夠的理賠調查人員及醫療諮詢人員;應該建立更完善的資訊管理系統等。

產險業未來在爭取健康險市場時,是否會比照傷害險模式,也祭出「價格戰」?

針對產險業的傷害險保費,遠低於壽險業的情形,石燦明說,產、壽險業計算傷害險的費率基礎,其實是一致的,都是財政部在民國93年6月29日修正的預定危險發生率,只有附加費用率是由各公司自行決定。而產險業費率較壽險業具競爭力,主要是因為產險業的傷害險商品,大多以附加方式設計,再加上附加費用率的彈性運用及通路費用的控制得宜所致。

產壽險業的健康險費率,不致偏離太大

但在健康險上,石燦明表示,現行壽險業的健康險並無固定的費率標準,而且即使是差異不大的同類商品,也各有不同的價格,因此,未來產險業在商品設計時,雖然會蒐集壽險經驗資料及全民健保資料,使費率更能確實反應實際保險給付成本,與壽險業的健康險費率,或許仍會有些差異,但不致偏離太大。

不過,石燦明強調,產險業可以同時開辦健康險及傷害險之後,在商品上,未來應會更貼近消費者的需求。比如旅遊綜合保險,未來就可包括旅遊不便險、旅遊傷害險、個人責任險、海外疾病醫療等保障。

產險業去年業績小幅衰退

面對去年產險業業績小幅衰退(-3.71 %),僅達到1,141.06億元的情形,石燦明說,主要原因是新車銷售市場大幅滑落,以及7月份任意車險費率調降,導致車險業績衰退2.59%所致。

此外,傷害險僅有9.96%的成長,未如預期,加上大部分金融機構對於小額信貸的風險,大多採取自留的風險選擇方式(不買保險),石燦明表示,這使得產險業的信用保證保險業績大幅萎縮。而費率持續下降,也造成商業火險、工程險、責任險均呈現衰退的狀況。

危機就是轉機

雖然95年因汽車險銷售下滑,嚴重影響汽車保險經營,導致產險業業績出現自民國87年以來的首度負成長,但石燦明強調,危機就是轉機,業者應該調整業務方向,研發新商品,增加業務來源,同時擴大自留,使費率合理化,創造公司核心價值,而不是只知道爭取市佔率排名。

尤其,立法院已經通過產險業得經營健康險,石燦明指出,未來必能提供業者新的業務方向,只要同業共同努力,必定能夠建立健全合理的市場環境。

如何看待部分產險公司負面報導?

另一方面,繼國華產險之後,國內有些產險公司,目前正面臨主管機關監控或特別關切的問題,媒體也經常出現負面的報導,消息大眾應如何看待這些訊息?

石燦明強調,主管機關非常重視保險公司資訊的透明化,特別訂定「財產保險業辦理資訊公開管理辦法」,規定保險公司應公開說明公司概況、財務、業務、商品及重大訊息等。因此,消費大眾可以留意保險公司的公開說明,從經營績效、信用評等、獲利能力及申訴率等資料,評量出產險公司的經營情況,再謹慎選擇,以保障自身的權益。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金管會:提醒國人可規劃投保住宅火災及地震基本保險 以保障居家安全
住宅安全是民眾生活安定的重要基礎。金管會提醒國人善用保險機制,透過投保「住宅火災及地震基本保險」,為...
市場訊息
健保署:防疫PCR輕鬆查 用網路幫家人綁定健保APP
防疫期間,健保署「健保快易通」APP可提供民眾查詢就醫資料、健保卡卡號及申辦健保業務,還可查詢PCR...
市場訊息
國健署:超過3成的長者 常在臥室、客廳跌倒 居家環境安全與肌力是關鍵
根據衛生福利部110年死因統計顯示,跌倒是65歲以上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的第2位(每10萬人24.3...